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走了,和她幾乎同時走的還有劉家昌,有人說他們的時代結束了,其實並不然。
和瓊瑤劉家昌他們差不多同一時間去世的還有這樣一位很多人已經淡忘了的名人——童祥苓,他是著名京劇樣板戲《智取威虎山》裏楊子榮的扮演者,他的離去讓我們回憶起瓊瑤到來之前的那個時代,那是一個人人充滿鬥爭精神的時代,楊子榮是那個時代的英雄,他的形象總是怒目圓睜,正義凜然。還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物——雷鋒,那是我們曾經人人都要學習的榜樣,學習他什麽呢?學習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學習他對同誌像春天般的溫暖,對敵人像秋風掃落葉般的無情。在那樣的時代裏,我們的世界是我和非我,是非友即敵,是沒完沒了的階級鬥爭,直到瓊瑤的出現,才慢慢改變了這一切。
瓊瑤啟蒙了我們的人性,她告訴我們什麽是人,什麽是愛情,什麽是情感。她是一代人的青春指南,是一代人的造夢師。是她讓我們那些生硬的人性開始一點點地軟化,是她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麽是男人,什麽是女人。
很多人說瓊瑤早就過時了,的確,連筆者都是除了在高中和大學初期讀過瓊瑤外,其餘的時間再也沒有碰過,但這並不能說明瓊瑤對我們來說不重要。筆者前幾年在疫情期間因為無聊,看見youtube上推薦的林青霞和秦漢主演的電影也點進去重溫,看到一半實在看不下去了,同時也追問自己當初為什麽那麽迷戀瓊瑤小說和台灣言情劇。人在理性不斷增加的過程中,感性的成分就逐漸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感性不再重要,她隻是隱藏在我們的體內,不輕易表露出來。人如果一生都沒有一個感性蓬勃的階段,比如青春期和青年期,那他的生命就注定失去活力。再回到為什麽曾經迷戀瓊瑤的問題,因為她帶給我們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不用他人來指點我們的人生道路的世界。
在接觸瓊瑤之前我是一玫妥妥的理科生,選擇理科是因為這在當時是最好的選擇,當時的社會氣氛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多數人覺得學文科沒有什麽用,除了在那裏唧唧歪歪一通學不到什麽特別的本事,當然理科讀不下去的人隻能去讀文科。也有特別文藝的人在文科班裏挺活躍,在學校組織什麽文學社、詩社等,但是理科生並不當他們是一回事,覺得這些人是吃飽了沒有事幹、瞎折騰。我選擇理科是想證明我作為一個女生也可以和男生一樣有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別人對我刮目相看,事實上我確實也做到了。我通過大量做題提升了我的理科成績,在那個以成績為指標的學校裏,我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我也樂在其中,這恰恰掩蓋了我在人文方麵的無知。我當時已經是高中生了,卻很少閱讀小說、散文、詩歌等文藝作品,覺得那些都是老師認為的閑書,沒有什麽用反而會影響學習。直到無意中看到瓊瑤的小說才打破了我的認知。我記得我看的第一本瓊瑤小說是《船》,它是瓊瑤小說裏最不起眼的一部,具體什麽情節都記不清了,隻記得她描寫人的方式很細膩很感性,情節的鋪展也別具一格,讓你意想不到。她的語言讓我們這些從文革中走出來的那種硬邦邦的生硬語言風格徹底崩塌,她讓我們看到中文還有這麽風情、活波俏皮的一麵。在人物的刻畫上,不再是我們以前接觸到的那種千篇一律的形式,而是男人女人都栩栩如生,風情萬種。我記得這本書的女主角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漂亮女人,瓊瑤卻通過心理描寫把她的個性和獨特的魅力展現了出來。這篇小說讓我光是流連在文字的氤氳裏就足以讓我沉醉。當我正陶醉其中的時候,一把大手突然伸進來,拿走了我的書,班主任像繳獲了戰利品一樣狠狠地把書砸在講台上,然後用嚴厲的眼神看向我。班上的其他同學在對我訕笑,因為我以前一直是學習上的佼佼者,受慣了老師的表揚和優待,突然被老師抓了現行,很多人有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情,但是我也無所謂了,我不再追求在學習上的爭強好勝,通過閱讀我已經有了更廣闊的世界。
除了瓊瑤的小說,台灣的影視劇也逐漸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改編自瓊瑤小說。有一部電影忘了是不是瓊瑤小說改編的,還記得男主角是秦祥林,裏麵的情節現在都想不起來了,但是有一個場景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秦祥林從一棟房子裏麵的樓梯上走下來,一臉的慵懶,整個人顯得放蕩不羈,這個形象徹底顛覆了我對男人的看法。長期以來在我們腦海裏灌輸出來的正麵人物都是什麽救死扶傷的英雄,或者是積極向上的大好青年,而秦祥林飾演的男主角是一個不務正業、不思進取卻對追求女人有興趣的公子哥,但是正是這樣我才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種人的味道,一種男人的味道。他走下樓梯的那幾步同時也顛覆了我對資本主義的認知。我們的中學課本裏有一段經典的總結:在資本主義人道主義溫情脈脈的麵紗下麵是虛偽的人性和殘酷的現實。但是一個不幹什麽正事的男人能夠住在有樓梯的寬敞的別墅裏一身慵懶地走來走去,這樣的資本主義就算再怎麽殘酷也不值得我們去拯救了,相反我甚至無比向往。很多年以後,一個好久不聯係的中學同學聯係上我,問我為什麽很早就移民了國外,問我當時是怎麽想的,我回她,你看過台灣和國外的電影沒有?你看過秦祥林從樓梯上走下來沒有?
雖然我現在不看瓊瑤的小說和電影了,就連《還珠格格》都沒有看過,但是還原到當時的狀況,瓊瑤對我們一生的影響充滿了積極的意義。瓊瑤其實來得正是時候,剛剛在我們讀高中的時候開始流行,如果沒有瓊瑤和其他一些後來的作家的出現,我們的青春就會提早枯萎,或者是像上一代包括知青一代的青年人一樣,雖然表麵上也激情澎拜過,實際上就是被國家機器利用過的喪失了個人情感的一代人。瓊瑤實際上為我們這一代以致我們後麵的幾代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情感教育,她告訴我們作為人應該怎樣活著,怎麽樣去渡過青春。瓊瑤小說的積極意義就在於她描繪出青春的自由、隨性和不功利。
自由比什麽都珍貴。如果一個人在年青的時候都沒有擁有過自由,那他一輩子也不過是他人的附庸,他一輩子都沒有成為過他自己,也就沒有自我。自由包括有行動上的自由,不受他人掌控的自由,還有就是精神上的自由。瓊瑤在一部電影裏麵作詞的歌《飛翔飛翔我飛翔》裏是這樣寫道:
我愛金色的陽光
我愛蔚藍的海洋
我愛自由的飄蕩
我愛白雲的故鄉
飛翔 飛翔 我飛翔
去抓住陽光 去俯視海洋
去享受自由的飄蕩
去抓住陽光 去俯視海洋
去訪問白雲的故鄉
飛翔 飛翔 我飛翔
······
就算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諸多自由受到限製, 我們也可以享受精神上的自由, 那就是可以天馬行空, 我行我素。瓊瑤塑造出來的諸多人物都自由奔放,率性而為。
隨性是瓊瑤故事裏人物的一個顯著特征之一。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按照一定的程序被人塑造,在這樣的程序設定裏我們成為了僵硬、死板、標準化的模版,而人的本性是要打破這樣的程序, 隨性就是與程序相對應,它讓人的狀態趨於流動、柔軟和靈活, 其實在根本上就是愛,隻有與赤裸裸的人性相對,才能流露出真實的靈性。瓊瑤一直在塑造很多隨性的人物,她希望在這個高度程序化的社會裏人性能回歸到最本真的一麵。 我們來看一下瓊瑤小說《彩霞滿天》裏的一段話:
“我從沒有聽到你如此嚴苛的批評過自己。你一向都那麽自負,那麽獨斷獨行,那麽孤高的。我想,有才氣的男孩子都天生就有那麽股傲氣,知道嗎?喬書培”,她深思的注視他:“我好欣賞你這股傲氣,陳樵告訴我你在孫家表演了一幕拂袖而去,連孫家欠你的半個月的薪水你也不要了,把那孫太太氣得叫了陳樵去罵。你知道嗎,我聽了好激動,我真欣賞你走得漂亮,走得瀟灑。走得幹脆利落!我就受不了陳樵的’遷就哲學’,人生,是不需要遷就的,是應該活得有自我,有自尊,有傲氣的。所以,喬書培,別讓那女孩磨掉你的傲氣,如果她真愛你,她是會連你的傲氣一塊兒愛進去的!”
小說裏的喬書培、殷采芹和蘇燕青他們都是這樣一群隨性的人
瓊瑤小說裏的愛情橋段真正讓大陸讀者耳目一新的是它的不功利性。現在回憶起來也正是它特別吸引我的地方。從滿目瘡痍的文革走過來,中國大陸社會已經陷入到與文明世界想隔離的貧窮落後的境遇裏, 為了盡快擺脫這樣的處境,很多人吧愛情婚姻納入到改變自身命運的功利手段裏,我們見慣了以婚姻作為籌碼的社會現象, 所以當瓊瑤小說展示給我們那種純粹的愛情的時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動容和深思。
當然現在包括筆者這樣的人早已不讀瓊瑤小說了,原因有很多,一是不讚同她愛情至上的觀點,還有後期的瓊瑤小說趨於套路化,以及她那種獨特的過分甜膩的說話和敘事風格不再適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現在很多人開始鄙視瓊瑤小說,認為那是杜撰出來的理想化愛情,是一種幼稚的浪漫化的幻想,甚至懷疑愛情是從來不存在過的空中閣樓,因而不再相信愛情,那就大錯特錯了。愛情在人生中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年青的時候,一旦過了這個階段,生活中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打理,愛情的位置就會讓出來。但是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沒有經曆過愛情,甚至連對愛情的向往都沒有過,那他就太缺乏人味,隻剩下功利的軀殼了。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完全沒有愛情的生活是一個什麽樣的景象。
征婚啟事
本人,女,35歲, 未婚。現誠征一名男士結婚。希望對方年齡在35-40歲之間,月薪兩萬元以上,車房全款,有市區200平米以上的住房一套。我需要彩禮38萬,結婚後每月給我母親5000元生活費,並把車房過戶到我的名下。
看到這則征婚啟事還要鄙視瓊瑤小說的人可以出來說話了。如果婚姻裏隻有物質,連一點感情都沒有,人與人之間就是徹頭徹尾的一場交易。瓊瑤提醒我們,我們是人,我們是有感情的動物,人是不可以交易的。
瓊瑤走了,帶著她的書她的故事走了。隻要這個世界還有人在,還有男男女女,隻要這個世界還是一個正常的充滿溫情的世界,就有情感,有愛情,有說不完的故事。瓊瑤的時代沒有結束,還有更多的人會用文字延續她的世界她的夢。
你在公共場合發表觀點,別人有權力回應,這是言論自由,你跑到西方,這點常識沒有?你反對我,可以講道理,為什麽罵人呢?你滿嘴跑尾巴嗎?
此處不能刪帖,否則我都會刪掉回複你的帖子,既然你這麽咬我,這麽不識好歹。我指出你觀點的錯誤,希望你醒悟悔改,可是你不僅不能理解,竟還粗俗回應,還要指導文學城工作,以宗教的名義玩手段排擠我,想要禁言我,你這功夫、陰毒是瓊教你的嗎?
某些人玩的就是滿臉刀疤裝美女!別人一說實話就跳腳!
耶穌被禁了幾百年,結果跟隨他的人成就了全世界的文明燈塔上千年直到如今,其他信仰的人都願跑到人家的國家來沾光,裏麵有你嗎?
你睜眼好好看看,西方《憲法》中的言論自由是在基督教為基石與主流的前提下,為了保護其他小眾信仰的人設立的,不是為了讓小眾信仰的人把基督教排擠走設立。
良心泯滅、恩將仇報,不如禽獸!
這裏不是宗教論壇吧。
不知文學城有沒有專門的宗教論壇,可以讓各類宗教人士進行專門討論,在具體宗教思想指導下,應該如何看待一些事情。
我不知道平前妻是否信耶穌,但是她在整個受傷事件中的品性很蒙神喜悅,盡管她倍受前夫和淫婦的背叛、羞辱。
此外,關於前妻出書,她出書時瓊還在,以其伶牙俐齒,如果前妻所言是假,瓊完全可以發聲反駁,但瓊禁聲。
就說瓊死,她自己說是因為不能再好了,不是因為愛平,她最後說 平心機重,是愛的幻滅多過真愛吧?
戳破了你們的肥皂泡,抱歉有點!肥皂泡很美,但是終歸竟不住時間的考驗,最後會先撕開醜陋的黑洞,最後崩滅。希望諸位都能識破肥皂泡的假象!真實且不傷人起碼是美麗的,那怕並不能掀起風潮!
所以林和她的孩子們是智慧一家。
平前妻如果在平活著時出版自傳,1 平的孩子們會得罪平,他們的工作都在平手裏;2 平不在乎事實,以他的風格會選擇保護瓊,攻擊前妻,平前妻了然於胸:她會第二次受這兩位通奸者的傷害,第一次的傷害已經持續幾十年了;3 平前妻隱忍,甚至老了都不染發,是個痛恨虛假的人,瓊割雙眼皮、染發,是個愛虛假的人;4 瓊流露出的平的情書,口氣與她的男主角如出一轍,懷疑平的情書,起碼是部分情書係瓊偽造,除非平真的學習了瓊的寫作風格。
請把這三個人放在簡單的家庭倫理裏看待,不要聯係到政治派係,盡管兩者之間的確有可能聯係著。
一語中的。
剛還在聽《婉君》和《幾度夕陽紅》的主題曲,美好的回憶,感動中。
網上太多人根本不看書,抓住隻言片語,粗暴批判。小說中許多聽起來三觀不正確的對白,瓊瑤都用另外角色進行批判了 。
昨天特意查了。 瓊瑤的自傳,2008年就出版了,平鑫濤精神著呢。前妻選擇平癡呆之後,不能為瓊瑤辯護時出書,總覺不夠光明磊落。她將仇恨傳給下一代,更是愚蠢。
許秋雨,2024.12.8
在一個永不落雪的地方,飄落的隻是無助的眼淚。
在一個務虛的世界,缺少的正是勇氣。
她走了,走得那麽剛毅。
全程都是按照自己的設計。
她走了,留下了七十部日記。
每一部都是少男少女的愛昧。
她走了,帶走了民國最後的嬌嫡。
她身上滿滿的都是多少代的書香門第。
為什麽隻有天涯海角的妙筆。
一個寫盡了天下豪傑,一個寫盡了柔情似水。
不是麽,他們終於在天外相會。
都是生於故鄉,長於亂世。
感謝蒼天,幸虧他們被迫的逃離。
要不,一定會是中國曆史上葬送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