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中國女足受阻於2012奧運
(2011-09-11 13:55:39)
下一個
本人首先聲明不是中國足球粉絲。當然如果是世界杯,我還是很可以熬到半夜看球的。80年代初正是中國足球的黃金時代,以古廣明為代表的中國男足,盡管沒能衝出亞洲,可球踢得還是很出彩的。到後來對中國男足越來越失望,幹脆就不看了。
至於中國女足,曾經與美國,瑞典三分天下的輝煌,除了讓本人再次感歎中國體育的陰盛陽衰外,也的確讓人幻想過,中國女足有可能像巴西或歐洲的男足一樣,雄居女子足壇榜首,引領世界女足潮流。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中國女足自此以後每況
愈下,直至今天無法衝出亞洲奔赴2012倫敦奧運。
本人雖然與中國女足素無淵源,但曾經目睹過中國女足國腳馬曉旭在瑞典的一隻地方球隊的外聘過程。因為當時馬曉旭是中國女足中最好的隊員之一,因而得以管窺中國女足的整體勢力。記的時間大約是2006-2007年,瑞典Umea市的女足聘得中國女
足國腳馬曉旭加盟。一時當地的報紙及各種媒體爭相報導此事,我們這些當地的留學生也為此非常興奮,都急於一睹中國女足國腳的風采。周圍的朋友很熱心的開車接送,還請馬曉旭到家裏作客。其時三名巴西國腳也加盟此俱樂部,其中就
有世界足球小姐瑪爾妲。Umea市的女足在瑞典本來勢力就不弱,有了這些高手的加盟更是一時不可一世,為此特邀英國的一個俱樂部來本市比賽,準備小試牛刀。
這樣近距離一睹國腳風采的機會豈可錯過, 當地的留學生團體馬上行動起來,組織啦啦隊。雖然人數不多,可看台上的一個區域還是坐滿了中國人。啦啦隊給球隊和馬曉旭的橫幅拉起來了,鑼鼓,喇叭也響起來了。事實上我們是整個球場上唯一的
一隻啦啦隊。這隻奇怪的中國人的啦啦隊在為一隻瑞典的俱樂部隊加油,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怪。可我們的確希望馬曉旭能踢出中國女足的鏗鏘風采,也讓我們這些身居海外的學子自豪一把。可事實讓我們大失所望,盡管馬曉旭被安排在前鋒位置上,可她的場上表現實在是差強人意,整場比賽沒有給我們一次喝彩的機會。最突出的問題是場上跑動不積極,沒有找球和迎球的習慣,而是被動等球,典型的中國女足的風格。這些年來一直待在歐洲,看慣了歐洲球隊不論男女隊的全場跑動,馬曉旭一個人的獨特表現很是紮眼。
雖然對馬曉旭的初次亮相有點失望,但仍然心存希望,考慮到她初來乍到,隊員之間的了解和配合都需要時間來慢慢磨合。後來陸陸續續見到報紙上談到球隊給馬曉旭另外安排了一個體能教練,進行額外的體能訓練。看來俱樂部也意識到馬
曉旭的場上跑動不足問題了。再後來馬曉旭情況時斷時續的出現在報紙上,好像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最終的結果是俱樂部與馬曉旭解聘,馬曉旭重返中國女足。我是從最近國內的新聞報導中得知馬曉旭仍然作為主力隊員效力於中國女足,並且被阻於2012倫敦奧運。
說實在的,這些年來待在瑞典,看到瑞典體育運動的普及以及女子體育的興盛,我對中國體育本身有了全新的認識。由此也對中國人對體育的理解產生懷疑。事實上不管中國拿了多少金牌,最根本的問題是中國人的大眾體育開展的如何。在瑞典,運動
鍛煉是如此普及,一個10萬人的大學城,每天體育運動中心的人流量可以達到5000人次。在我們身邊的同事中,曾經效力於國家隊,或者其子女正效力於國家隊的時有可聞。瑞典每年一度的冬季超距離越野滑雪(90公裏),及Stockholm的馬拉鬆也是周圍同事樂於參加的項目。試問在中國,你身邊可有此事。至於瑞典的青少年,各種體育俱樂部更是應有盡有,包括中國的各種武術,有一些武術種類我們還是在瑞典才聽說。有孩子的家庭家長下午下班後的一個重要事情是接送孩
子到俱樂部訓練,更別說有時周末還要開車送孩子到其他城市參加比賽。有了這樣的群眾體育運動基礎,才有了一個總人口不到一千萬的體育強國。反觀中國,我們的每一個獎牌是不是太沉重了,獎牌帶給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是什麽,自豪感,中國
多麽強大? 我們有沒有想一想國家給我們普通老百姓的體育投入是多少? 又有誰真正關心大眾健康。地方體委關心的是獎牌還是老百姓的健康? 是不是有點天方夜譚? 昨天的一篇網文,白岩鬆:中國偽運動 沒人玩的都能拿冠軍,引出我這一番胡說八
道。
中國體育的問題,不管網球,速滑,女足,男足,還是乒乓,歸根結底還是體製問題,試問一個放了學,要趕赴各種補習班的孩子,又哪裏來的時間去參加體育訓練? 如果孩子們沒有時間訓練,足球要從娃娃抓起豈不是一句空話? 可體育體製改革又
豈能與教育體製改革,乃至於社會體製改革分開? 我們這些小人物既改變不了曆史,也同樣無法改變現實,隻能冷眼旁觀!也少罵那些體育官員吧,已經夠他們難受的。他們不比我們傻,也知道中國體育問題的症結所在,可他們又能做什麽?
的確,挪威的女足也不錯。挪威與瑞典屬於同樣的社會體製。兩國許多方麵都非常相
似,包括體育。中秋快樂!
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