初戀是風, 婚姻是雲。
風可感, 但見不著; 雲可見可萬像綺麗, 可遮太陽, 可降甘雨滋潤。
初戀是風, 婚姻是雲。
風可感, 但見不著; 雲可見可萬像綺麗, 可遮太陽, 可降甘雨滋潤。
風雲變幻: 有些人風太大了, 雲就不見了 - 烈日當空, 那時刻並不好過。 不追風, 任隨緣。
白居易那句詩:“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如果能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那就好了。”
"青春年少,她是他心中最美的想象和詮釋,她的一顰一笑都牽動著他的心。
隻是,這樣美好卻不能彼此擁有的愛情於女子而言終究是遺憾,是一生解不開的符咒。女人的心太小,裝下了一份真愛,心裏就再也裝不下其他的人。她可以嫁作他人婦,但心結是解不開的,終其一生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女人的記憶太好,總是執念著最愛的那一個,他在她心上留下的烙印太深。
同樣的情形對於男人來說,他們通常能很好地順應當下,男人可以把舊愛束之高閣,仍然可以和在一起的這人,好好生活,相安無事。人人都知道林語堂一直都在念著陳錦端,但是,他的智慧在於,不和生活較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對待婚姻,林語堂是智慧的,他的至理名言是:“如果能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那就好了。” 所以他能把一個老式的婚姻變成了美好的愛情。
相比之下,陳錦端便沒有林語堂那般幸福。男子的愛再熱烈,時過境遷之後也會變得雲淡風輕;女子若是愛上一個人,便好似在心中生根一般,想忘記很難。曾經滄海難為水,所以這世間有一些至情至性的女子被愛情所傷之後寧願選擇孤獨終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對待感情,女人永遠不及男人那般收放自如,世間癡情的女子總是要比男子多一些。"
~~~~~~~~~~~~~~~~~~~~~~~~~~~~~~~~~~~~~~~~~~~~~~~~~~~~~~~~~~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2016-01-11 19:50:12
前不久讀到一篇描寫林語堂老先生感情經曆的小文,甚是感動,隨之生出許多感慨。
林語堂年輕時愛慕過一位名叫陳錦端的出身名門的美麗女子,是他同學的妹妹。盡管陳錦端不是林語堂的初戀,卻是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戀人。隻是因為門第懸殊,才子佳人相愛一場卻未能在一起。後來林語堂應父母之命娶了另一位富家小姐廖翠鳳,夫妻相敬相愛幾十年,但是直到80歲林語堂心裏仍記掛著陳錦端,在《八十自述》一書中這樣寫道:“我從聖約翰回廈門時,總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為我熱愛我好友的妹妹。”正應了白居易那句詩:“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於女人來說,在最美的年華裏曾經被幾個男子愛過或許並不稀奇,但若是有那麽一個男人,雖不能白頭偕老,卻可以將她放在心間一輩子,如印記,如心口的那顆朱砂痣,此生足矣。比如林徽因,一生擁有徐誌摩熱烈的愛,有梁思成相濡以沫的愛,更有金嶽霖始終如一的愛慕,這樣的女子是不是很幸運。
於男人來說,一生愛過幾個女子更是平常,重要的是,是否有那麽一個女人,無論何時何地想起她都滿心歡喜,似乎回到青春年少,她是他心中最美的想象和詮釋,她的一顰一笑都牽動著他的心。
隻是,這樣美好卻不能彼此擁有的愛情於女子而言終究是遺憾,是一生解不開的符咒。女人的心太小,裝下了一份真愛,心裏就再也裝不下其他的人。她可以嫁作他人婦,但心結是解不開的,終其一生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女人的記憶太好,總是執念著最愛的那一個,他在她心上留下的烙印太深。
同樣的情形對於男人來說,他們通常能很好地順應當下,男人可以把舊愛束之高閣,仍然可以和在一起的這人,好好生活,相安無事。人人都知道林語堂一直都在念著陳錦端,但是,他的智慧在於,不和生活較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對待婚姻,林語堂是智慧的,他的至理名言是:“如果能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那就好了。” 所以他能把一個老式的婚姻變成了美好的愛情。
相比之下,陳錦端便沒有林語堂那般幸福。男子的愛再熱烈,時過境遷之後也會變得雲淡風輕;女子若是愛上一個人,便好似在心中生根一般,想忘記很難。曾經滄海難為水,所以這世間有一些至情至性的女子被愛情所傷之後寧願選擇孤獨終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對待感情,女人永遠不及男人那般收放自如,世間癡情的女子總是要比男子多一些。
有緣相遇卻無緣相守,隔了萬水千山,念念不忘卻不能在一起,這樣的愛情是苦澀大於甜蜜。縱使不能終成眷屬,也要好好地活著,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
#wechatshare{background:#000;position:fixed;z-index:0;width:100%;height:100%;left:0;top:0;filter:alpha(opacity=60);-moz-opacity:0.6;opacity:0.6} #panelbox{position:relative;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fff;width:580px;height:320px;padding-top:40px;left:35%;top:25%;position:fixed;z-index:2;border-radius:15px} #panelbox h3{font-size:15px;color:#44753c} #panelbox h3 img{width:21px;vertical-align:middle;padding:0 3px} #panelbox center{padding-top:10px} #panelbox center img{width:200px}
頤和園 發表評論於 2016-01-12 10:22:58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So true!
紫竹簫 發表評論於 2016-01-11 22:15:18
說得極是!愛,女人用心,男人用腦,而心,真的太小,容不下許多。
曉青 發表評論於 2016-01-11 21:33:44
寫得真好!
陌上花開128 發表評論於 2016-01-11 20:41:34
回複 '雪中梅' 的評論 : 我對那個故事也是很感動,很多有情人都做不了眷屬。
雪中梅 發表評論於 2016-01-11 20:18:27
好癡心且又非常真誠的人,讀了讓人眼中含淚。可是一個人一定要懂得愛惜自己。
~~~~~~~~~~~~~~~~~~~~~~~~~~~~~
陳錦端:林語堂畫中的愛情
(2013-06-06 12:10:59)
|
晚年的林語堂喜歡作畫自娛,無論畫的內容如何,他畫中的女子總是一個樣子:留著飄飄的長發,再用一個卡子將頭發夾在腦後。女兒們發現後便問:“您為何老畫同樣的發型?”林語堂撫摸著畫,眼中流露出回憶與向往:“我初見你錦端阿姨時她就是梳這樣的發型。”
畫中那個一成不變的美麗女子便是林語堂念念不忘的情人——陳錦端。
陳錦端的二哥陳希佐、三哥陳希慶是林語堂在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同窗好友,陳錦端則在與聖約翰大學僅一牆之隔的聖瑪麗女子學校學習美術。
1912年的秋天,陳錦端在一次宴會上偶然見到了轟動兩所名校的翩然才子林語堂,很快,她被林語堂的英俊儒雅所吸引;林語堂也對這個不經意間邂逅的女子一見鍾情,二人雙雙墜入愛河。
戀愛的時光總是美好的:她愛他的博學多才,他愛她的純真美貌,二人牽手漫步於花團錦簇的校園,望月聽海,看日出日落;他們討論藝術與文學,交流寫作與繪畫,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二人摒棄了一切世俗,完全陶醉於卿卿我我的纏綿愛情當中。
現實總是殘酷的。在外人看來,才子林語堂與佳人陳錦端真真是一對璧人,可是二人的婚姻卻遭到了陳錦端父親的強烈反對。
陳錦端的父親陳天恩早年追從孫中山,是歸僑名醫,有著巨額資產,是廈門數得上的巨富;林語堂則出身與福建一個牧師家庭,父親隻是當地的一名窮牧師。盡管林語堂有著過人的才氣與學識,但如此出身必定配不上名門閨秀的陳錦端。再者,那時陳天恩已經為愛女擇得了一位金龜快婿,在他看來,林語堂娶自己的女兒簡直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陳天恩也知道,自己的拒絕將會給這個自命不凡的才子帶來怎樣的打擊。恰好,他隔壁錢莊老板的二小姐廖翠鳳對林語堂傾慕已久,陳天恩便將她介紹給林語堂,以彌補林語堂失戀的傷痛。
得不到陳錦端,林語堂隻好退而求其次的與廖翠鳳成了親,婚後不久,二人去了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失去戀人的陳錦端痛苦萬分,她沒有嫁給父親為她選擇的金龜快婿,而是獨自一人逃到美國,在那裏繼續學習美術。
學成歸國後的陳錦端在上海中西女塾教美術。天緣巧合,輾轉多地的林語堂最後也回到了上海。
陳錦端的心裏一直愛著林語堂,求婚的人踏破門檻也沒能打動她的芳心。廖翠鳳知道丈夫的心思,常將陳錦端邀來做客,這樣,陳錦端成了林語堂家的常客。據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回憶道: “父親對陳錦端的愛情始終沒有熄滅。我們在上海住的時候,有時錦端姨來我們家玩。她要來,好像是一件大事。”
看著林語堂有如此美滿的婚姻與家庭,陳錦端終於決心嫁人了。32歲時,她與廈門大學教授方錫疇結了婚,定居於廈門。
晚年的林語堂住在香港的三女兒家,那時,病魔纏身的他隻能倚靠輪椅。有一天,陳錦端的嫂子來做客,林語堂得知陳錦端仍在廈門。那時,他的眼睛突然一輛,試圖從輪椅上站起來,興奮地告訴來人:“你告訴她,我去看她。”隻是,這個願望最終沒有實現,他帶著對戀人的不舍與深情離開了人世。
林太乙評價林語堂與陳錦端的愛情,說:“在父親心靈最深之處,沒有人能碰到的地方,錦端永遠占一個位置。”
愛一個人很容易,一輩子愛一個人卻很難,像林語堂這樣把心愛的女子裝在心底默默的愛一輩子更是難上加難。晚年的林語堂借助陳錦端最愛的畫筆,在畫布上畫下自己心中那個美的化身,畫出隱藏在心底裏一輩子的愛情。這份感情,注定得不到,但可以默默守護。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76961b0101abko.html
~~~~~~~~~~~~~~~~~~~~~~~
最不相同的夫妻——林語堂和廖翠鳳" + ThisMagazine.Name + " >"+ ThisColumn.Name); -->
欄目:愛情婚姻 2011年 第2期
林語堂的女兒們說:“天下再沒有像爸爸媽媽那麽不相同的夫妻。”
林語堂和廖翠鳳的愛情從結婚開始。
語堂愛靜,翠鳳喜歡熱鬧。
語堂出身於一個快樂的牧師家庭,崇尚個性自由,不拘規矩。翠鳳在重男輕女的舊式大家庭長大,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大家庭的生存規則。基督教的清規戒律也要求她忍辱負重,吃苦耐勞。雖然婚後語堂一直教她遇事樂觀,享受人生,可幼時的教育已經在她的性格上紮根,她嚴肅地過每一天。
林語堂討厭一切形式上的束縛,如領帶、褲腰帶、鞋帶兒。翠鳳每次出門卻非得打扮齊整,胸針、手表、耳環,連衣服邊腳的皺褶也得熨貼,一個端莊而有教養的太太所需的東西,她都一絲不苟地完成。她還要求語堂這樣做。她常常盯著語堂看,語堂不等她開口,就學她的口吻說:“堂呀,你有眼屎,你的鼻孔毛要剪了,你的牙齒給香煙熏黑了,要多用牙膏刷刷,你今天下午要去理發了……”翠鳳不僅不生氣,反而得意地說:“我有什麽不對?麵子是要顧的嘛。”語堂從這樣的對話中發掘了無限的樂趣。
吃飯時,語堂專揀肉吃,而翠鳳卻偏愛吃魚。語堂愛吃翅膀兒、雞肫、雞脖子,凡是講究吃的人愛吃的東西,他都喜歡吃,可翠鳳從來隻揀切得周正的肉塊吃,如雞胸或雞腿。
語堂是讀書人,有著讀書人的多愁善感,有時情緒激動,見殘月感懷,見落花傷心。翠鳳對除語堂以外的一切藝術家都抱著錢莊女兒的懷疑。邋遢的畫家、長發的詩人、街頭賣唱的流浪藝人,她一概覺得是精神病的同義語。兩人到雅典衛城參觀。莊嚴肅穆的古城牆,深藍幽靜的愛琴海,語堂對人類的巧奪天工和大自然的奇妙高唱頌歌,而翠鳳捶捶酸疼的小腿,不屑一顧地說:“我才不要住在這裏!買一塊肥皂還要下山,多不方便!”語堂啞然失笑。翠鳳說的是實在話,語堂欣賞這樣的現實態度,因為它真實而不虛偽。
廖翠鳳是塵世的,精明的。一個在精神的海洋裏漫遊的作家就需要這樣的妻子。每當林語堂合上書,擱下筆,亞裏士多德、柏拉圖、尼采等離他遠去,一桌熱氣騰騰的可口飯菜,還有笑吟吟的妻子,溫馨的家在等著他,幸福的感覺就慢慢充盈整個心房。
林語堂常說:“我好比一個氣球,她就是沉重的墜頭兒,若不是她拉著,我還不知要飛到哪兒去呢?”
廖翠鳳以中國傳統女性的溫良恭儉容納了林語堂所有的放肆和不安分。林語堂的自由天性也隻有在這樣的妻子麵前才能舒展。他還是像阪仔那個調皮的山鄉孩子,時時出怪主意,捉弄老實的翠鳳。語堂把煙鬥藏起來,叫著,鳳,我的煙鬥不見了!翠鳳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說,堂啊,慢慢找,別著急。翠鳳滿屋子地找,語堂則燃起煙鬥,欣賞妻子忙亂的神情。
有女兒後,林語堂就隨著女兒管翠鳳叫“媽”。他從書房出來,總是像小孩子般地問:“媽在哪裏?”有時膩煩翠鳳的管教,他也會說:“我以為我早就小學畢業了。”翠鳳不說話,笑眯眯地看著語堂,語堂就乖乖地做翠鳳交代的事。
林語堂對此有感而發:“才華過人的詩人和一個平實精明的女人在一起生活之時,往往是顯得富有智慧的不是那個詩人丈夫,而是那個平實精明的妻子。”
還有一次,翠鳳說,她的一個朋友生了“兩個雙胞胎”。語堂是攻語言學的,立刻發現這句話有語病。他糾正翠鳳:“你不應該說‘兩個’雙胞胎。雙胞胎就意思兩個。”
“當然,雙胞胎就是兩個,有什麽錯?”
“你可以說一對雙胞胎。”
“一對不是兩個是什麽?”
林語堂無話可說。
翠鳳是家中的總司令,她管理家政,指揮所有人的行動。不愛做家務的語堂也必須負責飯後的洗碗碟工作。不過,語堂每次洗碗都是大陣勢,打碎碗碟的聲浪不絕於耳。翠鳳算算賬,發現讓語堂洗碗實在不合算,就免了他的任務。語堂高興地去捏翠鳳的鼻子。翠鳳也笑起來,她向來自信她的鼻子又尖又挺直,最喜歡人家讚美。可看見語堂那麽高興,翠鳳又不禁懷疑,語堂是不是故意打碎的?
一星期一次的大清洗時,語堂再怎麽讚美翠鳳的鼻子,也無濟於事了。翠鳳讓女工開著真空吸塵器像坦克一樣轟隆隆地駛進每一個房間,語堂跳著腳,“啊呀,鳳啊,等我寫完再讓她清理書房,可以嗎?”“不行,”翠鳳說,“她吸完塵還要洗廚房的地板呢!”
廚房是翠鳳的專屬領域。她可以把一堆淩亂的雜物做出美味的飯菜。語堂有時候跑進廚房,看翠鳳做飯的樣子。他說:“看呀!一定要用左手拿鏟子,做出來的飯菜才香!”翠鳳不耐煩地說:“堂啊,不要站在這裏囉唆,快出去!”女兒們笑話語堂,他告訴她們:“我們都要聽媽媽的話!”
語堂和翠鳳像兩個有棱角的小石子,放在婚姻的瓶子裏互相磨合,磨得嵌在了一起,絲絲入扣。
翠鳳喜歡談論家事,回憶過去,語堂就坐在椅子上,點燃煙鬥,不出任何聲音,靜靜地聽翠鳳的嘮叨。他笑稱:“怎樣做個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歡的時候,你跟著她喜歡,可是太太生氣的時候,你不要跟著她生氣。”
翠鳳帶著語堂去算命,算命的人說她是吉人天相,命中有貴人,凡事能逢凶化吉。翠鳳很高興,不無得意地對語堂說:“你這些年來順順利利的,也許就是因為我帶來的福氣呢。”
兩人的爭執就像相聲一樣的有趣。
他有很多女性朋友,但“總以為他那些漂亮動人的女朋友,對他妻子比對他還親密”。翠鳳有時候會當眾對他表示佩服,他不吝自我讚美,但決不肯在自己的書前寫:“獻給吾妻……”他說,那未免顯得過於公開了。
有雜誌采訪他們,問多年婚姻的秘訣,夫妻倆搶著說,隻有兩個字,“給”和“受”,隻是給予,不在乎得到,才能是完滿的婚姻。翠鳳實在地總結了幾條:“不要在朋友的麵前訴說自己丈夫的不是;不要養成當麵罵丈夫的壞習慣;不要自己以為聰明;不要平時說大話,臨到困難時又袖手旁觀。”林語堂則飽含深情地說:“婚姻生活,如渡大海,風波是一定有的。婚姻是叫兩個個性不同的人去過同一種生活。女人的美不是在臉孔上,是在心靈上。等到你失敗了,而她還鼓勵你,你遭誣陷了,而她還相信你,那時她是真正美的。你看她教養督責兒女,看到她的犧牲、溫柔、諒解、操持、忍耐,那時,你要稱她為安琪兒,是可以的。”
1969年,林語堂和廖翠鳳結婚半個世紀。在語堂的授意下,親朋好友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金婚紀念晚會。林語堂送給翠鳳一個手鐲,他說,是為了表彰她這麽多年來堅定不移守護著家,以及多次的自我犧牲。翠鳳想起結婚伊始,語堂撕婚書時的堅決,百感交集。
手鐲上刻著若艾利那首著名的《老情人》:
同心如牽掛 一縷情依依
歲月如梭逝 銀絲鬢已稀
幽冥倘異路 仙府應淒淒
若欲開口笑 除非相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