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5)
今年十月五日,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消息一宣布,她的母校北京大學就立刻向她表示了祝賀。中國媒體也大張旗鼓地報道了她的獲獎信息。
四年前,當屠呦呦獲得拉斯克基金會臨床醫學獎後,我就想,屠呦呦肯定是大學時期學習成績出類拔萃的學生。為了證實這一點,我真得找人問問。教過屠呦呦的老師大多已經過世,所剩無幾。但我還挺走運,毫不費力就找到了一位老教授。論資曆他是屠呦呦的老師。
雖然退離教學科研第一線多年,但身體健康,思維敏捷。老先生很熟悉屠呦呦過去的工作和多年來圍繞她的爭議。得知她獲得拉斯克獎,他認為這是件好事,不管是對提高整個中國醫藥界的國際聲望,還是學校的知名度。
老先生介紹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屠呦呦在北醫藥學係時,他帶過她的班級。老先生還記得屠呦呦。可她在校時的專業基本功並沒有給他留下什麽深刻印象。顯然,屠呦呦不屬於最優秀學生的行列。我問教授如何評價屠呦呦個人在發現青蒿素的作用。他認為,“523項目”是一個全國性的協作項目,所有參與者都是有貢獻的。但如果隻把獎授給某一個人的話,屠呦呦還是能排在第一位的。畢竟是屠呦呦解決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從學術方麵,老教授提出了直率的批評。那就是,屠呦呦在工作中的屢次失誤: 她受傳統中醫學影響太深,隻認中藥水煎劑,造成提取有效成分的一再失敗(國內報道是失敗190次)。他說,提取植物成分的原則是要用不同極性的溶劑提取 (室溫下乙醚萃取包括在內 - 作者注),然後從各組分中尋找有效成分。這一直是開發植物藥的入門課,基本功,可卻被拋在腦後。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這一席話讓我思考了很久。的確,屠呦呦中學成績並不很突出【1】,20歲才考入藥學本科專業,本科成績平平,畢業沒被留校。工作中沒有一鳴驚人,取得成績後仍然磕磕絆絆,臨花甲之年才被評上正研,屬“三無”之列。連她本人也沒想到拉斯克,諾貝爾獎光環會降臨她頭上。
這給海外華人的子女教育很深的啟示。勤奮好學,學業優秀,學曆光鮮並不是成功的全部。性格,運氣,機遇有時會是更重要的因素。正是因為她的執著,在失敗麵前不放棄,最終找到了靈感。同時,她又是極為幸運的。她既受到體製的製約,又獲益於體製。由於美國同行的慧眼和力推,終於使她在耄耋之年名至實歸。
人的成功與否,既不在於起跑線上的輸贏,也不在於個人成績是否優秀。
原來,人生並不需要一張完美無疵的成績單。
【1】來自2015年10月6日《錢江晚報》
作者: 李子59
多謝諸位光臨和評論。
實際上,那個古方子治不了瘧疾。近幾百年來的中醫們也從來沒有能夠治療瘧疾。這就是運氣了。(當然他們也努力了。同時還有成百上千的科學家也努力了)。
俺敢說,獲諾貝爾獎的沒有人會從小立誌,人生目標就是拿諾獎。芸芸眾生中每個人都有一條人生之路,拿諾獎的人,享受也好,消磨也罷,走著他們特別的人生之路。諾獎獲得者,看重的隻是他們從事研究工作的過程,享受過程中看到的各種風景,而這個過程和看到的各種風景,對於他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人生苦難。天朝醬缸國中“人上人”名利文化熏陶出來的人,總是想著成功以後的鮮花和美酒。不享受諾獎的研究過程,隻企盼諾獎的最後結果,那麽,最後結果肯定很失望很難如願,這就是為什麽至今天朝用來裝諾貝爾獎的口袋,依然幾乎空空如也的重要原因。為了成功曆盡艱難,即使在頭懸梁錐刺股以後,成功地拿到了諾獎,那也是苦逼的一生。頭懸梁錐刺股所帶來的人生磨難,遠遠和諾獎的得到不成正比。
中國的文化,太畸形啦。
======================
完全讚同。書讀得“出類拔萃”也隻是“讀”得出類拔萃,和真正意義上的執著和靈感,並產生自己的東西並不是同一件事。
比她勤奮努力聰明能幹有才華有的是。問題是你有這個命嗎?
年輕時俺對於命運之說嗤之以鼻。可現在是深以為然。
謝謝李子哥分享.
我個人始終認為,見識和基本功還是海外華人科學家更具優勢。遺憾的是,大多數身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國從事科學研究的華裔,對中國傳統的東西抱有太深的成見,束縛了自己的思維。
曹公曾言:學我者生,仿我者死。總是在別人手下做科研助理,難免擺脫不了西人導師的門見。尋門而入是基本功;破門而出才是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