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
2022 (2)
2023 (1)
女性主義理論由於過度強調女性受害麵與受歧視麵,並且將傳統道德皆化約為保守勢力而全數予以反對。
由於強調極其抽象兼且毫無限製的個人“選擇權利”(所謂 個人'係指女性),
主張承認無酬勞動的經濟價值,並且把墮胎權、離婚權、性自由、性交易除罪、通奸除罪等作為反抗父權製的手段,皆受到嚴厲批判。
現代社會 不斷泛濫的離婚、非婚生子女、單親家庭(絕大多數為單親母職),證明兩性之間的人倫關係已陷於危機。正如人類學家的研究顯示,盡管在新思想新道德的衝擊之 下,這一類經曆依然使受害人創劇痛深,在心頭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即使是比其他程度比較輕微的遭遇,也往往帶來精神上的不安與折磨——比方一般非暴力性質 的正常性交等。舊的規範縱使再不合理,一旦不存,取而代之的也不一定就是某種合理的新秩序,既無法則,又缺乏共識,反使眾人惶惶不可終日。(艾瑞克·霍布 斯邦(EricHobsbawm)極端的年代頁505)
女性主義並不受到普遍主流學術界認同,而且至誕生來因為各種不經深思熟慮,缺乏任何分 析深度,隻因眾人作如此想便據此而發的公開宣示的理論,而飽受各界;例如精神醫學、社會學、現代經濟學與教育學界批判。除宗教與道德保守派外,批判的社會 學派也認為女權活動是破壞現代社會結構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