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都在不斷的做選擇。
學什麽專業? 在哪裏工作?和誰結婚?生幾個孩子?怎麽養老?如何安葬?
有網友道,人生是用來快樂的。
有網友說,人生是為悅己的。
沒錯,你在選擇時,一定是覺得或希望這樣的選擇能使自己快樂。
但人世間是那麽複雜,有時選擇不容易做出,因為受多個因素的影響,不同因素發生衝突時,就不得不做出取舍。“ 不得不為五鬥米折腰”,就是為了錢而舍去樂的選擇。
金錢和快樂是人生重要的兩個要素,如何選擇和取舍?因人而異。讓我們把錢和樂來個排列組合。
A 有錢還快樂
B 無錢但快樂
C 有錢不快樂
D 無錢不快樂
人都希望能有選擇A,即有錢還能快樂,豈不完美?如做一份自己真心喜愛的工作。找一個與自己兩情相悅的富翁。
隻有傻瓜才會選擇做無錢還不快樂的事。好比給一個品行不好還摳門的男人做小三,即沒有love,也沒有luck, 像山口百惠的媽媽那樣。
當麵對選擇B還是C時,則因人而異,有人選B, 有人選C。
對我來說,當錢和快樂有矛盾時,我一般會選擇快樂。
就好像我做房東的事情。
小王和小張都是我認識了很多年的朋友。20多年前,小王的老公丟了工作,夫妻倆決定當職業地主,在大學附近買了個大公寓出租,現金流嘩嘩的,積累起來做貸款的首付,出租房越買越多。
這時小張生病不能工作了,小王就教她如何做地主買房出租,靠兩個出租房,小張生活費算是解決了。
她們兩個見到我,向我傳授成功的經驗,鼓勵我也試試。我就動心了。按照她們的套路,我也在大學周邊買了一個公寓出租。
我們所在地的有關規定,使得驅趕房客很困難,要花很長時間,還要上法庭才能把不良房客趕走。而租給學生就沒有這個問題,學完他們就走了。特別是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放假也在住,房子沒有空檔期。是最佳人選。
我是一個口碑極好的房東,對房客很好,出租房裏一應俱全,拎包入住。想到他們都是國內來的年輕人,人生地不熟的,盡量的為他們提供幫助。幾年下來,住過的介紹新來的,我也不用操心找房客,他們自己就會聯係我,現金流很好,增值也不錯,但是我還是放棄了,把房子賣了。
為什麽呢?就是因為太操心。
我在高地度幾天假,接到房客電話,說淋浴漏水,趕快就趕回來了。
半夜接到電話,訪問學者的小孩食品過敏,不知道怎麽辦,我穿衣出門,開車帶他們去看急診。
一個訪問學者住了半年以後,突然發來一張照片,他後背出了水泡,問是不是床墊有問題,我說看著像帶狀皰疹,別耽誤趕緊去看醫生。
常有房客把鑰匙忘在家裏,門一關,進不了家了,我得趕去用我手裏的鑰匙開門。還有一次,房客爐上煮著菜,出門倒垃圾,門關上進不去了,我接到電話,先給消防隊打電話,然後趕過去,門已經被消防人員砸開了。
不但要幫助房客們解決問題,有時還要做政治思想工作。一位南方來的毛教授,和一位北方來的薛研究員共同住在我的兩室一廳的公寓裏。有天傍晚毛教授來電話,說小薛每天都洗衣服,洗完還用烘幹機烘幹,用很多的電,和毛平攤電費太虧了,讓我和薛說說,讓他一星期洗一次衣服。我說我不能這樣做,人家願意怎麽生活我不能幹涉,你如果覺得不舒服,可以和他溝通,或者搬走,或者你也每天洗衣服。我還勸他,你都教授了,那點電費就別計較了,小薛父親有礦,同時對人很大方的,有時請你吃飯,那電費就補回來了。我不知他怎麽處理的,反正住到最後也沒搬。
我告訴小王和小張,我準備賣房子不當地主了。因為和房客交往,不覺得快樂,雖然每月數錢也很開心。她們說我矯情,房東房客是兩個階級,別指望能成為朋友。要學學黃世仁和周扒皮。賺到錢就是王道。
可我沒法成為那樣的人,所以撤了。
賣的房子,比買時價格翻了一番。
我的經驗是,要當就當個上規模的職業地主。什麽都不幹,就當地主。身經百戰,百煉成鋼以後,必能身家深厚。像小王那樣。
我太喜歡翻譯的工作,幹地主是兼職,會身心疲憊,得不償失。
人生苦短,快樂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