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文革小報”尋根又三十四篇。
“優步”聽說過伐? 本名 Uber,據說“詞義”是“上天賜的”,一個“人對人”的創意性商業服務,就是提供私人訂製的即刻“出租車”。這個服務有兩個關鍵詞,“人對人”與“商業”。
確實方便。尤其是在你到“外地”,而又不可能或是沒必要租個車用的情況,有了“優步”,那真是“一馬平川”。不在話下。
這種服務,文革時就有。不信?
上“小報”:
取自1968年春,上海的“文藝戰報”。
這個是不是可以算“文革版優步”?
當然不是“出租車”,文革時具有“平均素質”的“貧農老太太”別說坐汽車,就是親眼見過實體“小汽車”都得有“申紀蘭老太太”那種“革命水平”才成。“叫出租”當然是穿越。這個“文革版優步”是功能性的“優步”,能“人對人”服務滿足臨時性的交通需求。就是此故事中“貧農老太太”(注意了,不是“下中農老太太”,更不可能是“富農老太太”)下火車後從車站乙到兒子兵營的交通幫助。
故事中,此需求得到滿足,而且不是一個老太太的需求得到滿足,是兩個不搭嘎的老太太的需求在同一個車站連續得到滿足。
一個可以算特例,兩個而且連續發生,係統了!文革版優步!!!
其他“優步”的服務特點也有。用“哭胖”? 當然,太祖的神句啊!肖同誌“出車”前要先用眼掃描毛像章與上麵的神句“為人民服務”。
“司機”的“營業執照”?
“肖為國”同誌是“學毛選積極分子”,而“阿小”是“學毛選標兵”。都認真學過太祖的嘮叨,“營業執照。
就是在優步的“人對人”這個特點上,稍差些。
按理說,“人對人”該有“人性”,兒子接媽媽是一般“人性”。這裏要表揚兒子沒接媽媽,是為“文革性”。顯然,兒子不接媽的“文革性”排斥了“人對人”的特點。
而故事的要點恰恰是這個“文革性”,不再需要“人對人”的“人性”,“阿小”他媽在“阿小”關鍵時刻另接一單的衝擊下,也被其他的“優步”服務到了,不耽誤事兒。“文革版優步”就是說你盡管去學毛嘮叨,學好了全神貫注服務路人甲“貧農老太太”,你媽的交通問題不會被耽擱。
文革中太祖“艱辛探索”一例。
如此好的服務“係統”,後來怎麽就沒了呢?還讓美國的“優步”40多年後“豎子成名”?
關鍵是太祖這人不靠譜。此刻的美國“優步”,有硬件基礎,誰們家都有輛汽車啥的。太祖的“文革版優步”也需要硬件,就是車站裏有足夠的“常態性有閑”的咱軍官兵。這個故事後三年半,林大帥出事,派到各車站“三支兩軍”的官兵多經由林大帥的小弟們遣派。大帥成了“叛徒林彪”,官兵們就大體上被遣返了。
車站沒了“常態性有閑”的咱軍官兵,“文革版優步”硬件消失,還係什麽統?
恢複到誰的媽誰自己接。
硬件沒了,軟件呢?
同一篇“小報”上,有“詩”一篇:
鑄大公!
當時軍隊裏該有許多“大公”鑄成。沒有了硬件,不能運作,於是有了幾十年後的“厚積薄發”。近年“總後”的徐才厚上將軍,穀俊山中將軍,都是“鑄大公”年代的太祖手下官兵,軟件保持良好。 多年後“不忘初衷”,一邊在咱軍委裏打工,一邊私下集資,準備推出新款“文革版優步”,“為人民服務”。
後來幾位將軍的新款“文革版優步”沒出台,另有隱情。接著說就走題了,他日再聊,*_*。
後注:複旦中學的李守模同學,你還好嗎?
後注2:“挺英俊”的肖為民首長同誌,你還好吧? 當時送“貧農老太太”的調度辦法你還記得嗎? 現在優步的服務有許多待改進處,真需要請你當顧問。
後注3:文革中,“貧農老大爺”在火車站咋照顧? 車站裏應該女兵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