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上說:從空中看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外形就像是一架飛機。
那天一早飛到巴西利亞,租了車子直接開進他們的地標廣場,那裏有總統府議會大廈法務部等等,都是1960年巴西遷都的時候,找了當時巴西最出名的建築師 Osca Niemeyer 設計的。
“巴西利亞 (Brasilia) 始建於1956年,時任巴西總統的儒塞利諾-庫比契克力圖帶動內陸地區發展並加強對各州控製,決定在巴西中部高原叢林中建立,一座現代化城市,即巴西利亞。
巴西"遷都之痛"-- 1960年,巴西政府將首都由裏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試圖促進內陸的開發。但幾乎從它建成的第一天起,批評聲就從未停止過。遷都沒有解決前首都的“城市病”,卻造就了一個支離破碎的新城市。”
一路車窗之外的大師作品。
一個城市成就一個大師,這在世界上不乏先例,比如我常常掛在嘴邊,果雅的馬德裏,高第的巴薩羅那,梵高的阿爾,等等等等。
今天到的巴西利亞,是巴西1960年遷都的最新首都,一個城市一個大師的故事又一次發生。這一次更不得了,這個建築師在當時還特別得寵,做了巴西的建築部長。
可以這麽說,Oscar Niemeyer和巴西利亞,是先有大師再有城市,而且大師與城市的關係,遠不是成就,而是造就。大師造就了城市,沒有Niemeyer,就沒有巴西利亞。
上二圖似乎是除了奈邁耶以外建築師造的,還可以,8過這個城市的建築怪掉了,好比林誌玲娃娃音哼近哼出,村裏別的女孩也不好意思用正常聲音講話了。
現代派,超現實主義,好比一個張狂的孩子,在一群家人長輩的簇擁下,張牙舞爪或許還可以詮釋成可愛有個性。
長大成人之後,沒有家人長輩站在身後撐腰了。如果一群年輕人,甚至成年人,還是目中無人大聲喧嘩,感覺就不再可愛而是令人側目了。
過了幾十年現在再看,那些大而無當的混凝土結構,冷冰冰的毫無生趣。特別是一眼望去,沒有相應的維修,沒有相應的綠化,沒有相應的人氣。那些同一個時代同一個風格的建築,一棟一棟比肩接踵,頹廢惆悵,失魂落魄。 感覺當初有多出風頭,今天就有多落伍和out。個人意見,現代建築,隻有在一群傳統建築的襯托下,才會有標新立異的現代感,沒有古典的陪襯,就沒有現代的摩登。 巴西利亞,一群六十年代的現代建築,很集中地堆積在一起,幾十年一過,就變成了一堆灰色的立體幾何塊。畢竟,那些現代建築,靠的是異想天開的創新和獵奇,結構上可能很有建樹,但是從建築外觀看,毫無精致感和藝術感。 我無法預知人類的審美意識,今後會走向何方,因而隻能反觀曆史。至少巴西利亞的設計,到目前為止在我個人看來,是一個失敗的例子。建築設計,不是簡單的工程技術,而是與文化藝術社會曆史緊密相連的綜合協調。
同時我也忍不住很好奇巴西利亞這個城市,如果放到美國會不會有好一些的命運。
說起來這就是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美國這樣的體製,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機會,讓一個人的設計,囊括一個城市乃至首都所有的建築。也隻有巴西,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段,才成就了奈邁耶。
和奧斯卡奈邁耶比,貝聿銘有他的天時地利,和人和。他的作品,涵蓋了多樣元素;地理位置,覆蓋了世界各地;時間跨度,又穩定持續了半個多世紀。
貝聿銘劃時代的作品,是盧浮宮廣場上的玻璃金字塔。要說背景過硬,有集全世界全人類藝術精華的盧浮宮做背景,不要說是美如水晶的玻璃金字塔,哪怕是用鐵皮敲用石頭鑿的洞穴,都會被理解被支持被讚美被歌頌,因而從此變成經典和永恒。
要講時尚和古典的結合,前衛和傳統的搭配,東方和西方的融和,激進和中庸的平衡,貝聿銘先生,是永遠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