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尼羅河一直是無數人向往的地方。一月中旬李子夫婦去埃及十日遊。一月份的埃及天氣涼爽,是旅遊的黃金時節。這次是隨團遊,行程包括前後兩部分,先是五日的開羅/亞曆山大遊,然後是四日的尼羅河船遊,二遊合一。從美國去埃及旅行並非易事。沒有直飛開羅的美國航班,必須在第三地轉機,單程就需要一整天時間。往返常常坐的是“紅眼”班機。
前半程結束後,回到開羅坐次日飛往南部阿斯旺航班。
飛機在清晨的迷霧中起飛。不一會兒即煙消雲散。腳下的大地就像一幅動態畫卷緩緩地展開:廣袤無垠的撒哈拉大沙漠,荒無人煙的金黃色沙丘連綿起伏,從東到西橫貫整個北非大地,像是另外一個星球。撒哈拉沙漠麵積九百二十萬平方公裏,跟全中國麵積差不多。然而,就在這無窮的沉寂當中,一道蜿蜒的綠洲赫然進入視野。下麵是尼羅河河穀,兩岸是綠油油的整齊的農田,充滿生機的大小村鎮點綴在其中。這種反差給人內心極大震撼。水是生命和文明之源。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埃及文明。
一望無際的撒哈拉沙漠和尼羅河綠洲
李子的埃及情結來自於一部老影片,彼得·烏斯蒂諾夫主演的偵探片《尼羅河上的慘案》(Death on the Nile,簡稱《慘案》)。片子是根據英國作家阿加莎·克裏斯蒂1937年的同名小說改編,1978年攝製的(上海影譯廠譯製配音)。那是中國剛“改開”的1979年,年輕人對西方文化作品望眼欲穿。故事情節是,新婚的西蒙·多伊爾和富二代林奈特·李奇微到埃及歡度蜜月,西蒙的舊情人傑基緊追不舍,三人在阿斯旺的遊輪上相遇;林奈特在睡夢中被謀殺。偵探波洛根據證據推理,最後偵破了謀殺案。這部彩色影片裏高大的金字塔,獅身人麵像,尼羅河異域風光,浪漫激情,冷血謀殺的情節看完讓人拍案叫絕;它不僅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天窗,還給人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同時,這部影片還為埃及文明做了個絕佳的廣告。
阿加莎·克裏斯蒂在小說序言裏提到,她的靈感來自一次從阿斯旺到瓦迪哈勒法的尼羅河輪遊的親身經曆。小說裏的人物原型很多是來自於同行的遊客。
去埃及前,領導鄭重地提醒道:阿斯旺,船遊的出發地,也是《慘案》這部老片的攝製地。重溫老片是個好主意。
除了故事的悲慘結局,李子對影片裏很多故事細節都模糊了。隻記得兩個情節。一是偵探波洛先生(烏斯蒂諾夫飾演)在客艙裏遇到一條凶猛的眼鏡蛇,在發出求救信號後,老友雷斯上校(戴維·尼文)衝進來用劍刺死了毒蛇;另一個是影片到了最後,波洛說了一句:“悠著點兒” ("Take it easy")。
李子找出塵封多年的光盤,跟領導一起重溫這部影片。烏斯蒂諾夫扮演的波洛先生,輕鬆幽默又不失威嚴;戴維·尼文扮演的雷斯上校集儒雅俠義於一身。這兩人同鏡是再絕美不過的搭配。這部影片可謂群星薈萃(當時都沒聽說過),除了烏斯蒂諾夫,還有老影星戴維·尼文,戴維斯,蘭斯伯瑞,還有新秀法羅,麥克金代爾,伯金,可惜他們大都不在世了。
抵達阿斯旺機場
阿斯旺機場1960年代才修建,設施簡易。阿加莎·克裏斯蒂來阿斯旺的年代,快捷交通隻有火車。
從機場到碼頭途中經過阿斯旺低壩(Aswan Low Dam)。這是英國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修建的。
大壩把尼羅河攔腰截斷,上下遊船隻不能通過。《慘案》的故事是涉及從下遊的阿斯旺到上遊的瓦迪·哈勒法的遊船。這船怎麽可能過得去這水壩?最初以為是影片編劇的疏忽,經過查網上資料和原著小說,才發現這不是個疏忽。原來,1960年代以前低壩是有建有通航的船道,小型蒸汽輪船可以通過大壩。到了1960-1970年,在前蘇聯的援助下,上遊修建了阿斯旺高壩(High Dam)。在當時這大壩是世界工程奇觀。隨後,低壩的船道被拆除。尼羅河上下遊航運在阿斯旺就被這兩個水壩截斷了。克裏斯蒂在她的原著小說裏提到了阿斯旺低壩的通船道。這是如實的描寫。
克裏斯蒂一生出版了六十六部偵探小說和十四部短篇故事集。你知道阿加莎·克裏斯蒂有多了不起嗎?她的書被譯成世界各種語言,暢銷全世界,發行量達到二十億冊,是近代作家無人能超越的業績。到如今,隻有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銷量能與其媲美。
遊船次日從阿斯旺出發到目的地盧克索(Luxor),中間在康翁波(Kom Ombo)停留一夜。遊輪碼頭不在市中心,離熱鬧的地段有一段距離。停船位不多,遊船很多。通常是三四艘遊船,肩並肩地停在一個碼頭上。靠外的船客人上下船要橫穿幾條船。這也算是尼羅河的一景。
站在船的頂層甲板上可以眺望河兩岸風光。
這條船叫“皇家荷花”號,2300噸排水量,滿載120名遊客。遊輪在阿斯旺過夜,次日下午才啟航。導遊介紹說,尼羅河上的遊輪產權歸埃及政府所有,經營承包到私營公司。這些私營公司通常有西方公司合作夥伴,員工受過良好的培訓,服務質量比歐美大同小異。
船上的娛樂設備幾乎沒有。有個很小的健身室,裏麵隻有兩台簡易跑步機,幾個啞鈴;餐廳規矩跟海上遊輪不一樣。午餐晚餐時間太晚。晚餐1930-2100,午餐1330-1500,早餐時間0700-0800。
第二天天剛亮,李子從船上下來,去阿斯旺市內跑步。隻要八點鍾前趕回來,就能趕上早飯。
迎著空氣中的五味雜陳的氣味兒,嗆鼻的炊煙,香噴噴的早餐味,馬糞的臭味,開始了新的一天。
沿河東岸的這條大街名叫尼羅河大道(Nile Corniche),是阿斯旺的Main Street,最熱鬧的大街。
阿斯旺,靠近努比亞,是古時盛產黃金的地方,又名“黃金之鄉”;古跡有菲萊神廟和未完工的方尖塔。讓人慕名而來的除了這些古跡,阿斯旺水壩,就是《尼羅河上的慘案》這部書和電影。
這天是難得的自由活動日。來埃及這幾天,古跡看得太多,已經產生嚴重疲勞感。
尼羅河大道
一座不知名的清真寺,被當地人稱為“大清真寺”
街上有很多浮土,一過車塵土飛揚。典型的埃及城市,髒亂差。
眺望尼羅河西岸,一座光禿禿的山,半山腰有個古老城堡,山頂上有個建築像炮樓。
這建築在《慘案》片子裏有個一閃而過的鏡頭,名字叫Dome of Abu Al-Hawa,是阿斯旺有名的觀景台。
路過“納賽爾體育中心”
其實這隻不過是個體育用品商店。在埃及有不少用納賽爾名字命名的地方。
賈邁勒·納賽爾(1918-1970),埃及第二任總統,在任時政治上搞一黨製,經濟上國有化,國際上推行泛阿拉伯主義,緊隨蘇聯的指揮棒;在西方名聲掃地,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一直受到追捧。
河邊有麥當勞和肯德基。
這是一家豪華遊船碼頭,有個帶槍的警察把門。
背著蘇式衝鋒槍的警察下班了
埃及給人普遍的感覺不是很安全。每個酒店門口都裝有金屬探測器,到處可見帶衝鋒槍的警察。我們坐的旅遊大巴也跟著一個便衣警察,坐在司機身後,車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導遊Bob說警察的薪水都不高。為了養家,很多警察還有第二第三職業。李子滿腹狐疑,這些警察是否都靠得住,萬一混進幾個恐怖主義分子,一梭子子彈不就把大家一鍋端了嗎?Bob笑了,說這些警察一般不發子彈。他們的這些老式俄國槍不是壞掉了就是缺關鍵配件,最有用的就是槍托子;隻有級別高一些的警察才配有子彈。原來,警察也是紙老虎。真是太有意思了。
一個收費的花園
據Trip advisor網站介紹,這花園裏沒有值得觀賞的奇花異果,隻是地理位置好,居高臨下,下麵的河心島大象島(Elephantine)的風景一覽無遺。
路過一個像宮殿一般的建築,鐵門緊閉,閑人莫入。門口還停著一輛豪華古董車,像是英國勞斯萊斯古董車。想走近好好打量一番,沒有人來給開門。是什麽大款住在裏麵?嚴重脫離群眾。
牆壁上赫然標有一個招牌-阿斯旺Old Cataract酒店
這酒店太著名了!19世紀末英國人建的,古典高雅,檔次高於別的阿斯旺酒店。不光阿加莎·克裏斯蒂當年住過,還有一大堆名人:英國溫斯頓·丘吉爾,撒切爾夫人,戴安娜公主。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國總統密特朗,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當年拍《慘案》外景就是在這家酒店。影片裏登船的碼頭就是在這個酒店後門。來攝製影片團隊的人馬也住在裏麵。
這酒店價格不菲,旅遊淡季一夜也要$675.36。小資們隻能望洋興歎。為了照顧情緒,埃及政府在旁邊又建了一個酒店,叫New Cataract Hotel。價格適中,窮人富人皆大歡喜。
這酒店為什麽叫Old Cataract Hotel?穀歌App翻譯成“老白內障”酒店,肯定不對,不然這兒早就成眼科病房了。其實Cataract詞源來自希臘語的katarrháktēs,是激流或瀑布的意思。尼羅河水從下遊入海口到源頭維多利亞湖要經過6個激流。第一個激流就在這酒店背後,酒店也因此得名。不是瀑布老,而是酒店老。酒店的譯名應該是“瀑布老酒店”。看來穀歌App真該被淘汰了。
門口那輛老車是咋回事?雖然形狀顏色很像電影裏林奈特小姐的豪車,但不是英國的勞斯萊斯。李子上網請教火眼金睛的AI。ChatGPT說,這輛車是意大利都靈汽車製造公司(簡稱菲亞特)1940年生產的FIAT 1100型轎車。酒店想用拋光的贗品冒充勞斯萊斯,一下就被AI戳穿了。現在網上很難糊弄過AI,不管文字還是照片,剽竊就會露出馬腳。
返回的路上,在一個塑像前駐足片刻。牌子上有阿拉伯和英文簡介。
馬格迪·雅庫布醫生(Dr. Sir Magdi Yacoub, 1935-),一個從沒聽說過的名字。簡介提有他的出生地,出生日期,開羅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前往英國行醫,在阿斯旺開辦了心外科中心。雅庫布醫生,早年移居英國,是心外科專家,在心髒瓣膜手術,幹細胞,心肺移植方麵有很多開創性的工作,1992年被伊麗莎白女王授予爵士頭銜。
街頭的流動郵局開門營業了
這卡車不光可以收寄信件包裹,賣郵票,還帶有一個提款機ATM,真是方便群眾。埃及不是什麽都落後。
火車站前廣場的打卡熱點
李子剛照完這張像,兩個埃及人走過來熱情打招呼。一位是開出租的,問要不要坐他的車;另一個是馬車夫,嘴裏喊著“Only five dollars!"。他們壓根兒就沒有鍛煉身體的概念,隻忙著掙錢。兜售服務也不看對象。我要是怕累,幹嘛還跑步?埃及街上的小販比較agressive,看到遊客駐足,立刻上前糾纏不放。
像阿斯旺這樣的大城市,早晨總共隻見到三四個人跑步,還是都是歐美白人。
回到船上已經八點半鍾。按理說餐廳已經關門了。夥計們見李子進來,把收進去的早點又端到桌上。還特地做了個煎蛋。
蛋白煎蛋和芙蓉花汁
這早晨是一舉兩得,不僅鍛煉了身體,還遊覽了阿斯旺,是整個埃及遊最輕鬆的一個早晨。
去埃及不坐阿斯旺尼羅河遊輪不能算完美。
對李子來說,要是沒有《尼羅河上的慘案》,阿斯旺什麽都不是。
很想去埃及,對尼羅河上的慘案倒沒什麽印象,就是想去看金字塔。一直沒有排上日程,也是覺得埃及不太安全,聽說都得跟團。期待李子兄續!
到阿斯旺的第二天早上3點就出發去阿布辛貝了。
臨走前曾惡補埃及曆史,也看了尼羅河上的慘案和埃及豔後。
覺得你家和我家在旅行目的地上有不少相似之處呢!
前麵讀過的摩洛哥遊記,這次又是埃及!
我的新博文裏的第一張照片就是尼羅河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