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解讀納稅人的錢 1

(2015-10-19 09:47:33) 下一個

施一公在屠呦呦座談會上的言外、言下、言內之意

已有 5591 次閱讀2015-10-18 14:09|個人分類:書歸正傳|係統分類:人物紀事

  屠呦呦得獎後,官方舉行了一次級別很高的座談會,很多人說了話,雖然之前關於青蒿素貢獻方麵有爭議,可是大多數與會者表達了真誠的祝福。而那位本來今年CCTV說應該得諾貝爾獎的施一公教授(最後的得獎人名單瑞典人弄錯了?)卻在裝作“祝賀”之餘發了山西老陳醋般的言。

  除了酸醋的味道外,坊間皆曰其發言其實臭不可聞,可是大家也不去揭穿這樣的真麵孔,所以居然也有人這來自清華大學的祝賀很真誠。

  完全謬矣!這裏試著做一言外之意的解讀,還望大家笑納。施的原文在【】中。

 

  解讀施的第一層意思:

  屠老太太當年做出的工作似乎也不太容易,而今天我們的條件好多了,我自己在清華大學的實驗室就買了N多昂貴的美國儀器、美國試劑,而且領導也發給我很多經費(主要是直接撥款,我的項目不需要進行同行評議),我的手下工資也在清華裏高高在上,所以他們肯定能做出更好的工作。不過,屠老太太當年以身試藥的傻事兒我們是絕對不會幹的——條件不同了嘛。其實,屠老太太四十年前做的事情,早過時了。現在的評價標準是看naturescience上的論文,這個我們不缺,而說實話,屠老太太這些方麵比我們差遠了,連我學生的學生發表的零頭都不如。她幹了四十多年才混了這麽個獎,挺可憐的,我們肯定不用等那麽久。我的非常多的學生正拿著高額經費和高工資坐板凳呢,且我的人屁股下麵的板凳都是溫的,我本人的板凳當然更舒服些,副校長、院士嘛!坐冷板凳怕是屠老太太這樣的傻子才會去幹的事情。

 

  施的原文:一,屠老師獲獎的工作是在40多年前完成的,在當年的環境下,科研條件一定是極其艱苦,科學家甚至親身試藥,具有極大的犧牲精神。今天的情況與當年大相徑庭,在科技管理模式、經費分配、科技評價標準等各方麵完全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科研工作者必須要埋頭專業、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長期努力創新。

 

  施的第二層意思:

  本來CCTV10月3日新聞聯播就我的科研給播了4分51秒,預告我能得獎,我才應該成為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這下稍微有點尷尬,老太太的光亮似乎要把我的給遮住了,盡管她要官銜沒官銜,要經費沒經費,可是居然有個不開眼的“諾貝爾”。

  但,中國的科研評價標準絕不能因為這老太太四十年前的成果得了獎就改了,就不看naturescience了,光看實際價值和效果那可不行!我們的大論文,在高級期刊發表其實更適合今天的中國,有些人說因為屠老太太諾貝爾了,以後就不要再SCI了,我絕不允許,我們整個團隊還要靠這個糊弄高層領導呢。

  集體攻關在老太太以前的時代可以,今天清華大學也給我配有一個巨大團隊,有大樓有大項目,可是我們就做基礎研究,也要弄一堆人集體做工程一般地解析各類蛋白結構!我的人還要占據中國生命科學的製高點呢,我可不能讓一句“基礎研究不需要大團隊”就遣散他們,這一點上我難得的和老太太保持一致,她篩藥要一堆人,我寫論文也要更大的一堆。

  我做的研究其實比弄出解救萬民於水火的青蒿素類藥物還重要,至少一樣重要,不能因為屠老太太得獎了,就消減我們的經費,屠老太太這輩子好像隻得過外部的一個13萬元的項目,我這裏則有幾十個億,這些經費當然是我應得的,而且不能給一次就拉倒,要連續不斷地給我,哪年少了都不行!!

  屠老太太的貢獻可以用藥效來衡量,我們就用論文,這一點要有所區別。評價我不能用屠老太太的模式,如果要用屠老太太的標準評價我們寫論文的人,我和我的人就都完了。

 

  施講的原文為:二,聽到這個消息,既激動,又擔心。一方麵由衷地高興和激動,另一方麵又擔心大家過度解讀獲獎、走極端。中國是個大國,應該實事求是地允許多種科技評價標準存在,不能一刀切,不能從一個單一模式走到另外一個單一模式。

  青蒿素這樣的針對國家重大需求的應用研究課題是集體攻關,過去適合,也許到現在還適合,這和基礎研究是不一樣的。在這樣的領域,不能要求以SCI文章或影響因子引用率作為評價標準。就算在基礎研究領域,也不該一味用SCI、影響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標去評價,這事實上是在束縛我們科研人員的創造力。

  另一方麵,中國今年獲得了藥物開發的諾貝爾獎,就立即出現論調認為中國的基礎研究不重要了,如果是這樣,就叫因噎廢食,是不可取的。基礎研究需要長期投入。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需要強大的基礎研究,這既是培養人才的機製,也是中國可以持續發展的基礎。

  所以我借這個機會呼籲一下,中國要允許多種科研評價並存,要實事求是,要根據不同的領域製定不同的科研評價標準。

 

  施的第三層意思:

  屠老太太是得了諾貝爾獎,可是不已經老了嘛,我還年輕,來日方長,以後中國生命科學還是我說了算。我一定會把更多的經費花出去,我手下的人年薪100萬早就不夠了,我再招人就得年薪300萬了,希望國家給我更多更大的權力和經費,得讓我夠花。

  你們別覺得屠老太太得了個本來應該我得的諾貝爾獎就心安了,我不得,中國在國際上的科學地位就不算有,我一定要得、一定會得,雖然也可能40年以後。即便我不得,國家也會繼續支持我。中國崛起真的要靠我呢,你們都給我記牢嘍。

 

  施講的原文為:三,屠老師1930年出生,今年85歲高齡,您代表中國老一輩的科學工作者,對中國、對世界、對人類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現在,接力棒已經到了年輕一代人的手上。我相信,中國今天的年輕人一定能夠很好地把接力棒接過來、傳下去,不負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厚望。

  盡管如此——我最後還是要說一句——中國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時候。即我們再拿幾個諾貝爾獎、再取得幾個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現幾個重大新藥創製,即便到了那時,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對人類文明做出過曆史性貢獻的民族來講,也都是應該的。我們目前對於世界文明的貢獻是遠遠不夠的,希望我們做得更好。

 

  屠呦呦在講話中提到:“一直到現在,抗瘧的機理也並沒有弄清楚,清華大學有一位周兵同誌,他也很努力的在做。我獲拉斯卡獎回來以後,他也開了會,組織很多單位聯係在一起,希望能夠獲得經費支持來繼續工作,但是這件事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今天院長在這裏,周兵同誌還是很努力的,你回去之後再考慮考慮。

 

  施在三段話中未說到的一層意思:屠老太太還提什麽我們學校的周兵,想張嘴給他要一些研究青蒿素的經費,我呸!老太太雖然明點了我的頭銜,讓我支持青蒿素研究,我卻連理都不會理,一分錢都不給,到底我是校長還是你屠老太太是校長?你不過是得了個發錯了的諾貝爾獎而已,還是我說了算。我自己的人還要做更重要的工作,發更多的SCI論文,繼續naturescience,你們做所謂青蒿素的機理算啥?比起我的工作來,那就是高階無窮小了,一邊待著涼快去吧。

 

  我們這高薪高地位引進的算是什麽人呀!

 

  屠呦呦的發言原文:

  2015年的諾貝爾獎是屬於中國的榮譽,同時也標誌著中醫藥研究得到了國際科學界的關注和認同,這是一個較高的認可。因為去年“十一”(編者注:此處係口誤,實際是今年101日哈佛醫學院授予屠呦呦阿爾伯特獎),美國的大學要給(我)一個獎,我是因為(身體)健康狀況不太好,沒有去。(今年)一下子公布了(諾獎)這個消息,所以對我來說也是比較突然的。

  這個工作,回憶當年,中醫研究院的團隊為發現青蒿素所做的艱苦奮鬥,是令人感動的,因為那時候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全部的研發團隊大協作,努力促進了青蒿素的研究、生產和臨床(試驗),解決了當時國內外大量的工作沒有得到結果的耐藥性瘧疾的治療問題。抗瘧研究為人類健康貢獻了來自中國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相結合(研究而來)的青蒿素,這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一份禮物。

  由於(瘧疾)產生了耐藥性,尤其是在越南戰爭的時候,這個病的死亡率遠遠勝過戰死的數目,所以當時美國也好、越南也好,對這個問題(都感到)非常著急。

  美國當然出大力來做工作。越南和我們是兄弟,所以他們總理就提出來,希望我們(中國)幫助他們。(當時)軍科院牽的頭,後來有七個省市聯合起來,做了大量的工作,實際上中醫藥也做了工作,但是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

  我是1969年接受的任務,那時候,我們中醫研究院是全部搞文化大革命,全部工作都停止了。但是後來“523辦公室”的領導跟我們領導說,這是一項重要的、時間很緊迫的軍工項目,所以後來就接受了,讓我負責組長的任務。

  當然,那時候在“文革”時期,大家都不敢試了,都整體“搞革命”,有這個政治的(科研)業務也是很幸運的。但難度是,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到底從何著手?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我考進北大去的時候是1951年,後來又變成北醫的藥學係,畢業以後,1955年中醫研究院剛好興建,我就到這個單位,後來又學了兩年半的中醫。

  這樣一來,通過國家的培養,中西醫學科能夠有機會結合,我覺得(自己)有一定的基礎來接受這項任務。但是,我當時(需要)考慮怎麽做。(我決定)還是從中國的傳統醫學來找,還有人民來信、民間的方藥,我大概找了200多個藥,所以最後有2000多味中藥。

  因為那時軍科院為主的(研究團隊)也搞了很多,後來得到了640味藥為主的一個油印冊子。我當時給“523辦公室”匯報了,也請他們作為參考,因為當時他們已經覺得無藥可做了。我們做也是難度很高,做出來不太理想。後來一直再反複研究,才(最終)通過。

  東晉時期,(也就是距今)一千多年前,有個《肘後備急方》(記載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青蒿一把,加水研磨一下,壓出來的水喝下去。後來回想我們當時一般中藥都是用水煎一煎,就考慮到為什麽這麽來處理這個藥?我們就考慮,可能有溫度破壞的問題,還有一個提出來的到底是什麽(成分),也就是說,還有一個藥用部位的問題,還有一個品種的問題。

  菊科是個很大的科,蒿屬是個很大的屬。大概公元340年,(那時)我們的老前輩是不可能用植物來確定品種的,所以(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也確定了一個證明,那就叫Artemisia Annua,就這一種,到目前為止也隻有這一種含有青蒿素。

  早期的青蒿、5月的青蒿根本沒有青蒿素,因為從植物來說,它體內沒有合成青蒿素,就是大量的青蒿酸,都有品種的問題,有藥用部位的問題,還有采收季節的問題,更多的是提取方法的問題。

  從這四個方麵反複實踐以後,(我們)最後才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部位,這個部位能夠抗瘧,有百分之一百的抑製率。其實青蒿一大部分都是杆,這個杆根本不含有青蒿素,隻有很少的一點,葉子才含有青蒿素。

  所以後來,我們用乙醚來提(青蒿素),因為乙醚的沸點比較低。但這也不是那麽簡單的,用醚提出來的雜質還是比較多的。有酸性和中性兩個部分,酸性部分是沒效的而且有毒性,所以去掉酸性部分,留下來的中性部分,這才是達到100%的療效。

  而且,時間一般是夏秋這個時候,在青蒿體內就產生了青蒿素、青蒿酸等等。經過反複試驗,才把古人的話變成了我們的試驗方案。

  因為很多年沒做出來工作,大家就對鼠瘧、猴瘧能不能準確反映臨床的療效有了懷疑。這個做出來以後,我們也都向“523辦公室”匯報,那時候所有的工作都停了,但這個項目要開展一些內部的會議,其他一些同誌也都參加,也不保密。

  講了以後,“523辦公室”就下令,你們做的藥比較好,今年必須到海南臨床去看一看到底效果如何。

  可以說,(“文革”期間)所有的工作(都)停了,藥廠也都停了,根本沒有誰能配合你的工作。所以我們當時隻能(用)土法,這個就不細講了。

  (大家)加班加點,還有上臨床也要做比較多的合作。對於病人的安全,那時候也有些不同的看法,因為毒性也沒做到很細。

  假如說這一年不去臨床,我們的工作就不好進行了,又耽誤一年。這是軍工項目,所以我給領導寫報告,(說)我們願意親自試服,還有兩個同誌,有三個人到醫院裏來做臨床方案,做一個探路(工作)。

  最後也證明,(這個藥)沒有什麽毒性,而且我們三個人都沒有什麽大問題。

  第二,可能有增加藥量的可能性,加大劑量,再做人的臨床試服。所以,這一年我們就拿下了30例,療效還是挺好的。這是第一次的專業問題,所以拉斯克獎提到,中醫研究為什麽三個第一?這就是說,誰先拿到百分之一百的抑製率,誰先上臨床等等。從這些角度(來看),他們確實後來做了很多調查研究,所以這個事,我為什麽這樣來講呢,因為平常沒有機會來接觸,可以讓我發言,我衷心感謝大家為諾貝爾獎開了這麽一個會,但是我也願意把這個過程稍微的說明一下,讓大家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回來以後,我們就要匯報,每年都要匯報,上臨床以後都要開會,我就報告30例的結果,很震撼,很多單位都想做這件事。那很好,大家都來做。比如說資源的問題,青蒿素,雲南、山東有些資源。資源好了,條件也可以簡化一點,等等一係列(問題都逐步解決)。

  所以這個也是一個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個時候,我們回來以後,有30例的基礎,心裏比較踏實了。一方麵要進行化學的工作,(研究)這到底是什麽化合物?

  因為原來抗瘧藥不是沒有,中藥傳統是用常山比較多,這個藥不是沒有效,但是它毒性比較大,吃下去要嘔吐,沒有辦法派上用場。奎寧、氯喹等這一類都產生耐藥性。所以我們就已經做了一些初步的化學結構,分子量、熔點啊、還有四大光譜等都做了一些分析。(另)一方麵,就來分離提取有效成分,這個過程也是很艱苦的。後來,大家也都找到了一些固體。從海南島回來以後,(大家)更努力的來做。

  後來就分離出青蒿素了,青蒿素其實(對)抗瘧療效是百分之一百的。青蒿素這裏麵也曾經出了一點問題,為什麽呢?拿去以後,療效不是很理想,這就是有問題的,所以就把海南島帶去的片子寄回來,看一下是什麽問題。

  因為純度是沒有問題的,百分之一百的,問題在這裏:片子用乳缽壓都壓不碎,因為這時候我們劑型室根本沒有參與“523”的工作,他們就把這個拿給人家去做,可能這個時候就出了問題了,這個時候你要是再耽誤就不行了,又是明年的臨床時期了,所以我們後來馬上就說,青蒿素結晶裝到膠囊裏麵去,我們的副所長馬上趕到海南,做了幾例,確實療效是百分之一百。那麽這個化學也已經定性了,說明這就是青蒿素的結構。到了後麵,整個“523”大集體,大家也做了很多,一直把這個藥,最後做了上千例,我們自己單位就做了五百例。按現在新藥評審不需要做那麽多,後來大家做了幾千例。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1978年召開科學大會,我去領獎狀,是因為我們的科技組——中醫研究院裏我的組得了這個獎,我作為組長就要上去,這個獎狀現在還在那裏。

  1982年,就領了一個發明獎,我們是第一單位,因為那時候寫了六個單位,但是中醫研究中藥所是放在第一,我就去把這個發明證書領回來。

  所以一直到1981年,WHO也了解了這些情況,要求衛生部在中國召開首次的青蒿素國際會,他們來了7位專家,英國、美國、法國,我們就全部做了報告。他們確實還是很讚賞,說中國人能夠用傳統醫藥與現代科學結合起來,找出來這麽一個特色的抗瘧新藥,而且結構完全是新的,所以他們對我們表示祝賀,而且他們說青蒿素不是一般的,是增加了一個抗瘧新藥,它的化學結構還有作用方式都和以往的抗瘧藥不一樣,這些專家就說這個藥今後的發展前景都比較好,而且可以由此推出來新的抗瘧藥。

  1981年離現在已經很長時間了,一直到現在,這次是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是今年的事。這個領域大家可能也都不太知道,我後來寫了一本書,大家有興趣可以看。

  所以我就說,諾貝爾獎是國際社會進一步的全麵認可,是這樣一個問題,當然這個獎也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榮譽,是“523”當年大家共同工作的同誌們的榮譽,所以我覺得這一次,我這樣想,這個也說明了毛主席說的,中醫藥是個偉大寶庫,說明確實有很多精華值得我們用現代科學(進行研究)。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在有很多新的手段,假如能夠兩者結合起來,還會找出來一些新的(藥物)。創新的問題,肯定是這麽一個情況。

  我覺得,這次諾貝爾獎也給我們一個新的激勵,我們這五千年的曆史,是我們自己的優勢,古為今用,所以我也在這裏呼籲,這個單位很多領導我很感謝,大家多方麵的支持,對醫藥有興趣的,還可以(在)這方麵做些努力。因為現在確實病比較多,健康問題也是比較多的。

  當然,也不是說隻有搞中藥才能為人類健康服務,因為瘧疾是很嚴重的問題,假如說要是問題泛濫,確實是不得了的。那麽現在來講,因為有些東西很容易產生耐藥性,所以WHO提出來,他們要聯合用藥,盡量不要產生耐藥性。

  我現在年紀都已經大了,但是也會為這些事情擔心,確實聯合用藥還是存在問題,聯合用藥並不是說隨便加在一起就可以的,已經產生耐藥性的藥弄在一起更會有問題產生。

  青蒿素是一個全新結構的藥物,而且它的優勢是活性比較強、毒性比較低,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這些年並沒有很好地組織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一直到現在,抗瘧的機理也並沒有弄清楚,清華大學有一位周兵同誌,他也很努力的在做。我獲拉斯卡獎回來以後,他也開了會,組織很多單位聯係在一起,希望能夠獲得經費支持來繼續工作,但是這件事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今天院長在這裏,周兵同誌還是很努力的,你回去之後再考慮考慮。

  一個新藥隻有將機理搞清楚了,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我也還在做一些工作。因為自身免疫病也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協和(醫院)追我追得很緊,我希望能夠盡快做出來。

  一個代表性的是紅斑狼瘡。其實我也申請了專利,也做了一些工作,就快要上臨床了。協和這幾年還是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最後沒有繼續,因為經費成問題。

  我的專利也快要沒幾年了。難得有這樣一個機會來呼籲。清華的周兵,他也不是(做)醫藥的,但是他很努力。

  那麽我這次得獎,我的最大心願就是希望形成一個新的激勵機製。我們國家要深化體製改革等等,正好諾貝爾獎來了,在中國還是第一次,零的突破,很多年輕同誌怎麽發揮他們的能力、他們的實力,形成新的激勵機製,這是我的心願。

  我已經老了,新生力量是很重要的,不光是醫藥領域,各個領域都會有創新的。前天,北大——我的母校的校長帶了好多年輕同誌去看我,昨天晚上清華也去了。(其中)有一個可能是學生會主席,都是很年輕的(同學),他們根本都不是學醫藥的,毫不相幹。可見,年輕人現在也是在(力爭)圖強,努力爭創高峰。(我希望)咱們這個諾貝爾獎,成為一個新的激勵機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EwNjY2MA==&mid=211085009&idx=2&sn=5d6d7351ccc490e7159500c6cbd10b1a&scene=1&srcid=1017XsbCMHFZ3YQkndBwQkfv&key=b410d3164f5f798e7a58115a54026b01e324ef83da0cebea4a193629d2aa58c16d9d62d06ad39f2789c18d43f997a155&ascene=1&uin=MjE1Nzg0ODkxMA%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2BywW0HP7Qjy64aUDVBzhiH6Lustt2ucfh%2BLhcbTUOJFo5YzPHkCDcNbdUpnaiNc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2920-929012.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趙燕博客,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清華施一公校長: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明年必能再下一城

51周健蔡小寧吳飛鵬劉洋曹廣福褚昭明汪曉軍王又法李傳亮楊正瓴蔣永華李學寬王濤侯成亞戴德昌張衛張能立張鐵峰李永丹李毅偉董江紅吳國清徐世文李東風石磊田義軍赫榮喬劉學凱張叔勇陸俊茜元雲芬範秀山劉豔紅張憶文劉波趙美娣陳奐生wangqinlingzhouwangpubiofanshtlilianghongzewatercoldjunsonleeypxinhuaihain12345ychengweiN2N2yf9988qinzhong者仁王

該博文允許注冊用戶評論 請點擊登錄 評論 (85 個評論)

[85]李學寬 2015-10-19 23:51
 
對評論的回複好像比博文本身還要精彩、銳利
[84]韓楓 2015-10-19 23:46
 
牢騷太盛防腸斷, 風物長宜放眼量——施一公屠呦呦座談會發言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23906&do=blog&id=929407
[83]侯成亞 2015-10-19 23:24
 
關鍵是11公們趕快弄個諾獎。那樣,什麽都好說;不然怎麽都不好說。
[82]zhongjieda 2015-10-19 23:15
 
你用媳婦揣摩婆婆的心態來解讀施一公,是極具娛樂性滴。
[81]zhongjieda 2015-10-19 23:15
 
你用媳婦揣摩婆婆的心態來解讀施一公,是極具娛樂性滴。
[80]者仁王 2015-10-19 22:59
 
哈哈哈哈

解讀得尖銳,不愧是‘趙燕’。嗬嗬

屠和施的矛盾體現兩種科研體製的對立,讚美屠的成功,就是質疑施自己的科研方式。讓施說違心話,學者當就了官場日淺,臉子還是放不下,那話兒也就不是滋味。嗬嗬

哈哈哈哈哈
[79]鄭坤燦 2015-10-19 22:47
 
對施一公目前處境擔心是對的,但這種解讀不知從何而來,如此浪漫的寫法來評價一個人不太合適,希望換位思考,客觀公正,少些偏見。
[78]minjialun 2015-10-19 21:39
 
諾貝爾獎不過是一個對單個科研工作的表彰而已,把它上升成一個指導一個學校乃至於一個國家的基礎研究的如馬列主義般的意識形態或者終極目標就太過了。而政府為了一個可能獲諾貝爾獎的個體科學家最終拿到諾貝爾獎,不惜投入數以億計的科研經費,這不免讓人聯想到同一個政府在過去十年為了所謂的GDP所創造的空前絕後的房地產泡沫。房地產泡沫所造成的後果就是本該在過去十年完成所謂轉型升級的製造業因為缺乏資金和人才投入導致裹足不前甚至被一步步掏空,致使十年之後整個宏觀經濟麵臨無解的可能長達幾十年的下行甚至蕭條。不知道最近幾年為了諾貝爾獎而製造的科研經費泡沫會不會也造成類似後果:一些本該發展的基礎研究項目以及本土的研究人員因為拿不到錢而停滯不前,從而導致中國的基礎研究水平發展在未來的某一時點陷入停頓甚至後退。
[77]samuelwatch 2015-10-19 21:33
 
如此解讀,嗚呼哀哉,稀裏嘩啦,去他媽的
[76]吳飛鵬 2015-10-19 20:01
 
熱鬧了!
看著有這麽多熱衷於崇拜的腦殘粉居然混在科學界,我的確一陣陣發冷:會崇拜的人是不該做科研的,當個紅衛兵小將合適,當那東西隻要腦殘的忠於和捍衛,然後是大打出手就是英雄。
博主回複(2015-10-19 20:21)看著這群弱智崇拜的模樣,我是既高興又擔心
[75]laoshui 2015-10-19 19:52
 
所謂當今生命學,已成強弩之末,沒什麽了不起!
[74]馬中良 2015-10-19 18:42
 
just 看評論的。
[73]楊正瓴 2015-10-19 18:34
 
博主挨罵了。哈哈哈
[72]pwr 2015-10-19 17:41
 
屠老無疑砸其飯碗,遮其光輝。
趙感受真切,仗義敢言。
一婦人怒而蹦出,扒光其衣服,大吼:別耍流氓了!
婦人有些強暴,卻讓人過癮。
[71]楊易 2015-10-19 17:23
 
科研行業也需要仲裁,評價還是要客觀公正,施在結構生物學做的算好的了,但是謹防名譽利益過多帶來的危害,做大學校長是否夠格存疑,如果候選人學術好當然是錦上添花,大學校長是服務及管理型崗位,需要候選人具有寬廣的視野,文理兼通,能協調各方麵利益關係,客觀公正,但是把學生當作勞力來使用這一點使人感到困惑,這樣對待學生的做法更像是企業行為而不是一個導師所為
[70]張小洵 2015-10-19 16:47
 
看來不是施一公的發言酸,是博主的醋壇子倒了,嘩眾取寵,故弄玄虛,內心是什麽樣的人才能如此······
[69]JacobChou 2015-10-19 16:42
 
解讀的什麽J8玩意兒
[68]biofans 2015-10-19 16:31
 
如此解讀施一公言論讓人擔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929259.html
[67]ydeng 2015-10-19 16:30
 
說的都是場麵上的話,中規中矩。不過,日久見人心。屠的工作幾十年後被炸藥獎評委所肯定,施的工作幾十年後估計也就煙消雲散了。
[66]元雲芬 2015-10-19 16:10
 
好文
[65]趙岩 2015-10-19 15:38
 
我的語文功底太淺薄,沒從施的談話中讀出那麽多酸來。
博主回複(2015-10-19 20:22)笨蛋總是很多,但是讓人憂心的是這些人居然也在科學界混
[64]danuoyi 2015-10-19 15:36
 
施的發言,不過就是個中國常有的場麵發言,沒什麽實質意義,也沒什麽實質惡意,就這麽一回事。
博主這次解讀過了,已經趨向於惡意歪曲解讀。
以前看你的博文,還以為你是少有的明白人。
豈知原來也不過如此。
[63]張鵬舉 2015-10-19 15:35
 
其實,你說出了我早想說得話,萬一施一公得了諾獎,諾獎委員會肯定有問題。。。

美國XX大學也很有問題,當年給11公一個樓做實驗室,且經費過億,我真擔心,美國這樣糊弄著搞科研,過度集中科研經費給11公,美國以及世界科研危在旦夕。

還有nature,cell等雜誌社,他們都有問題,每次都幫助11公發文章,應該查一下他們的賬目?

世界其他大學,學會就不說了,有什麽相關領域的會議,都恬不知恥,請11公作報告,他們沆瀣一氣,一丘之貉。。。
[62]張叔勇 2015-10-19 15:29
 
看來,施的城府還淺了點
[61]張能立 2015-10-19 15:08
 
中國 知識 分子 需要 改造 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929249.html
[60]ganggang96 2015-10-19 14:35
 
[10]htli 2015-10-18 18:01 當年發現光行差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長詹姆斯.布拉德萊在女王視察天文台並要給這些收入很低的可憐蟲漲工資時說的話:“陛下,千萬別漲工資,如果這裏的工資很高,在這裏工作的一定不是科學家,我們也就不會有在這裏工作的機會”。令人敬佩的台長!
=================
奇葩邏輯。
[59]赫榮喬 2015-10-19 14:06
 
花了巨多的經費(多少億?),不拿諾獎,已經說不過去了。。。

相比之下,
屠老師沒有花幾個錢,
發表中文期刊文章,
支持中文刊物的發展,
獲得了諾獎!
[58]zhouwangpu 2015-10-19 13:32
 
[55]舒燦偉 2015-10-19 12:04
希望11公能造福人類,造福社會。
此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
這句話對周徐郭說也合適。
[57]zhouwangpu 2015-10-19 13:13
 
[54]whatsoever 2015-10-19 11:59
饒益 施一公,領導麵前是專家,專家麵前是領導。
他們批評科研製度,但他們拿項目絕不手軟;
他們批評院士製度,但他們申報院士絕不落後;
他們呼籲去行政化,但他們當官從不推辭。
想起了中國有句什麽和牌坊有關的話來著。
=============================
既當婊子,又立牌坊。

躺著發財,在盡情享受中致富。
博主回複(2015-10-19 13:22)這就是超諾獎待遇
[56]sirudao 2015-10-19 13:11
 
我說施一公不好,那就是不好。誰說他好,那就是什麽什麽。
這種口氣說話真的好嗎?
博主回複(2015-10-19 13:21)這麽點簡單的事兒如果有人看不出來,智力不足以與論,還是省省吧
[55]舒燦偉 2015-10-19 12:04
 
希望11公能造福人類,造福社會。
此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54]whatsoever 2015-10-19 11:59
 
饒益 施一公,領導麵前是專家,專家麵前是領導。
他們批評科研製度,但他們拿項目絕不手軟;
他們批評院士製度,但他們申報院士絕不落後;
他們呼籲去行政化,但他們當官從不推辭。
想起了中國有句什麽和牌坊有關的話來著。
[53]張朝寶 2015-10-19 11:42
 
新形勢下的文革。知識分子的悲哀!
博主回複(2015-10-19 11:46)和智商低於5的人沒法講道理
[52]huaihain12345 2015-10-19 11:18
 
[33]huaihain12345 2015-10-19 08:41 前幾天, CCTV播放了全國統戰工作會議, 出席的有各民主黨派負責人,11G 也出席了。人說,40歲以後人的麵象由心生(相由心生)。看看與會者所有人的麵象, 大概可以估計這些人是如何獲得高位的了。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1):一臉奸臣相
=================
中國官員的麵相,普遍缺乏正氣和傲氣, 少有慈眉善眼的, 更少見學者的風度。 這點,應該引起中央組織部門的關注的。
[51]柏濤 2015-10-19 10:54
 
博主跟施一公仇太深。。。。不過我是頂施一公的!
博主回複(2015-10-19 11:04)為什麽上帝給中國降下這麽多豬頭,咋啦?
[50]柳竹浠 2015-10-19 10:48
 
博主跟施一公是有多大仇?
博主回複(2015-10-19 11:05)還真沒有
[49]任千予 2015-10-19 10:47
 
科學網竟然還有這樣的憤青,請問你對施一公先生的工作有幾許了解?在這裏發個評述性文章。
沒這本事就不要在這裏給人亂扣帽子。
博主回複(2015-10-19 11:04)CCTV都暗示他應該得今年的獎了,我也認可今年發給老太太是發錯了
[48]任千予 2015-10-19 10:43
 
樓主,我覺得你真的有妄想迫害症。
你如何能從施一公先生的話裏解讀出這麽多內容?請把你的邏輯講一講。
博主回複(2015-10-19 11:05)你有醫療診斷嗎?
沒有的話怎麽推斷出這樣的結論來?
請把你的邏輯講一講
[47]yunpeng3 2015-10-19 10:38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2):能專門寫篇文章解讀俺的文章嗎?越長越好

·············
你這篇文章沒法解讀,你的思維邏輯太神奇了,我看不出其中的正常邏輯推論。
博主回複(2015-10-19 11:03)繼續
[46]Happychase 2015-10-19 10:35
 
1g的人不了解。但博主的解讀是否確實太過主觀?仔細看看1g的講話,條條說的在理:基礎研究確實很重要啊?確實不要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啊!
[45]ypxin 2015-10-19 10:31
 
在國內,誰能獲大獎,一些知名人士料事如神,但對國際大獎,他們時時失算著。
[44]yunpeng3 2015-10-19 10:19
 
更搞笑的是,趙燕的讀心之術表現得如此高潮:
“施在三段話中未說到的一層意思:屠老太太還提什麽我們學校的周兵,想張嘴給他要一些研究青蒿素的經費,我呸!老太太雖然明點了我的頭銜,讓我支持青蒿素研究,我卻連理都不會理,一分錢都不給,到底我是校長還是你屠老太太是校長?你不過是得了個發錯了的諾貝爾獎而已,還是我說了算。我自己的人還要做更重要的工作,發更多的SCI論文,繼續nature,science,你們做所謂青蒿素的機理算啥?比起我的工作來,那就是高階無窮小了,一邊待著涼快去吧。”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2)歡迎繼續傳播和引用
[43]yunpeng3 2015-10-19 10:14
 
施一公:“科研工作者必須要埋頭專業、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
趙燕又是怎麽推出來“坐冷板凳怕是屠老太太這樣的傻子才會去幹的事情”?

施一公:“在這樣的領域,不能要求以SCI文章或影響因子引用率作為評價標準。就算在基礎研究領域,也不該一味用SCI、影響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標去評價”
趙燕又是怎麽推出來“有些人說因為屠老太太諾貝爾了,以後就不要再SCI了,我絕不允許,我們整個團隊還要靠這個糊弄高層領導呢”的?

施一公:“現在,接力棒已經到了年輕一代人的手上。我相信,中國今天的年輕人一定能夠很好地把接力棒接過來、傳下去”
趙燕又是怎麽推出來“我還年輕,來日方長,以後中國生命科學還是我說了算”的?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2)能專門寫篇文章解讀俺的文章嗎?越長越好
[42]yunpeng3 2015-10-19 10:03
 
博主回複(2015-10-19 09:42):嗬嗬,你對那文體很熟悉?寫過很多?
======================
對那類文體,算不上熟悉,但知道其有這麽幾個特點:指鹿為馬、臆造栽贓、正話逆解。
[41]蔣永華 2015-10-19 09:58
 
其實,這一篇應當精選甚至置頂,需要深度解析。這對於科研進步是有益的。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2)馬屁精們可不允許
[40]yunpeng3 2015-10-19 09:25
 
博主頗得文革時期寫大批判文章那些人的真傳。
博主回複(2015-10-19 09:42)嗬嗬,你對那文體很熟悉?寫過很多?
[39]範丁丁 2015-10-19 09:16
 
靠言外之意,誅心隻說。還有這麽多人推薦。。。
博主回複(2015-10-19 09:41)就知道有人要完全正能量地解讀,那就也出來解吧
[38]張瓏 2015-10-19 09:15
 
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解讀也是一種遊戲吧。
[37]張昭 2015-10-19 09:09
 
花這麽大心思解讀,有點恐怖啊。不如寫點科普之類的。
博主回複(2015-10-19 09:42)寫了很多啊,你何曾讀過?
[36]Zjinney 2015-10-19 09:06
 
好文
 
[35]侯成亞 2015-10-19 09:02
 
重賞之下的“武夫”們,應該拿哪怕是半個諾獎讓大家瞧瞧,不然,納稅人的錢是小事,眾心不服啊!
[34]minjialun 2015-10-19 08:52
 
基礎研究變成了奧運會,諾貝爾獎變成了奧運金牌,屠呦呦變成了許海峰。
真可怕。
博主回複(2015-10-19 09:43)人家回來就是奔著超超諾貝爾待遇來的
[33]huaihain12345 2015-10-19 08:41
 
前幾天, CCTV播放了全國統戰工作會議, 出席的有各民主黨派負責人,11G 也出席了。人說,40歲以後人的麵象由心生(相由心生)。看看與會者所有人的麵象, 大概可以估計這些人是如何獲得高位的了。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1)一臉奸臣相
[32]聶廣 2015-10-19 08:32
 
這樣解讀,可能有的人覺得過癮,但實際上是件令人恐怖的事情。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3)你的言論反應了個人的水平
[31]伍國華 2015-10-19 08:12
 
解讀過了吧。
[30]楊華磊 2015-10-19 07:53
 
花這麽多閑時間寫這,不如寫點專業方麵知識,中國就是你們這些閑人太多,才容易出事情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9)參加諾貝爾獎研討會的人是閑人不??你來寫評論是手賤不?怎麽不把這個時間去好好讀書去啊
[29]caozexian 2015-10-19 07:46
 
名牌大學校長位置上那麽多靠造假起家的,或者就是財迷官迷,看得都有點麻木了。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4)官迷到這種程度,還是不多見的,在國外沒當過官,回來好好過癮吧
[28]吳國清 2015-10-19 07:36
 
過度解讀獲獎、走極端,是他們最最擔心的。


犀利!!!
[27]孫博華 2015-10-19 03:10
 
屠老師厲害,水平高出她同時代甚至後代。
都說她是科研群體的一員,那個科研不是這樣,但是,她有3個第一!其他同事沒有。
比如,足球比賽有好幾個球員,但她是第一個射門得球的。
把屠老師為射門手非常恰當也好理解她為什麽重要,這樣就沒有什麽可爭的了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9)金靴獎一般不會給中場助攻的球員
[26]lianghongze 2015-10-19 02:10
 
想起來一句話,不知道哪裏看到過,“有些人真是西方派回來的臥底,用來徹底摧毀中國科研教育體製的。”
[25]吳勝平 2015-10-19 00:28
 
施的官癮很大,說不定老家還有他要整的人.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5)在他父親的問題上,他發過誓的,不過應該已經忘記了誓言
[24]餘昕 2015-10-18 23:56
 
為一諾獎組織一高官座談會也是中國特色,還真是各種成色的醬油都齊了。
博主回複(2015-10-19 10:24)我們需要把醬油打了嗎?
[23]張修夫 2015-10-18 23:12
 
中國人劣根性表現,有什麽好鬥的?我建作者改變心態,會更加幸福
[22]張能立 2015-10-18 23:01
 
皇後 與 皇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929096.html
[21]馬中良 2015-10-18 22:48
 
屠呦呦先生很像何澤慧先生,錢三強的夫人。
[20]李毅偉 2015-10-18 21:42
 
本來是以屠獲獎為中心話題,講一講其中的曆史,這非常好。到了施這裏,似乎沒有圍繞這個中心話題,而是落腳到“希望我們做的更好”。還說什麽“即我們再拿幾個諾貝爾獎。。。也都是應該的”,有淡化屠獲獎的意義的嫌疑。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他們沒有機會做的“更好”了,就算他們得了,在屠老太們麵前也是黯然失色了!
博主回複(2015-10-18 22:25)本次留言有點長哎,不符合老李你過去的風格
[19]董江紅 2015-10-18 21:03
 
解讀的好,仔細一讀,11gong酸溜溜的,屠老木錢做研究很無奈,特別是提免疫性疾病那段。
博主回複(2015-10-18 22:24)有錢的其實都不是科學家,是生意人,會把自己賣個好價錢,但僅此而已
[18]李俊 2015-10-18 20:51
 
老陳醋軟化血管,防老年癡呆
[17]icgwang 2015-10-18 20:45
 
高級捉刀,別樣翻譯!
貼心的陰謀論代言者!
[16]ronard 2015-10-18 20:38
 
豆比,何以有資格對別人說三道四?!
[15]張鐵峰 2015-10-18 20:35
 
顯然施擔心屠老一席話使自己的努力前功盡棄。
當然一些有潛在諾貝爾獎級別的工作幾乎斷炊,該投經費的地方沒有投也是個大問題。
博主回複(2015-10-18 22:24)屠老太太挺可憐的,現在還是提經費,人家施校長早就開始愁怎麽把經費花完的反問題了
[14]pppoe201 2015-10-18 19:12
 
沒必要這樣說吧!畢竟時代不同,年齡不同,知識結構不同。施的成就有目共睹。他為屠先生捧場,尊重老人,值得稱道!
[13]lrx 2015-10-18 18:58
 
仔細看了一下,屠老太太提的國內的那個發明獎,不知道是19781981還是1982年的.
[12]侯成亞 2015-10-18 18:58
 
解讀得好!
[11]餘洪波 2015-10-18 18:18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10]htli 2015-10-18 18:01
 
當年發現光行差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長詹姆斯.布拉德萊在女王視察天文台並要給這些收入很低的可憐蟲漲工資時說的話:“陛下,千萬別漲工資,如果這裏的工資很高,在這裏工作的一定不是科學家,我們也就不會有在這裏工作的機會”。令人敬佩的台長!
[9]pwr 2015-10-18 17:15
 
屠老太不易,後輩當敬之。
天天高唱諾獎,就有政客之嫌。
博主回複(2015-10-18 22:23)到新聞聯播上露臉,真夠不要臉的
[8]zhouwangpu 2015-10-18 16:29
 
趙燕大俠好樣的!
[7]吳飛鵬 2015-10-18 16:24
 
施一公說基礎研究是培養人才的機製,徹底露了他根本不懂教育也不懂創造性科研真諦的底褲,不管是牛頓、愛因斯坦這些用發現改變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大家,還是居裏夫人抑或站在他麵前的屠呦呦先生這樣的用發現改善人類生活的科學巨匠,哪一個是用什麽機製培養出來的?
睜著眼睛說瞎話,那是天朝官場的本事和真諦,我看他對這官場的秘訣倒是輕車熟路。
博主回複(2015-10-18 22:22)副校長了,懂教育;院士了,懂科研,你才是不懂!
[6]曹廣福 2015-10-18 16:23
 
死磕上了?
博主回複(2015-10-18 22:22)活磕
[5]wangqinling 2015-10-18 15:50
 
11公的發言無非兩點心虛:一是眾人將屠老研究條件與當代相比較,而11公恰巧是當代成千萬上億研究經費的典型,於是公發話:現代研究已經不同了,需要高投入才能高產出!二是擔心自己這樣標杆人物沒得諾獎會沒麵子,於是言下之意今天的諾獎是40年前的,我的研究或許會40年後才被授獎,即使不得獎,科學貢獻不能以諾獎作為衡量標準嘛。其他話嘛,官話場麵話實誠話都有,無關緊要。
博主回複(2015-10-18 22:22)也是一個說法
[4]吳飛鵬 2015-10-18 15:41
 
燕老師的圖書館工作做得不錯,解讀也頗為到位,精準。
校長大人的講話讓我想起當年發現光行差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長詹姆斯.布拉德萊在女王視察天文台並要給這些收入很低的可憐蟲漲工資時說的話:“陛下,千萬別漲工資,如果這裏的工資很高,在這裏工作的一定不是科學家,我們也就不會有在這裏工作的機會”。以此為鏡,也以最近十多年那些獲獎日本人為鏡,清晰的映襯出施校長的講話不僅充滿山西味,更充滿邵陽味,流氣十足。
當然,最近在科學網上類似施校長的言論不少,基本都是科研沒入門的貨,以為科學家不當八哥就不是好礦工。
博主回複(2015-10-18 22:21)拿著遠超同事的百萬年薪,當著官員,弄著不用評審的科研經費,這日子,美國肯定不會回去了
[3]好象 2015-10-18 15:38
 
按這樣解讀正確的話,11公確實有酸溜溜的味道。最後,文章確實象陳安體!
[2]王振亭 2015-10-18 15:03
 
還有別人的發言呢,繼續解讀
博主回複(2015-10-18 22:20)這個格外無恥些,就解讀了
[1]蔡小寧 2015-10-18 14: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