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拋棄了美國的中產階級?

(2011-07-10 15:00:36) 下一個

Is U.S. business abandoning the middle class?


By Chrystia Freeland @Reuters, Jun 10, 2011


 


節譯:


 


美國目前有一件很荒誕的事情:盡管失業率非常高,媒體卻不把它當著一件重要的問題來討論。


 


美國5月份的失業率是9.1%,失業人口為1400萬人,相當於希臘和愛爾蘭兩個歐洲國家的人口的總和;有850萬美國人想做全職工,但隻能找到兼職工;另外,由於嚴峻的就業市場,已經有220萬美國人放棄找工作(這一部分人不統計在失業人口裏麵)。現在那些已經失業、但是還在積極找工作的人,平均已經失業了40個星期—這是美國自從1948年有失業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一些政治家和左翼學者警告說,媒體對失業問題的漠視是一種犯罪。然而,美國的主流媒體,都隻在討論政府財政赤字,而不是失業問題。[評:何故?美國的主流媒體基本上已經被一些大財團控製了。隻要財團能夠獲利,失業根本不是問題。]


 


華爾街是聰明的,它從來都不認感情。[評:馬克思早就說過,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


 


美國的企業公司,已經學會了如何不依靠美國的中產階級消費者,但是仍然可以獲得巨額利潤。它們的目標是海外新興市場。[評:經濟全球化,絕不是資本家忽然喜歡外國人民了。]


 


黑石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證券分析師羅伯特•多爾說,美國企業的利潤和整個國家的命運正在走在不同的兩條道上,“美國的股市和美國的經濟已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多爾解釋說,日益增長的新興國家市場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重要。他說,未來5年裏,標普500家公司的70%的增量收入, 將來自美國以外的國家。


 


對於資本家來說,如何適應這一經濟形勢的轉變,已經是美國企業的標準操作規程。納爾科(一家能源和水公司)的高級行政管理人員斯蒂夫•泰勒解釋說,“在大多數情形下,你必須把在已經成熟的市場的東西拆掉,然後到新興市場重建。這種做法是痛苦的,但是,這是一種必須。[評:這也可稱為“創造性破壞”。]


 


把企業的盈利目標轉移到新興市場還不是今天的經濟形勢的全部。根據美國廣告業的估計,美國的大眾消費時代可能即將結束。據《廣告時代》雜誌的分析,美國目前最富有的10%的家庭,消費了美國50%的全部消費。[評:貧富分化的惡果終於顯現出來了。]


 


1953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查爾斯•威爾遜在國會參議院上聽證時說,對國家有利的事就會對通用汽車公司有利,反之亦然。盡管威爾遜的說法,是有一點炫耀通用汽車公司的意思,但是從曆史上來說,美國企業的命運卻是與美國的整體利益密切相關的。


 


美國的企業,正在學會如何雇用越來越少的本國工人,麵臨著本國中產階級日益變小的購買力。美國的企業如何能夠再創美國的繁榮?中產階級擁有選票,資本家擁有金錢—這是美國的民主製度必須麵對的殘酷現實。[評:選民是否會走上街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