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
2025 (7)
在子女壇裏總會看到一些家長對孩子的選課,選專業,以至於孩子的未來憂心忡忡。我想拋一塊磚,歡迎你們砸玉。
在我孩子小時候,一次聚會聊天中,我說:“隻要孩子們以後衣食無憂,我就滿意了。”誰知話未落音,就招來一番攻擊,大夥七嘴八舌,中心意思是:我們第一代移民千辛萬苦為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大把銀子讓孩子學音樂,打體育;送補習班,找資優班,拚老命要把孩子推進藤校,你居然目光短淺到衣食無憂就滿意了。我立刻反省是否該為自己的短視感到羞愧。
但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孩子們的生活真的應該由他們做主。
壇裏每一個家長都必須承認我們不是生來就是爸媽,我們是有了孩子以後才開始學習作爸媽,我們也必須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有不同的性格和喜好,這就決定了不同的生活和道路。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從家庭,社會,學校,老師和同學那裏受到不同的影響,從而決定要一個什麽樣的人生。
一個朋友的親戚,在大學畢業以後,不惜與父母決裂,執意去跳現代舞,八年以後,停舞學醫,遂了父母的心願。有人對她說:可惜呀,浪費幾年光陰,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父母指定的路。她說:做了自己想作的事,值得。
如果把人生比作開車,也許父母為兒女指定的路像開高速,一路風馳電掣直達目的,無暇顧及道旁風景;孩子自己選擇的路是普通公路,一路紅綠燈開開停停,商店,路人,風景無一漏過,或許一不小心,開到岔道,又是別有洞天。但最終也到了目的地。
人是最難看透的,即使我們是生養孩子的父母,也不敢百分百說我們了解孩子所有的能力和潛力,那我們又怎敢說我們為孩子製定的路是適合他她的呢?
孩子的路還是讓孩子自己走吧!我們隻需在旁加油,鼓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