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2024 (45)
2025 (1)
春節前的一天在海邊漫步,不小心碰到一隻雪鷺(Snowy Egret),給大家講個鳥故事。
相遇的地點是在離舊金山不遠的“半月灣”(Half Moon Bay)附近。走著走著,一隻俊鳥飛臨,落在前麵不遠處:
就是它,這個故事裏給它起個名字,歃歃。“雪鷺”的身份事後才查出,當時並不知道歃歃屬哪一部分,隻是覺得它很帥。
歃歃顯然是捕食來的,著地後很快就進入才退朝的淺水 獵區:
注意,現在是直立狀。
很快,換姿:
這是半蹲。行進中,露出一隻腳掌:
這個“黃掌”對物種確定很重要,是雪鷺的特征之一。打獵,就得細致:
有沒有看顯微鏡的架勢?左查右找,沒啥收獲,開拔:
“鷺”類鳥,屬“水鳥”,但是不會遊泳,名實不符。人起名字挺逗,許多主觀因素在裏麵。比如“無產階級先鋒隊”,隊員們現在平均資產大大地,^_^。歃歃沒飛遠,又落了下來:
幾天前在咱城茶軒貼過此圖,戲稱“鳥中呂布醉劍”。朋友問“怎知不是貂嬋”?查了一下,雪鷺雌雄形態相同,單憑外表真辨不出打獵的是“呂布”還是“穆桂英”,*_*。不但如此,雌鷺下蛋之後,雌雄二鷺輪班孵化,很平等,尚未被性歧視汙染。這是著陸瞬間,雙腿前伸緩和前衝力。然後接著進水搜尋:
沒啥名堂,再轉移:
再次落在不遠處:
看那對大翅膀,除了飛翔還有另一個功能,就是陽光下打獵時可以張開,罩住眼前那片獵場,減少反光以利觀察潛在獵物。新獵場:
這是歃歃的左側形象。
是不是滿帥的?下麵這張,就是秀跨度:
現在模特們都得有雙大長腿才準入行,進化過程中腿長不是純裝飾,曾經功能優勢過,^_*。又到了下一個打獵區:
照相的那一刻不知道,下一張是捕獲獵物前的最後定位:
邊看邊用腳掌“攪渾水”,很快,到嘴了:
下麵這張,是所有照片中最清楚的獵物圖:
獵物的尾巴拖在下麵。看見歃歃的嘴尖處伸出一個杆狀物嗎?有個尖兒直指歃歃的脖子?那是獵物的前肢,所以不是魚。在網上搜了一番,很可能是一種叫“蝦蛄”的動物(Mantis shrimp)。 不過不是十分確定。好了,獵物入口,下麵就是如何整成食物了:
最重要的是不能鬆嘴,那就前功盡棄了。 同時,簡化形勢:
在水裏還是有一些不確定因素,所以邊控製獵物邊向陸地移動。
一步步走,現在不是飛的時候。
上來了。
現在可以集中精力 “烹飪”了。
蝦蛄應該被折騰的差不多了。上一個全景圖:
象什麽?有海景的海鮮餐廳。
品嚐美味前的最後準備。
紅紅的“血盆大口”看見沒?
最後的幾何處理。
蝦蛄成了海鮮。想一想,歃歃們的上消化道一定很結實,蝦蛄的前肢仍在,萬一進去後作最後的掙紮,消化道沒點兒硬功夫鷺們混不到今天。
歃歃的上下喙片完全合攏。一個海鮮過程結束。
沒完全吃飽?還接著打獵?
此刻身後老板在呼喚,隻得和歃歃說再見了。
動物世界,打獵、弱肉強食是常態。沒有“家庭”,“醫院”,“養老院”這些“文明”結構,歃歃得不停的打獵,打不動的那天,歃歃就得下線 。
什麽是“文明”?反正不停的打獵不是,太歃歃了,*_^。
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