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2024 (45)
原標題是:在充滿挑戰的現實中投票,澳大利亞人關注生活成本問題
副標題:選民將決定誰能帶領澳大利亞走出通貨膨脹和住房危機的困境,並處理好與動蕩的華盛頓的關係。
By Victoria Kim and Yan Zhuang
Victoria Kim reported from Sydney and Yan Zhuang from Moreton Bay, Australia.
Published May 2, 2025 Updated May 3, 2025, 12:33 a.m. ET
澳大利亞選民將於周六前往投票站投票。在川普第二屆政府執政後,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發生巨變,澳大利亞成為繼德國和加拿大之後第三個舉行選舉的美國主要盟友。
兩位角逐澳大利亞領導人的候選人——中左翼工黨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和保守黨聯盟反對黨領袖彼得·達頓(Peter Dutton) ——一致認為,澳大利亞正麵臨這一代人最具挑戰性的環境。澳大利亞的安全嚴重依賴美國,但其繁榮主要來自與中國的貿易,而中國的軍事野心正日益逼近澳大利亞海岸。
但對選民來說,最緊迫的問題是持續的生活成本危機和不斷惡化的住房負擔能力,這進一步削弱了長期以來人們在澳大利亞所具有的樂觀情緒 ---澳洲有豐富資源、高工資和穩定有效政府、是能夠抵禦經濟衰退的國家。
“什麽都這麽貴,”朱迪·??普拉(Judy Pula)說道。她是一名注冊護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在輪班休息期間,正在悉尼利物浦郊區投票。29歲的普拉女士說,她以前也投過工黨的票,但這次選擇了澳大利亞綠黨。“我覺得換個新領導人對我們有利。”
最新民調顯示,阿爾巴尼斯先生領導的政黨將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贏得連任,這與今年早些時候反對黨領先時的情況截然不同。澳大利亞實行威斯敏斯特式(Westminister-style。英國式,譯注)的議會製。
以下是有關此次選舉的一些信息:
夥計,關鍵在於經濟
據《衛報》統計,達頓先生在競選期間去了不下15家加油站,大力宣傳其政黨提出的減稅提案,以減少為汽車加油的支出。阿爾巴尼斯先生則一次又一次地亮出他支持澳大利亞全民醫保(Medicare)的底牌,強調降低醫療自付費用的承諾。
盡管近幾個月來,源自華盛頓的全球動蕩占據了澳大利亞的新聞頭條,但選民們表示,他們最關心的是那些讓普通家庭捉襟見肘的麵包黃油問題(更澳式,也可以稱之為麵包和維吉麥醬----一種類似果醬的啤酒發酵副產物)。但兩大政黨都隻承諾了小規模的措施來緩解經濟壓力,而不是提出大膽、雄心勃勃的國家發展方向構想。
比拉爾·安瓦爾(Bilal Anwar)是一位入籍澳大利亞的公民,這是他第一次在澳大利亞參加選舉投票。他說,近年來物價漲幅驚人。“就連我買的一個麵包,以前要花一兩澳元,現在卻要四五澳元,”39歲的安瓦爾(Anwar)先生在談到商品上漲的價格時說道。“這可比工資漲的多多了。”
在最後一場辯論的問答環節中,兩位候選人被問及一打雞蛋的價格,而此刻的售價超過8澳元,約合6美元。達頓先生給出的價格相差甚遠,隻有這個數字的一??半左右。阿爾巴尼斯先生的答案較接近,但仍然低了,他給出的答案是 7 澳元。
雞蛋價格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中上漲了13.5%,而前一年上漲了6.8%。另一種主要食品維吉麥醬(Vegemite)的價格也上漲了,盡管漲幅不像雞蛋那樣誇張。
“這關乎你的錢包。在哪個政府的領導下,你的生活會更好?”Accent Research的政治學家兼民意調查員肖恩·拉特克利夫(Shaun Ratcliff)說道。盡管經濟上的不滿拉低了阿爾巴尼斯先生的支持率,這該有助於保守派的反對黨,但“我認為他們並沒有說服選民,他們會做得更好,”他說道。
文化戰爭
阿爾巴尼斯先生三年任期內的一個政治低穀是2023年的全民公投未能將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議會代表權成為法律。這是他在那之前一年當選時的一項重要競選承諾。在中右翼聯盟執政九年後,他的工黨在2022年贏得了執政權。
曾任昆士蘭州警官的達頓先生反對這項措施,並持續反對其他對原住民的象征性致意。他曾表示不會站在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旗幟前,並表示在公共活動中對最早的澳大利亞人表示致意“有些過頭”。
72歲的退休人員約翰·古德溫(John Goodwin)穿著涼鞋和印有“老家夥說得對”字樣的T恤,他說他認為達頓先生的競選活動並不成功,但他仍然會投票支持達頓的政黨,因為他不希望工黨掌權。
他批評了兩大政黨:“我認為他們的政策隻是空談,空談而已。”他還補充道:“我真的希望這一切快點結束。”
這位反對黨領袖曾使用過一些迎合川普總統及其所鍾愛的選項的流行語或政策,包括譴責“覺醒”和多元化倡議。這一策略似乎旨在順應去年全球範圍內流行的右翼反現任政府潮流。但隨著川普總統任期頭幾個月的展開,這種聯係開始對達頓先生產生不利影響(廢科紐斯!查一查誰編的謠言?!----譯注,*_*)。
“目前,對於中間選民來說,被視為川普支持者並非好事,” 運營政治追蹤網站Tally Room的獨立選舉分析師本·勞埃 (Ben Raue) 表示。
56歲的格雷厄姆·唐(Grahame Don)幾十年來一直投票支持自由黨,但在上次選舉中開始支持工黨。他說,川普談論問題的語氣已經滲透到澳大利亞政壇。(廢科紐斯,平方,^_^!譯注)
他說:“這個國家隻是從移民和國際學生等事情中獲益,而他們試圖用這些製造分裂。”
脫離主要政黨的趨勢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實行強製投票製度的國家之一,對未能到投票站投票的人處以罰款。這意味著政客們無法選擇迎合狹隘、極端的選民基礎來贏得選舉,這使得澳大利亞的政治立場更加趨中。
但在最近的選舉中,澳大利亞選民逐漸遠離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兩大政黨,轉而支持獨立候選人和小黨派。這種趨勢也使得少數派政府更有可能出現,這將迫使贏得最多席位的政黨不得不與小黨派進行談判。
35歲的加思·洛茨(Garth Lotz)是達頓先生家鄉昆士蘭州的居民。他說,他投票支持獨立候選人,希望這能減少黨派政治活動。
“也許這樣一來,整個選舉過程散發出的那種運動隊氛圍就會少一些,”他說。
堪培拉大學政治曆史學家克裏斯·華萊士(Chris Wallace)表示,這種轉變清楚地表明了澳大利亞公眾對兩大政黨提出的一係列方案和候選人名單的不滿。
“主要政黨沒有傾聽選民的意見,尤其是年輕選民的意見,他們迫切希望找到解決當今深層問題的更本質的解決方案,”她說道。
後注:朋友們讀到時選舉應該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