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篇】
要去的野生動物保留地在北方邊境省份林波波(Limpopo)。這省跟三個非洲國家交界: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三分之二是窮國。抵達約翰內斯堡機場後,還要再坐三個小時大巴車才能到。這條高速路N1,從南到北全長兩千公裏,120公裏時速,是南非最體麵的國家公路。Maggie說,南非也有嚴重的外來偷渡客問題,從北向南的大巴車通常會被警察叫停,檢查乘客身份;今天是向北行駛,沒有這個問題。但是返回Joburg時有可能遇到檢查。
在機場候機時,跟Maggie坐在一起,問她南非目前的狀況。她說南非自從2009年祖馬上任總統後開始全麵惡化,直到他2018年下台。現在南非經濟不好,但最嚴重的問題是腐敗。政府工作人員腐敗現象很普遍,警察也不例外。她有一次開車超速被警察攔住,說要罰R2,000(大約合110 USD)。可警察卻私下說,要是付他現金200就可以走了,而且違章不記錄在案。這誘惑力太大了,一般肇事者都會接受私了。利己又利他,何樂而不為。李子沒好意思問她是否接受了私了。李子用手機偷偷查看一下南非的腐敗指數(CPI)。OMG,簡直糟糕透了,把東大甩出幾條街。
南非的國道N1
中途在公路服務區停留兩次,遊客們下車活動一下:排隊上廁所,或者在小賣部裏買咖啡,snack之類。
加油站的store
忽然來了個警察。警察把摩托車停門外,也進去買咖啡。
這摩托挺高級,還是BMW的。
TMPD代表茨瓦內都市(Tshwane Metropolitan)警察局。這個都市區很大,四百萬人口,把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也包括在內了。南非警察分國家警察和地方警察。警察能掙多少錢?每月平均工資合一千美元出頭吧。在大城市算中等收入,不富裕。這次還要去津巴布韋,Maggie說,比南非情況更糟,警察會無中生有地說你犯規了,然後跟你”私了“。
到達馬布拉狩獵營地已經下午一點半。員工們在門口歡迎遊客,遞上冷飲,涼毛巾。眾人領到各自的房門鑰匙後,便去吃午餐。
午餐是有牛肉海鮮的自助餐
做飯的像是個印度人。不過,一看飯的模樣就知道大師傅的手藝如何了。
供來客住的房屋是一間間獨立的獵屋。房間裏用具擺設齊全,跟一般旅館房間別無二致。外觀卻是獨特的南非風格。房屋的頂棚是”草瓦“,就是用草秸稈疊築而成(叫"thatched roof"),下大雨不漏水。李子感到疑惑:不用瓦的房子也能住人?草頂棚子不少見,從加勒比,地中海到夏威夷,到處都有。住宅屋頂要滴水不漏才行。特地去問了工作人員和Maggie, 這茅草頂下是不是有防水氈子或塑料布隔雨。他們回答說沒有,下再大的雨也不用擔心漏水。現在也有些是偽南非式住宅,為了體現傳統外觀,把西式的住宅房頂上再安個草頂。都是富人錢太多燒的。
適合做屋頂的茅草有好幾種。這個獵營的房頂用的是南非草原上一種高草。他們管這種草叫Thatching grass(學名:Hyparrhenia rufa)。這些草杆還要事先做防火處理。一般的草瓦頂壽命能維持15-20年,如果定期維修的話。跟中國瓦匠美國roofer一樣,南非搭草屋頂的也是一種職業,叫撒切爾(Thatcher),還有專門的公司經營,能搞懂這行就是當英國首相的料,前途無量。
馬布拉的獵屋
李子花時間好好研究了一下頂棚的構造。
從屋簷下望去,草杆鱗次櫛比,壓縫整齊。屋頂坡度大,讓雨水排得快,才能不漏雨。
不過,中國人民還是喜歡住帶的房子。
吃完中飯回到房間裏,發現行李還沒送到。
馬布拉營地麵積不大,想跑步的話隻能出大門。雖然門大敞,門邊上立了個告示,說大門外有“危險的動物”。鍛煉隻能去健身房了,跑步被獅子叼走就不太健康了。李子便去櫃台詢問,順便打聽一下健身房在什麽地方。櫃台的黑小姐說沒有健身房,跑步隻能在院子裏。
問起行李,她一臉無辜,抓起電話,咭嚦哇啦說了一通聽不懂一句的外語,然後通知說:送錯房間了。管送行李的是幾個黑人小夥子,英語不靈光。在南非邊遠地區,技術含量高的工作,像向導,電工,一般還是白人幹。大城市裏受過高等教育的黑人挺多,坐在開普敦Cafe裏的geeks有黑有白,全在敲筆記本電腦。
接下來就是下午三點半乘車外出遊獵(Safari)。六點鍾日落,滿打滿算三個小時daylight。馬布拉安排的Safari一天兩次,早晚各一次。早晨還要早起,日出前出發。早晚是動物出來攬食的時間,是全天最活躍的時候,比較容易看到。早出晚歸,中間有五個多小時沒安排活動,除了吃飯,無處可去。
車是敞篷豐田陸地巡洋艦,四排座,除了司機兼向導,還能坐十個人。這個團分乘三輛車。我們這輛車的向導是個二十多歲的白人小夥子,叫Ethan,像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
這片野生動物園占地三萬英畝,合120平方公裏,中間被一條公路一劈兩半。路兩邊有鐵柵欄圍著,過馬路出門進門還得用電子鑰匙。估計每年Safari的收益不錯,不然連鐵柵欄都修不起。能賺錢才有人來投資,目前的東家是印度大亨Vijay Mallya。保留地土地雖然私有,但生態環境由政府管理, 私人不能隨意捕獵。Ethan說來這裏偷獵的人不少,所以時常能見到警察執法。偷獵團夥時常拒捕,跟警察交火。上次有個偷獵者被警察打傷後潛逃,成了獅子們的晚餐,後來地裏隻找到幾塊人骨頭。
當天見到的動物不多。不過比起以前在印度的safari,還是頗有收獲。那次隻見到一隻昏睡不醒的老虎,白費一個下午。食草動物數量多,遍地都是,總是在吃。食肉動物除了鱷魚,沒見著一個。
白犀牛
在馬布拉見到了白犀牛。因為偷獵的緣故,南非的白犀牛和黑犀牛數量大量減少,已經被列為瀕危的物種。
犀牛背上常會有些紅嘴啄牛鳥(Red billed oxpecker)
這些鳥喜歡吃犀牛身上的寄生蟲,清理牛身上的死皮,打掃衛生。還不僅這些,這些鳥還能救牛命。近年澳洲學者發現,如果啄牛鳥發現有偷獵人出現,會發出一種聲音預警。犀牛會趕緊逃掉。
藍角馬(Blue Wildebeest)
非洲水牛
水牛領土意識強,要是獅子誤入它們的領土,它們會團結起來把獅子趕走。所以獅子一般不去惹成年水牛。野生非洲水牛近些年來大幅減少,主要是因為過度捕獵,合法非法都有。據Ethan說,經常有獵人被水牛幹掉。最近媒體報導,一個來自得克薩斯的競技獵手Asher Watkins在林波波捕獵時遭一隻“unprovoked”水牛的突襲喪生。據報道,網上不僅沒人哀悼,反而還慶祝。
非洲野豬 (warthogs)
馬布拉的禽類很多,有的連穀歌都不能準確驗明正身,隻能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巨鷺
食蜥鵟
水石鴴 (Water thick-knee)
這種鳥據說喜歡住水邊,跟鱷魚做鄰居。鱷魚不僅不惹它們,還為它們提供保護。
南非犀鳥(Hornbill)
日落時分,三位向導決定放鬆片刻,找了一片空地,三輛車停在一起。向導準備了冰鎮啤酒,擺好小吃。眾人聚在車邊,邊吃邊聊。
這團除了兩對住加拿大,都是美國來的。基本都是60以上,沒有太年輕的。一共八對夫婦,還有一對男同誌;單行的也有朋友結伴而行。年齡最大的是加州來的吉妮,七十七了,走不了路還要坐輪椅。團裏的人都幫她拎裹行李。
這個旅遊公司有個老規矩:第一天見麵每人通報完姓甚名誰,居住地以後,還要說出是這次是第幾次隨他們公司出遊。每次都能聽到十次以上的人。最多的是十七次。我們這是第五次隨Gate 1,已進入小康的行列。跟同一個公司遊的次數多了,難免以後還能碰見。這次就有幾位以前去過巴爾幹,這次久別重逢,還記得彼此的名字。走得勤了,世界就變小了。
幾分鍾內,幾位向導七手八腳把吃喝準備好,酒吧開始營業。
小吃有幹果,水果幹,香腸幹,糕點團。
最有南非特色的香腸幹,南非人叫Droewors;除了香腸外別的都很甜。以前李子很愛吃南非的這種香腸幹兒,很有嚼頭。現在咬起來像車輪胎,太費牙齒。南非還有一種鹹牛肉幹,叫biltong,也不省牙齒。
南非的Pilsner
在殘陽照耀下,站在非洲原野裏,人們分享各自的bucket list和周遊世界的樂趣。
回到營地時,夜幕降臨。營地裏點燃了篝火。
燉牛尾(oxtail)是南非的一道美食
第二天早晨和晚間重複前一天的節目。早晨九點鍾回來吃早餐。從早餐結束到下午的出遊開始,中間五個多小時沒有任何活動安排。李子抽空鍛煉身體,趁機在院子裏跑了幾圈。
看見幾隻大型老鼠在院子裏遛彎。
他們扶老攜幼,穿街走巷,一點兒都不怕人。
仔細觀察一下,它沒長尾巴,不像老鼠,也不像groundhog。
院子裏還有一種以前沒見過的羚羊。
這些動物跟人類混久了,覺得比外界安全,院子裏沒有天敵。實際上已變成半野生動物。
院子裏長著一棵以前沒見過的樹。樹上結著一種果子。這種樹是非洲和澳大利亞沙漠的原生樹木,能儲存大量的水,英文叫Baobab, 也叫Monkey Bread tree (猴麵包樹)。
果實叫猴麵包,可以吃。
猴麵包樹的樹幹是類似海綿狀的材料,每立方米能存650公升水。雨季時,根部能從土壤裏吸收大量的水,並儲存在樹幹裏。據說一顆樹至少可以儲存十幾噸水。有的非洲沙漠裏的部落就靠樹幹裏的水熬過旱季。猴麵包樹能活千年以上。據說有三千歲的猴麵包樹。
院裏見到的這棵是一棵比較小的樹
樹上還有個牌子,專門介紹猴麵包樹。
到處都是漲學問的地方。
下午的safari,團裏三輛車去尋找食肉動物。 領導說最想看的是獵豹Cheetah。獵豹也是領土意識很強的動物。聽Ethan說,馬布拉裏麵隻有兩隻獵豹。獵豹不是群居動物,一般不易見到。在野地裏漫無目的走了一個小時,終於發現一隻馬腳。
Ethan說這像是一隻剛被吃掉的斑馬,獅群可能還在附近。三輛車分頭行動。向導們用對講機聯絡。不一會兒就發現了獅群。
這群獅子有十一二隻。酒足飯飽後,一副懶洋洋的模樣
這天最大收獲就是看見這幾隻獅子。
大象是在動身離開馬布拉的當天上午看見的。距離太遠,照的不大清晰。
馬布拉之行到此告終,當天下午回到JNB機場。有三對夫婦提前回家,不跟團去維多利亞瀑布。在門口道別的時候不忘加上一句,“你們還是跟大家一起去大瀑布吧,現在改主意還來得及”,哈哈哈。
大概是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團遊約翰內斯堡的安排。Maggie說不主張單獨外出,因為街上很不安全。這個城市失業率很高,年輕人百分之四十沒工作,暴力犯罪率穩居南非前三名。當晚在機場附近的Radisson下榻。
好在下層有健身房,跑步機很方便。雖然視野差點兒,但能看日落。
Sunset at Joburg
從JNB到維多利亞瀑布VFA飛行時間不到兩個小時(1:45,wheels-up to wheels-down)。同機的還有另外一個旅遊團。飛機上還要提供一頓brunch,有三明治,果汁,巧克力。
這個紙飯盒上印有公司的各個航線,還能做成書簽用
VFA機場很小,抵達後先排隊半落地簽證。簽證費隻收美元現金。在窗口交了雙程簽證費,看著收費官用二拇指敲打鍵盤,古老的點陣打印機(還是久針的!)吱吱嘎嘎地將收據打出。最後,簽證官把一張郵票大小的白紙片貼在護照上。這才是入境簽證。拿到簽證才有資格排隊入關。
維多利亞瀑布VFA機場
取到行李,終於坐上了旅遊團大巴。津巴布韋的導遊上車了。去旅店路上,Maggie說在津巴布韋她不能當向導,沒這國的行業執照。這幾天的向導都是當地人,而且每天都換人。
維多利亞瀑布既是瀑布又是城鎮名稱。這個鎮有三萬五千人口,經濟主要是旅遊業。雖然不太景氣,但這裏十分安全。看見放學的小學生們都穿著校服,看著很酷。向導說,從穿的校服就知道是哪個學校的。私立學校有錢,校服質地比公立學校的也高級的多。他還建議,早晚最好不要外出上街,因為常有野生動物出沒,有時還有獅子。
住的旅店在市內,離大瀑布有五公裏路程。
房間裏設備很全,隻是比較老舊。這裏是低緯度,離赤道近了,對應於北半球的牙買加。冬天不涼快,晚上睡覺還要用蚊帳。
在這旅店住兩夜,隻包早餐。
房間門口站著兩隻鴨子。
它們有人喂飯喂水,不愁吃喝。除非是吃飯時,平時總是用一條腿站著。
下午沒參加團裏的額外活動,李子和領導打算自由活動。商量後,決定去坐直升機。從天上看瀑布一定是別有洞天。上次坐直升機是遊科羅拉多大峽穀的時候,已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從旅店到機場往返由飛機公司負責,自己不用操心。到了機場,直升機還沒回來。公司的銷售員趁機過來兜售upgrade(升級)路線,看完瀑布後不直接飛回來,而是兜一圈去看野生動物。可是到底能看到什麽動物,他們也沒說。候機的一共五個人。另外三個人也是美國來的,沒有一個人願意接受這個offer。
過了一會兒飛機就回來了。回來的幾個遊客說,他們買的是升級路線,結果什麽動物都沒見著。他們說“Not worth it”,抱怨直升機飛得太高了。
李子被指定坐在駕駛員邊上。不僅這個位置視野好,可以看到飛機下方,還能學開飛機。按照美國NTSB的統計,這種型號為貝爾206B的直升機目前是世界上安全性能最好的單引擎飛機(包括固定翼)。上次在科羅拉多坐的就是這型號的直升機。那次正好和一個開過直升機的遊客同機。他說直升機的旋轉翼係統的機械維修費用很高,是按小時算的,平均每小時700美元。每天開八小時,日均維修費用就要五千多。嗨,還是坐Bus便宜。
前方(下圖)峽穀是Zambezi(讚比西)河, 津巴布韋和讚比亞兩國的分界線
維多利亞瀑布全景
坐飛機看瀑布,比起在地麵上看,所有景物一覽無遺。利文斯頓公路上的車輛好像小爬蟲一樣地向前蠕動。
到達大瀑布上空(下圖),在瀑布邊緣的小島是利文斯頓島。
讚比西河(上圖右側)水流入第一峽穀(First Gorge),成為瀑布,最大落差108米。這個落差讓尼亞加拉(51米),伊瓜蘇瀑布(82米)相形見絀。激起的水霧達400米之高,50公裏外就能看見。土著稱這個瀑布為“雷鳴般的煙”。
大瀑布(下圖左上角)南麵的津-讚邊界走向犬牙交錯
順河水流的方向的左岸是讚比亞,右岸是津巴布韋。有的領土地段才幾十米寬。橫跨第二峽穀的瀑布大橋(Victoria Falls Bridge)是1905年修建的,是連接津讚兩國的橋梁,也是兩國分界線。可是直升機不管那一套,在邊境兩側往返穿梭,入侵鄰國數次,共達數十秒之久。真是太過癮了。
其實,津讚兩國本來是一個國家,同屬羅得西亞,上世紀六十年代才先後獨立。北羅得西亞成為讚比亞,南羅得西亞成為津巴布韋。到了八十年代羅得西亞徹底消失了。兩國睦鄰友好互利,沒有邊界糾紛,大概對“神聖”領空也沒啥概念,共同瞄準的是西方遊客的錢包。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穆加貝總統,腐敗,治國無方,在位30年,排斥白人,剝奪資產,導致有財有才的白人紛紛出走,從人口比例的5%下降到0.2%;通貨膨脹以萬億倍計算;2005年一美元能兌換1萬津元(Zimbabwe Dollar),2008年變成了2.6萬億( trillion)。津巴布韋旅遊生意走下坡,外國遊客讓讚比亞搶走很多。穆總統被趕下台後,據說旅遊業回升了。但是經濟形勢還是很糟,每年通貨膨脹200-300%。來這個國家,沒有換匯的必要,因為買賣交易基本還是用美元現金。
晚餐是在Lodge的餐廳裏。菜單上有疣豬肉,這在美國沒吃過,所以每人點了一份。再加上一份號稱津巴布韋國酒的讚比西牌啤酒,這晚餐讓人有一種不虛此行的感覺。團裏別的人很晚才回來,去街上的一家餐館吃了三明治。聽說我們吃到疣豬肉,感到新奇,本想第二天晚餐也試試。結果,第二天餐廳換了菜單,疣豬換成牛尾了。他們沒吃成疣豬,覺得有些掃興。
疣豬肉+讚比西啤酒
次日是去博茨瓦納的丘比(Chobe)國家公園的safari一日遊。去博茨瓦納還要過津-博邊境,通常要排隊等待,宜早不宜晚。早晨七點鍾開飯八點出發。坐車到邊境還有一小時距離。好在美加公民去博茨瓦納不需要簽證,但離境津巴布韋要辦離境手續。排隊就花了半個小時。
入境博茨瓦納也要排隊,雖然不要簽證。
博茨瓦納是個很少有人關注的國家。隻有二百萬人口,可領土麵積比加州還大三分之一。博茨瓦納是個資源型國家,經濟主要靠鑽石,稀有金屬礦產和旅遊業;領土遼闊,人口稀少是個優勢。比起大多數非洲國家,博茨瓦納是個富餘的國家。近些年來,鑽石市場不景氣,失業率有25%。盡管如此,犯罪率仍然比較低,是個相對安全的國家。
從入境口岸到丘比國家公園開車還要走15-20分鍾。旅遊大巴不讓走,所以坐國家公園的SUV。這個一日遊安排了兩個獵遊。上午陸遊,坐車看獅子大象;午餐後河遊,坐船看河馬鱷魚。日程排得滿滿。向導邊開車邊講解。丘比國家公園麵積有一萬一千平方公裏,在丘比河畔,是個非洲大象主要聚集地。據說有五萬頭大象。河對岸是鄰國納米比亞。這一帶水源很豐富,各類動植物都很興旺。
碰到一家大象下山到河邊喝水。
大象是有情感,能共情的動物,還能互助。大象喜歡團隊精神,而且是母係社會。這群象有十幾頭,帶隊的靈魂人物是祖母grandma。她決定去哪裏吃飯喝水。遇到獅子,grandma組織防衛。兒孫們走在中間,後麵還有一頭大象斷後。
都說獅子是動物之王,可獅子見了大象陣容就變成孫子了。向導說,大象是為數不多的幾種能改變地貌的動物之一。因為幹旱,繁殖過剩的大象把植被吃光,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2024年鄰國納米比亞殺掉了很多大象。他還說,象是很聰明的動物,會記仇。所以不能每群有選擇地隻殺幾頭,而是整體“滅門”。據說納米比亞政府受到世界各國動物保護者的抗議。
長頸鹿永遠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模樣
隱蔽在樹叢後的一隻母獅,大氣不出,等這兩隻羚羊走近後突然襲擊。
一隻羚羊發現並識破母獅的陰謀詭計,給另一隻發出警報。最後羚羊們成功逃脫,獅子和人類皆铩羽而歸。向導說,這隻母獅和另外一隻是姐妹,都剛生下一隻嗷嗷待哺的小獅子。她們分工合作,其中一個外出打獵,另一個留家看孩子,獵物共享。這比人類很多家庭的兄弟姐妹都強百倍。可今天全家要斷頓了。
吃午餐在Mowana度假村。飯十分大眾化。有炸雞,炸魚,頓牛尾。第一次嚐到博茨瓦納啤酒。
啤酒是世界級的
飯後直接在度假村上船
丘比河對岸是納米比亞
河裏岸上能見到很多動物。
一群疣豬在聚精會神地吃爛泥
不遠處有一隻鱷魚張開大嘴在等飯
鱷魚能保持這姿勢很久,腮幫子不累。
河馬嫌天熱,喜歡泡在水裏,隻有餓了才上岸吃草。跟別的動物井水不犯河水。
其實河馬是非洲最危險的野生動物之一,它們捍衛領土的決心和本領強大,每年都有上百人被咬死。別看它們體重有兩三噸多重,在陸上能跑每小時四十多公裏,比所有的人類都跑得快。一旦人類被它們當作侵略者,就在劫難逃了。
岸上的Impala羚羊到處可見
鴕鳥肉+納米比亞啤酒
鴕鳥肉是地道的紅肉,味道跟牛肉一樣;啤酒比較hoppy,味苦。
維多利亞瀑布國家公園是UNESCO的世界遺產地,入口在市區邊緣,離住的營地有四五公裏。動身離開津巴布韋的當天早晨,全團前往觀光。
國家公園大門外的店鋪還沒開張。店鋪賣的都是些非洲手工藝品。向導解釋,前夜象群剛來過,街上留了滿地象糞。大象總是不停地吃,每天能吃三四百磅(在這兒幹清潔工可不輕鬆啊)。
國家公園入口處
最先發現維多利亞大瀑布的西方人是位蘇格蘭探險家,醫生兼傳教士,戴維·利文斯頓。十九世紀中期,利文斯頓作為首先來到這片土地的西方人,受土著首領之邀,率探險隊打通了從內地到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通商路線。這一帶有不少以利文斯頓命名的地標;為了紀念他,讚比亞一側的瀑布還有個城鎮叫利文斯頓。
戴維·利文斯頓雕像
維多利亞瀑布實際上是分成五段,從西往東依次是魔鬼瀑布,主瀑布,馬蹄瀑布,彩虹瀑布,東瀑布。因為樹木遮擋,在地麵看不到全景,隻能聽到雷鳴般的巨響。另外,濺起的水霧就像傾盆大雨一樣落下,什麽都看不見,還澆得渾身透濕。
魔鬼瀑布(Devil's Cataract)
主瀑布的一部分
主瀑布東側和利文斯頓島
馬蹄瀑布
到了馬蹄瀑布,渾身淋得跟落湯雞一樣了。
維多利亞瀑布大橋
大橋中央是津讚兩國分界線。 有過橋去讚比亞的一日遊,不過要辦另一種兩國共同的簽證(KAZA UNIVISA)。用它可以在30天內在兩國多次往返。時間要是充裕,去讚比亞那邊看看也不錯。
回到駐地,換上幹衣褲。早餐後啟程奔機場。在機場酬謝了Maggie,與眾人一一道別。十一天的非洲行結束了。雖然時間短暫,但記憶是難忘的。
【完】
“遇到獅子,grandma組織防衛。兒孫們走在中間,後麵還有一頭大象斷後”,對此體會太深了,當時大象是遇到我們車子,就是把小象護在中間走,大象則一直走向我們汽車,搞得我們興奮無比又非常擔心,怕大象一發怒把我們的車子掀翻了:)。
等菲兒退休,我得杵拐棍了:))我給朋友的建議是先準備好一個bucket list,再盤算今後生活和事業的打算,人生不留遺憾(當然是理想狀態)。
國內有的學人管遊山玩水叫”遊學“。這次Thatched roof讓我漲學問,哈哈哈。“草雨衣”隻有耳聞,沒有目睹。不知道是不是滴水不透。
”你們在車上近距離看獅子的好酷,發現車不是封閉的,難道不怕嗎?“--據說獅子把車和人看成一個整體,雖然是敞篷車,還是害怕比它更龐大還會怪叫的東西。
疣豬肉跟豬肉味道差不多,他們做得有點兒老。
猴麵包跟椰子不大一樣。裏麵沒水,有瓤和像榛子大小的堅果。我手裏拿的那個有些幹了,不是很重。
““這像是一隻剛被吃掉的斑馬” ,有點可怕。”--同感,我更愛看食草動物。
可以去看gate1travel網站,常有大減價的行程。
謝謝菲兒的美言。
“水牛領土意識強,要是獅子誤入它們的領土,它們會團結起來把獅子趕走。所以獅子一般不去惹成年水牛。” 長知識!你們在車上近距離看獅子的好酷,發現車不是封閉的,難道不怕嗎?
燉牛尾(oxtail)看著很美味。疣豬肉啥味道?
猴麵包樹難道像椰子,裏麵有水?
“這像是一隻剛被吃掉的斑馬” ,有點可怕。
飛機看瀑布太豪了!李子兄這一趟太值了,我要給LD去看,他也說想去非常看動物呢!謝謝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