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李子一家來到意大利的一個小鎮度假。一個以前從未聽說過的地方。地中海邊的Torre del Lago,(托瑞德拉戈鎮,為節省時間簡稱“托鎮"), 地處托斯卡納區。這裏每年七月中開始舉辦普契尼藝術節。地方雖然小,交通還是比較方便。在熱亞那下飛機上火車,中途倒一趟車就到了。這次沒住旅館,而是找了個離車站很近的公寓。我們事先和房東約好在公寓碰麵。他如約而來,收押金交接門鑰匙,交待注意事項。按契約房客負責倒垃圾。這鎮的垃圾分類比較細,放在四個顏色不同的桶裏。按固定日程,每次把不同的垃圾拿到樓下。
房東是個胡子拉碴的中年人,英語很不錯。他本人也很喜歡周遊世界,還熱衷於攝影。牆上掛了很多張他在世界各地拍攝的風景照。得知我們來參加普契尼節,便給了我們一些指點。托鎮湖邊有普契尼莊園,普契尼在那兒一共生活了二十幾年。但他的老家不在這裏。普契尼出生地是離這兒20公裏的古城盧卡(Lucca)。那裏有普契尼家族老宅,現在是博物館。盧卡是省城,有保存完好的古城牆,是托斯卡納地區的名勝。我們是星期一抵達,藝術節星期五才開始,正好可以在周圍遊覽一番。
七月中的托斯卡納,驕陽似火,晴空萬裏。太陽還沒出來氣溫就已經75華氏度,而且天天如此。上街去跑步趕早不趕晚。這裏所處緯度和李子住的明尼蘇達城市幾乎一樣。氣候卡大不相同。十幾年前第一次來托斯卡納就感覺這裏是熱帶氣候,那是已經是秋天了。即使是最冷的一二月份,這裏的最低溫度一般也在冰點以上,雖然偶爾飄雪花。而我們家那邊冰天雪地,氣溫零下二十幾度了。
托鎮人口才一萬,生活悠閑,隻有一條大體東西走向的商業街。沿街往西是地中海邊,往東是個湖。
鎮上差不多所有的商店和餐飲店都在這條街上了。這條商業街被火車站一分為二。車站以東叫普契尼大街,以西叫G·馬可尼(Marconi)大街。這兒的不少人還保留著地中海生活習俗,中午要午休。不少商店一點鍾就關門了,到下午三四點以後才開門。像樣一點兒的飯館晚上七點才開。等你熱得發慌,想吃涼的敗火,人家冷飲店關門了。開門的時候你又不覺得熱了。所以發慌也得挑個時辰。不守這習俗的店也有,中午就是不關門。
沿街跑一個來回距離也就是七八公裏,想湊個十公裏還要找別的岔道。隻要帶上手機,這種地方是不會迷路的。
其實托鎮根本不算個鎮,它隻是維亞萊焦市(Comune di Viareggio)的一個區(Frazione)而已。
馬可尼大街馬可尼是無線電的發明人, 馬可尼公司的創始人,於19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意大利人的驕傲。
火車站的橋洞
火車站東邊的G·普契尼大街
托鎮的文化氣息很濃厚。有些街道是用普契尼歌劇名命名的,有圖蘭朵街, 波西米亞人街,托斯卡街,蝴蝶街。還有的用意大利音樂家名字命名的,如威爾第街,托斯卡尼尼停車場。
人行道維護得太差了,不小心就絆個跟頭。
這條街上有又破又小的房子(不知道有沒有人住),也有闊佬兒的深宅大院。
這裏不知是什麽地方。大門緊閉,窗戶大開,不怕丟東西為啥要鎖門?
這兒就是普契尼莊園(Villa Puccini),這棟樓就是他以前的住宅。
普契尼死後就葬在裏麵的靈堂。
還沒到上班時間,莊園大門緊閉。
普契尼的銅像立在旁邊的廣場上
藝術節的廣告牌也立在這裏。
藝術節每年都是七八月份辦,一共六周。今年是第69屆了。節目單上有三四個歌劇,每個劇重複上演三四場。場地是個能坐三千二百人的露天劇場。七月的托斯卡納烈日當空,氣溫要天黑後才降下來。,演出要等到晚上九點半才開演。不知為啥選這麽熱的天。要知道普契尼的生日祭日都不在夏天。市領導為搞活經濟把死人拉出來賺錢,真是拚了。
這湖名叫馬薩奇歐可裏 (Lago di Massaciuccoli),托斯卡納地區知名的大湖。
湖邊有個塔。
湖,意大利語是Lago, 塔是Torre。該鎮有湖有塔,因此得名Torre del Lago,英文是“Tower of the Lake”。後來因為普契尼搬家來此,這鎮又改名托瑞德拉戈-普契尼 (Torre del Lago Puccini)。
湖邊上有幾個不錯的飯館和小旅店。
這個小客棧用歌劇《圖蘭朵》中的人物命名
回程經過小火車站。這兒沒人賣票查票,也沒見幾個人等車。
火車站西邊比較熱鬧,店鋪比較多。
這是路邊兒的修車鋪,自行車摩托車都管修。
三輪貨車
這種三輪摩托車70年代遍及北京大小街道,如今基本絕跡了。
誰還記得柯達?
一個名叫Tofanelli的烤麵包店。
這是個百年老店了,佛卡恰(focaccia)麵包做得很地道。這店離我們住的很近,買過幾次他們的麵包。
一家小超市門口擺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托斯卡納本地產的西紅柿,又鮮又甜,很有味道,能當水果吃。
路邊找到一個水龍頭,不然李子要渴死了。這說明市領導關心群眾疾苦。
這條林蔭小路到頭就是海邊了。
終於跑到海邊了。這一帶有幾個宿營的營地。來這兒露營的都是從歐洲各國開車來的人。
再次經過Tofanelli麵包店,才注意到側麵的牆上有一塊匾。
匾上是這條街名 -“阿多內·德奇瑪街”和幾行意大利文
譯成中文是 “銀質軍人勇敢勳章獲得者,海軍上校,羅馬號艦長·1943年9月9日”
路邊還立著一個德奇瑪紀念碑,介紹他的生平。
托瑞德拉格是這位海軍上校的家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多內·德奇瑪是意大利海軍最新型的戰列艦“羅馬號”的艦長。1943年9月初意大利和盟軍秘密簽署了停戰協議。為了防止納粹德國摧毀停在軍港的意大利艦隊,停戰協議公布後,十幾艘意大利戰艦,在旗艦“羅馬號”的帶領下,立即從熱那亞和拉斯佩齊亞港出發,前往北非的盟軍基地。動身前,艦長德奇瑪估計自己可能一去不歸,給母親寫了一份遺書。9月9日下午艦隊到達撒丁島和科西嘉島之間的博尼法齊奧海峽時,行蹤被德軍轟炸機隊發現。德國空軍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無線電製導炸彈。經過一場激烈戰鬥,“羅馬號"被兩枚Fritz-X重磅炸彈擊中,爆炸沉沒。德奇瑪艦長和將近1400名官兵隨戰艦一同葬身海底。戰後意大利政府頒發勳章,追認德奇瑪的英勇業績。
幾十年過去了,家鄉的父老鄉親還沒有忘記德奇瑪。在人們心目中,他無疑是個英雄。
這個小胡同叫“4月25日”。意大利政府把1945年4月25日定為解放日,每年的這一天是法定休假日。
回到公寓,女兒已買好東西回來,說她要做早餐。她幹事兒慢條斯理,但場麵宏大,各種量杯容器到處都是,而且還得有人當助手打下手。這次我是義不容辭的助手,切蔥頭打雞蛋。父女二人一會兒就把早餐做好了。
每人一份煎蛋餅加上佛卡恰,比外麵飯館還像回事兒。
托鎮的湖邊有幾家像樣的飯館。有一家叫蝴蝶的館子,步行要走20分鍾。為吃頓晚飯一家人走得汗流浹背。現在藝術節沒開始,還是淡季,不用事先預約桌位。等藝術節一開張,立刻人滿為患,不預約休想進門吃飯。旺季的菜單也不一樣,一是價錢漲了,二是拿掉了費工的菜,剩下的跟快餐差不多了。
李子喜歡意式海鮮麵條,而且百吃不厭。這道海鮮麵做得很有特色,有湖有塔:底層脫骨魚肉浸在醬裏,中間夾一層寬麵條,最上麵撒上橄欖果。我很好奇這魚是不是從這湖裏撈的。管上菜的女孩能說英語,也愛說話。告訴我說今天吃的魚是orata(鯛魚),是人工養殖的。說這湖裏的魚不能吃。我猜大概是因為湖水汙染的緣故吧。地中海一帶的魚種類不是很多,現在都捕得差不多了。最近十幾年來,在地中海吃的魚就兩三種。最常見的就兩種,orata和branzino (鱸魚),都是人工養殖的。
普契尼莊園
這個莊園現在是普契尼博物館。地方並不大,是個帶院子的二層小樓。是普契尼在世時的主要居所。他在這棟房子裏住了22年,創造了幾個不朽的世界名劇。按照介紹,普氏夫婦和兒子安東尼奧住樓上。樓下有客廳餐室和書房。普契尼的獨子安東尼奧死後,這個莊園就荒廢了。直到1996年才有個自稱是安東尼奧私生女的站出來。由於她的努力,這個莊園才變成今天樣子。
普契尼搬來托瑞德拉格的原因據說是因為這個鎮比較偏僻,他能安心創作編劇。另外就是他酷愛打獵,湖邊有很多種水鳥。
這個房間裏放著他心愛的獵槍。
獵物都是些湖邊打的鳥。
他的另一大嗜好就是抽煙。以前有的介紹說普契尼每天抽60根雪茄或香煙。這博物館的講解員說他有時一天抽80根。說普契尼歌劇氏煙是油子熏出來的一點兒也不過分。結果他64歲時得了咽喉癌,一年以後去世了。
這個chapel是個普氏家族的靈堂,普契尼的遺骨就葬在裏麵。
開幕式
李子一家訂了藝術節的兩場票,開幕式上演的《波西米亞人》和第二天的《圖蘭朵》。這藝術節在世界名氣並不算大。以前隻有西班牙的多明戈來過一次。這次唱主角的都是些不見經傳的歌唱家。
門口站著幾個不怕熱的衛士。有些來賓還要跟他們合影留念。
觀眾來了不少,但不到座無虛席的地步。這個露天劇場號稱能容納四千人。後來大概是錢花光了,
隻安裝了三千二百個座位。
在我們前排中間是幾個雅座,座位上放著名牌。開演前嘉賓光臨,看著像本地駐軍首長和市委領導,中場休息後就沒再露麵。
意大利人也興這一套。
中場休息。
雖然沒有世界名人來參演,但演出的歌唱家都很年輕,水平也很高。
現在歐洲古典歌劇舞台創作總有些新花樣。有的還帶有很強的政治信息。戴高樂將軍的照片出現在舞台背景,讓人感覺摸不著頭腦。女兒眼尖,看見舞台上有“Stop CRS”的字樣。這是舞台導演為響應法國6月末以來抗議活動而發聲。六月份巴黎警察開槍打死了一個黑人少年,引起法國全國範圍示威和抗議。連死了一百年的普契尼也被拉出來抗議了。
其實這個劇我已經看了無數遍了。兩個月之前坐意大利遊輪剛看了一遍。這次自始至終李子沒打瞌睡,受到領導表揚。
第二天的演出是《圖蘭朵》。普契尼劇的特點總是女主角到最後死了。這出劇與眾不同。普圖蘭朵公主這麽邪惡的女人居然還活到最後。這是因為普契尼先死了。這是普契尼的最後一部歌劇,沒完成他就去世了(差一點兒就寫完了)。最後他兒子安東尼奧找了一位劇作家,連拚帶湊完成的。
最受熱捧的是最後一幕的詠歎調 “Nessun Dorma" 《今夜無人入睡》。是帕瓦羅蒂讓這首歌風靡世界的。
古城盧卡 (Lucca)
意大利的行政劃分比較有意思,跟美國中國不大一樣。意大利分二十個行政區(Regione,含有五個自治區)。行政區下麵又劃為幾個省(Province),省往下劃分成市(Comune)。他們的區相當於美國的州或中國的省;而意大利的省對應的是美國和中國的縣一級。
托斯卡納是個行政區(首府:佛羅倫薩),有十個省,盧卡省隻是其中一個。提起盧卡,一般都是指盧卡的省城,盧卡市。
古城門
盧卡環城的古城牆,有四千米長。從建立距今有五百年曆史了。
城牆上麵有條道,能騎車跑步。
聖米歇爾教堂(San Michele in Foro)。
50米高的鍾樓(Torre Delle Ore)
中世紀時托斯卡納地區是一個個城邦割據,支撐割據的是許多家族勢力。這些家族勾心鬥角。為了炫耀自己的財富和實力,各家爭蓋高樓。哪個財主家的塔最高他家就顯得最有錢有勢。後來天主教會和官僚串通一氣,宣布誰家的樓也不許高於教會的。財主們隻好拆掉塔頂。教會也花錢修高塔。盧卡城裏最高的塔是聖馬丁教堂的鍾樓(60 米)。
十四世紀時,盧卡有250多座塔,比錫安納的聖吉米亞諾的塔多三倍不止。現在隻剩下十座。
據說1390年時,這個塔歸Quartigiani家族所有,是盧卡最高的建築。當地的長老會花錢裝上大鍾,每天定時鳴鍾。到了十八世紀,請來一位瑞士工匠,安了一個自動的機械表盤。誇氏一家大概受不了這鍾聲,最後棄城而去。
圭尼基塔(Torre Guinigi)
這塔有45米高。圭尼吉(Guinigi)家族擁有。誰也說不清楚是哪年建的,據說有六七百年曆史了。塔頂上是個空中花園,長著七棵老橡樹。以前樓下是廚房。夥計把剛做好的飯端上去,圭老爺一家子在塔頂樹蔭下連吃帶喝。多麽滋潤的日子啊。後來圭尼吉家族破落了,這塔就捐給當地政府了。
喝杯啤酒解解渴
普契尼博物館
這是賈科莫·普契尼出生的地方。他們一家是盧卡的音樂世家。他爺爺的爺爺(也叫Giacomo Puccini),就是盧卡聖馬丁教堂的唱詩班指揮。這個職位傳了四代人,124年,一直傳到他父親Michele。他父親去世時,就後繼無人了。這時小賈科莫才六歲。看來他沒輸在起跑線上。
他們家老宅時個四層的小樓。多年無人居住,年久失修。1984年以後才開始修複成今天的模樣。
賈科莫·普契尼一世 (Giacomo Puccini 1712-1781)
對所有人來說,別輸在終點線上才是正理。
市中心廣場。
右邊的建築是盧卡歌劇院。
意大利民族英雄,第一任國王Vittorio Emmanuel II (1820-1878)雕像
盧卡音樂節也在這時開幕,這兒聚集了很多樂隊。
看天色已不早,一家人便決定在盧卡吃晚餐。雖然盧卡是旅遊勝地,餐館林立,價錢都很公道。
【完】
那南瓜一樣的西紅柿真棒,有那種自然熟的顏色,不像冷藏熟的。女兒做的早餐漂亮,腦補一下宏大的場麵,哈哈哈,我以前做飯也是這陣仗,隻是一年年大就都一點點簡化了。估計李子兄這打下手的心裏美滋滋的。餐館的海鮮意麵像盛裝戴了紅帽帽的歌劇美女,驚豔!那紅帽帽是什麽呀?
謝謝李子好遊記分享!喜歡!祝李子秋安!
哈哈哈,看歌劇有時候確實容易打瞌睡,不過《圖蘭朵》應該不會吧。“Nessun Dorma" 《今夜無人入睡》聽了無數遍。讚李子兄這次沒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