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餐廳 不好吃
(2014-09-26 11:22:03)
下一個
在國內的時候,朋友要請我吃飯,我總會提醒:要有桌布的餐廳,要訂靠窗的座位。
我是吃環境勝過吃美食,在乎的是情調,是氛圍。若對麵坐著一個狼吞虎咽的人,既讓我羨慕他的好胃口,又讓我無法接受那不雅的吃相。
我的廚房也是設備的天下:烤麵包機、蒸蛋機、榨果汁機、微波烤箱爐、電飯煲。基本是用來擺美的。
吃,是我最能忽略的事情:心情不好不吃;累了沒胃口不吃;忙了顧不上吃不吃;困了睡比較重要不吃;天熱吃不下;天冷怕出門受凍不買當然沒得吃;油炸的不吃;辛辣的不吃;要排隊等候的不吃;送上門的看起來不衛生的不吃;太油的不吃;太甜的不吃。所以,朋友常笑說:你真很好養啊。
出國前給自己身體做了個徹底的檢查,然後查出嚴重胃病,因為每天下班很累,直接到住處就準備睡覺,總是免了晚餐。幸運的是國外的醫生為我用藥一月,就徹底康複了。
也許你會問:你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那麽吃什麽呀?吃簡單的,看起來幹淨的。色香味中,當然是色排第一了。
早餐是麵包、白煮雞蛋,配牛奶榨水果汁,有時候還會加一兩勺核桃芝麻或幾顆堅果。
午餐則是在單位解決。雖然選擇不多,但卻是我最重要的一餐,所以,會吃較多。一般人都買兩菜一葷,我會兩菜一葷一豆製品,當然顏色也是要小心配好的,而葷,也常常是素食的假葷。米飯,時有糙米,很健康。
如今人們講究健康生活,很多人都主張“過午不食”,如竇文濤、李敖等。所以,我的不吃晚餐似乎也成了順理成章,更免去了很多張羅,可盡可能讓十指少沾陽春水。
我就是一個對吃不感興趣的人,也沒有饞零食的習慣。媽媽在這裏,總想弄點好吃的給我,但結果是她自己忙活自己吃,唯一能與我共進的晚餐,也是她一個人吃,我則坐著陪她。餐桌邊就有體重秤,我若穿不下好看的衣服了,那沮喪呀,可是幾天不想吃的後果,媽媽承擔不了。曾經一群人去聚餐,在有卡拉ok的包房,結果我隻吃了一些冷盤,就開始唱歌,大家把食物堆放在我麵前的小碟子裏,直到散席我都沒有再動過筷子。那時候,還真喜歡唱歌,美味根本不在我的眼裏。
倪萍說,她要寫一本書,書名是《我是怎麽吃胖的》。她說她喜歡食物蒸煮時彌漫的味香,隻有在這種味香裏她才能寫得出東西。所以,她把能煮的都煮了,而且隻大、餡多。真有意思。
我從來不覺得吃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負擔:怕胖、怕髒、怕地溝油、怕毒食品、怕轉基因食品,似乎防不勝防。單位聚餐,我能逃則逃,還因此上了黑名單,遭老板問罪。殊不知,那晚上的聚餐,對我而言是撐飽肚子犧牲睡眠,兩種痛苦嗬。
其實對很多現代人來說,吃是一種惱人的負擔。王寶強說:以前窮,吃不飽;現在成名了,不能吃(控製體重)。所以,他一輩子都要過著不能吃飽的日子,直到他息影。看明星們婀娜的身姿纖細的身腰,我就知道她付出了怎樣的代價。而張惠妹一夕變胖,也嚇倒了很多歌迷。蔡依林則有餓昏了醒來繼續拒絕進食的毅力,才讓自己消去了肥嘟嘟,將體重常年控製在40公斤之下。
愛我的人常常為我擔心:“你睡眠那麽差,吃得那麽簡單,工作量又那麽大,何以有幹勁啊?”
所以,在這個周末請你走進我的“奇餐廳”,讓你看看我吃什麽,並與我一起享用“不好吃”。(兩分鍾的視頻你一定要看哦。)
祝你快樂!
但對烹調喜歡,我做吃的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製作的過程挺有意思,
做出美味佳肴當工藝品來欣賞,然後看著大家喜歡吃就很開心了:))
qiqi周末快樂!
我很好吃,每個周末都有一半時間找吃的,做吃的:)
qiqiMM周末快樂!
我特別喜歡法餐,喜歡那藝術品一樣的菜肴,還有那環境和優等服務。可惜孩子不愛吃法餐,去年在巴黎還要找意大利餐館就餐。
問好qiqi!祝周末快樂!
回複 'KkQq' 的評論 : 那是處方藥,我也不知道。我國內朋友也這樣問我。抱歉。
我今年從年初開始,一直注意飲食。象你一樣,太甜的不吃,太油的不吃,白米換成黃糙米。。。但是,最後還是忍不住了,這幾天自己做了紐約起司蛋糕,鮮奶油栗子蛋糕,吃了個夠。饞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