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傳人

祖國在唱紅歌。祖國山河一片紅。 文革在延續,因為有文革的傳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們民族的文革。
個人資料
文革傳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猜著同胞的足跡穿越 (三)第一次的激情

(2012-03-03 22:41:24) 下一個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同胞們為爭“高興”權種下的“台灣新文化運動”這個瓜沒白種。

選舉權,因為日本人的“生物學原理說”,“沒素質”的同胞們“被”不需要了。但是,“文化運動”給這些“沒素質”的一個機會去體驗一下“有素質”的人是如何“對社會負責”的。

這就要說說同胞們那份自己辦的報紙。台灣日治時期原本沒有中文的民間報紙,這條路被台日當局給卡的死死的。結果文化運動的哥兒幾個稍微動了點腦子,在日本申請了個許可證,整出來個東京發行的“台灣民報”。然後設法轉進寶島,就有了在台灣發行的中文“台灣民報”。開始是雙周刊,進步到周報後來成為日報。名稱也幾經變動,最後成為“台灣新民報”。

當時台灣的“官方語言”早就是日語了,中文雖沒被禁止,但很受限製。“台灣新民報”這個唯一的中文報紙,自然是夾縫裏求生存。不但報方出版發行要受日本人監控,報紙的消費者都得小心,買報紙也會被莫名其妙的盯上,處境大概隻比文革時“偷聽敵台”的潛在“階級敵人”稍好而已。就是在報上做廣告的都肝顫,逢年過節在報紙上發廣告慶祝一番居然有用“無名氏”的名義做的。這個不算“革命”廣告太委屈了。咱們文化裏那個“含蓄”的“美德”其實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含蓄的都“在我們的前麵英勇的犧牲了”。

在這種環境之下,1930年,“台灣新民報”玩了個邪性的遊戲,模擬選舉!

說是模擬,離真選舉的嚴格差遠了。“選票”就登在報紙上,見下:



“選”的是地方議員,誰從報紙上把“選票”剪下來就可以寄到報社投一票。當時應該沒有複印的辦法,所以多買報紙者可以多投票。如果注意看,這還是記名投票,但是那個名字可以隨意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報社自然無心也無能核對。所以這個模擬是線條很粗的民意調查。

但是,同胞們熱情。“選舉”一共收到了十九萬多張票。當選的多是“台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知名人士。而且,同胞們公平,把個別對同胞友好的日本人也選進去了。別小看十九萬,1930年時“新民”還是周報不是日報,發行量大約在兩萬份左右(這個是推測,具體數據找不到,1925年發行1萬份,1937年五萬份),投出十倍的發行量來,得多大個熱情啊!同胞們了不起!所謂“素質論”,基本上是天天吃“葷”的哥幾個整出來唬人的。在那個年代,處於在中文報紙上做廣告都得偷雞摸狗的壓力下,同胞們的頭一次雖說是“過幹癮”,但是十九萬份的民主激情應該強烈的威懾到了台日當局。

於是就有了1935年的第一次台灣在日治下的地方選舉。這次,不是假的,但是是夾生的,因為選舉有諸多限製。首先,選舉隻選一半,另一半由行政當局任命(熟悉吧?)。這就完全排除了民選的議員與行政當局在法律上較真的可能。不但如此,就是那一半民選的,也有貓膩。選舉人的資格被設了諸多限,年歲、納稅記錄、同地居住長度與社會身份等等。雖然沒說隻有具日本姓名的才能選,結果是四百多萬同胞中有不到三萬人有選舉權,而三十多萬日本移民中到有三萬多一點有選舉權。民主,無論哪裏,都是一點點爭出來的。十幾年的“新文化”運動,為同胞們中不到百分之一的人爭得了選舉權。雖如此,這一虛一夾生的選舉依然是同胞們的重要民主實踐,為日後繼續爭高興權開辟了一個可操作的途徑。

說到這兒,就得表揚一下咱黨的高明之處了。咱黨對任何有民意調查潛力的操作都看的倍兒緊。 皇權的套路,匯集的民意是不能有任何非官方出口的。記得李宇春 吧?湖南衛視很受歡迎的“超女”票選辦了幾屆就給停了。那東西太懸乎了,從民意女歌手到民意“人民的公仆”,一層窗戶紙。

下篇預報:抗戰(聖戰)中的心靈掙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