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米

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
正文

翻譯的腳印。。。醫療(1)

(2024-06-11 08:29:03) 下一個

初級階段適應了以後,我就開始進入到與健康和醫療方麵相關的地方工作。家庭醫生診所,牙醫診所,社區醫院,專科醫院,大型綜合醫院,癌症治療中心,都有我的腳印。內科,外科,五官科,放射科,手術室都去過,但在產科度過的時間最長,在精神病科對心靈的衝擊最大。

在上大學前選專業時,滿腦子都是五彩繽紛的幻想。醫生教師工程師科學家,這些職業都在我眼前閃閃發光。和父母討論來爭論去,最後落點到兩個,學工或者學醫。爸爸希望我學醫,媽媽希望我學工,最後他們讓我自己決定。我想了又想,選擇了學工,因為我怕見血,看到血我就後背發涼,脊椎骨發緊。

可在醫療係統做翻譯的這段時間,我去的最多的卻是經常要見到血的產科。大部分新移民都很年輕,特別是從福建來的,都隻有二十幾歲。他們史詩般的從中國遷移出來,然後就地戀愛結婚生子。這就是我往產科跑的最多的原因。我自己是剖腹產,沒有自然生產的經曆。可我目睹了很多新生兒的誕生,感歎每個個體的不同。都是初產,有的人很快就生了,有的人卻要很久才生。我站在產床前,跟著助產士,一遍一遍的喊著: 屏住氣,用力! 有的時候我都恨不得上去替她生。 有的產婦需要剖腹產,我也跟著進手術室,坐在她的眼前。手術室的氣氛,手術室的味道,剛開始都很讓我震撼。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不怕見到血,也不怕看到ICU的病人了,即使去太平間看到屍體,也很平靜。要是早知道能這樣,是不是當初應該選擇學醫呢?

從開始做醫療方麵的翻譯工作,我能感覺到難度明顯增加了。很多新詞匯,特別是醫學詞匯,要一個一個的學。翻譯公司有關醫療方麵的培訓一個接著一個,加上在工作實踐中的經曆,讓我這醫學小白增長了很多醫學知識。比如,耳膜要好好保護。等等。現在洗衣機甩幹時,我都知道要盡量離開,因為噪音比較大,對耳膜不好。

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不但要做中英文之間的翻譯,有時還需要在同語之間做解釋。

有個客戶因為便秘來看醫生,醫生問他肛門痛不痛,有沒有出血,可他不明白肛門是什麽。我想了想,就告訴他,肛門就是屁眼,這樣他就懂了。

還有一個客戶,因為感染去看醫生,醫生給了她抗菌素。她不知道抗菌素是什麽,我和她說就是消炎藥,她就明白了。

翻譯是一種服務型工作,是為人服務的。人呢,是形形色色的,什麽性格的人都有。我自認為工作盡心盡責,但也被人投訴過一次。有個病人在等待就醫時,問我一個醫學的問題,我說我不知道,讓她過一會見到醫生時再問。她就去投訴,說我工作能力不行,問我問題,我都不能回答。讓人哭笑不得。

英國的醫療完全是免費的,不需要交一分錢,也不需要買醫療保險。在蘇格蘭連處方費都沒有。住院也不需要家屬陪護,病人吃喝都免費。

醫生護士很辛苦也很盡責。病人真的是沒有什麽可抱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