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貨幣直兌,要警惕引發可怕災難 ZT 郎鹹平 本月起,上海和東京外匯交易市場實現了人民幣與日元直接兌換。有專家稱,中日貨幣“直兌”最大的意義在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似乎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指日可待。對此,我深表擔憂。大家知道貿然進行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麽後果嗎?我在《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一書中就指出,中國銀行業管理粗放、模式畸形,更可怕的是,央行竟然不覺得有必要進行利率市場化或者放開銀行業對民營資本的準入,反而在天天研究人民幣國際化。國內對此的爭論有很多,從整體上講,討論利率市場化的並不多,反而是討論人民幣國際化的非常多。其中有一種觀點非常具有代表性,就是建議中國盡快完全開放資本賬。也就是說,我們選擇的路徑是先開放人民幣匯率市場,再開放利率市場,而不是選擇先利率市場化,後資本賬放開。 我無意挑起爭論,但是這個邏輯非常值得研究。我先簡單總結其觀點: 第一,如果不開放資本賬,那麽國際化隻能完成10%。 第二,中國A股市場開放度和境內債券市場的開放度都隻有0.8%。這是所有新興市場國家中最低的,連越南都是我們的10倍。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股票市場開放度平均為26%,債券市場開放度平均為13%,均為中國開放度的幾十倍。 第三,“加速開放境內資本市場可以在保證宏觀穩定的前提下實現”,當然這個隻是用模型推算出來的。 第四,應該把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市場和國內金融市場更大地開放給境外機構。 我要告訴各位的是,在利率沒有市場化和民營化之前就對資本賬開放,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圈套。 為什麽?因為國外利率太低了,如果我們采納了這樣的建議,華爾街的資本就將席卷中國,拉美金融崩潰那一幕就很可能在中國重演。阿根廷是發展中國家裏最早搞金融國際化的,結果呢?金融機構放貸熱情高漲,國內資金供不應求,資金需求者轉向利率較低的國際金融市場,最終導致外債短時間內急劇膨脹。如果我們現在就貿然放開,國外熱錢會立刻湧來。要知道,我們現在的很多調控比如信貸調控之所以有效,就是因為我們的金融係統是基本封閉的。可是,一旦放開這個係統,就會因為我們現在的貸款實際利率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高,所以導致外國資金也願意來中國放貸。我們在過去兩年調控之際,尚且見到了恒大地產之類的在境外大舉發行美元債券的情況,所以如果我們現在放開金融係統,那麽國內的地產企業不用去境外,在境內和外國資金借貸,就能效仿恒大這樣借美元貸款了。你國有銀行不給放什麽貸款,人家外資銀行就來填補這個市場空白。這樣,短時間內就會造成中國企業背負大量外債。而一旦這筆熱錢投下去,將會帶來新一輪的通貨膨脹。 而如果在大量熱錢湧入之後,美聯儲忽然對美元加息,或者華爾街忽然發動攻擊做空本幣匯率,或者是本國政府為了打壓通貨膨脹而打壓經濟,那麽這些熱錢就會大批撤退。如果這樣,國內企業就完蛋了,比方說過去匯率是1∶6的時候借了100萬美元,本來隻需要還600萬人民幣,如果貶值到1∶60,就得還6000萬人民幣,這樣大批企業就會因無力償債而倒閉。這反過來又衝擊了銀行,導致銀行破產。在1981 年3月爆發的阿根廷金融危機中,就有70 多家金融機構被清算,占商業銀行總資產的16%、金融公司總資產的35%。要知道,阿根廷的金融國際化也就是1975年開始的,前後不過6年就被打回原形。而且,不僅僅是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牙買加這些國家都被美國金融資本洗劫過。 已經有極為清楚的證據表明,國際金融界已經悄然準備好了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突然崩潰。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2012年2月15日的報道,由世界各地近萬家銀行運行的全球支付係統Swift實施了一套機製,即便在離岸人民幣市場完全失去流動性的情況下,這種機製也將使成員機構能夠在相互之間完成交易。這個協定使銀行有權在離岸人民幣市場“失去流動性”、“不可兌換”或“不可轉移”的情況下延緩付款,並以美元(而非人民幣)結算它們的交易。而這竟然是由著名的國際互換和衍生工具協會(ISDA)擬定的,要知道這個協會目前有來自46個國家、超過600個機構會員,其中包括世界主要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的金融機構、政府組織、使用OTC衍生性商品管理事業風險的企業,以及國際性主要法律事務所。要知道,國際金融的三大主協議都是由這些機構製定的。 它們為什麽這麽做呢?Swift的人民幣國際化總監麗薩·奧康納(Lisa O’Connor)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采訪時說,因為“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仍相當小,並容易受到外部衝擊的影響”。2011年9月,因為有部分國際投資者擔心人民幣升值幅度低於預期,所以拋出人民幣,轉而買進美元,導致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與在岸市場出現了2%的差異。幾乎在同時,香港的人民幣儲蓄資金池開始縮水,引發離岸人民幣利率飆升。9月事件說明了什麽?說明國際投資者開始對人民幣失去信心,而失去信心的結果就是他們決定提前料理後事以防人民幣忽然崩潰。 那麽,我們如何避免出現這種最糟的結果呢?我覺得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第二步,放開貸款利率管製,再放開存款利率管製,利息差消失,同時因為民間資本向民營企業放貸,民間利率會下降;第三步,民營銀行通過市場競爭吸收了國有銀行儲戶的部分存款,國有銀行對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就會減少,通貨膨脹就會消失,這時候利率就會下降。等到我們的利率和國外一樣低了,並且經過前麵三個階段,中國企業逐漸習慣了利率波動,然後再搞人民幣國際化,企業和金融機構就能比較容易適應外部波動所帶來的利息波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