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大論雲: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周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則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病者,以其最盛殺厲之氣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譯文與感想:
所謂日有陰陽圓缺,地有溫涼寒熱,一年四季氣候不同,依次序變換。春天氣候溫和,夏天酷熱,秋高氣爽,微有涼意,到了冬天則冰封雪凍,寒氣逼人。
冬天嚴寒來臨,萬物有靈者都深藏不出(有的甚至冬眠),聰明人也會周密考慮,以免被嚴寒所傷。如有甘冒天下之大不違者,就不免會被寒氣所傷。溫涼寒熱,不同的四季氣候,都可以致病,但是以酷寒最為嚴重。熱為陽,陽主生;寒為陰,陰主殺。
被冬天寒氣所傷,可以立即發病,表現為傷寒;如果不立即發病,則冬天寒氣之毒可以存於機體,在春天或夏天發病。在春天發病者表現為溫病,在夏天發病者,表現為暑證。暑證是溫病發熱的極端表現。所以辛勤操作的勞苦大眾,春天和夏天出現溫病和熱症,是由冬天受寒所致,而不是因為受到春夏之時炎熱氣候的影響。
那麽如果是受到時令氣候影響而致病,又有什麽不同表現?春天氣候溫暖,病人反而感覺大寒;夏天大熱,病者大涼;秋涼而病卻發熱,冬寒為病不冷而溫。時令氣候致病的另一特點是,無論一年之中何時,發病人多,且無論老幼,病症相似。
也許現在生活在城市,特別是現代化城市的人群,不一樣能感受到寒冷的威脅之力。人類進化過程一直是與寒冷對抗的過程,鑽木取火,穴居,去獸皮為衣等等。可以說,太陽之熱是生命之源,而寒冷是人類這個恒溫動物的大敵。
就以今天來說,人生之衣食居行有多少跟抵抗寒冷有關?
中醫辨證,切忌望文生義,一定要理解準確含義。受寒而發熱,受熱也會不熱,不可隻看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