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媽媽時不時來看我。每一次媽媽來,都會去房東家裏看望她,陪她聊天,為她下廚。媽媽非常感激她對我的照顧,也把她當妹妹般地關心。因為分開了,矛盾解了,我也總是陪媽媽一起去看望她,反而關係變得好了。她總是說羨慕媽媽有我這樣的女兒,我和媽媽的親熱,也讓她眼饞。
她說她這輩子也被愛過,那是她24歲那年。但是遭到哥哥的反對,就放棄了。以後就再也沒有戀愛過。我聽了很驚訝,一個女人,一輩子怎麽可能隻有一次愛的選擇?她24歲那年的戀情在萌芽中被掐滅,可我的24歲不知道拒絕了多少愛的暗示。看著她年輕時青春可愛的照片,我很不明白。
再後來,我買了房子,媽媽也獲得了長期簽證,所以,她常來和媽媽談天。但她一直沒有工作。
但是有一天,她說她患癌症了。她的7個兄弟姐妹都患了癌症,其中5個去世,她和她哥哥是僅存的2個。我和媽媽都非常著急,努力為她解決看護解決保險,媽媽還常常為她洗衣燉湯。但她越來越虛弱,最後住進了醫院。
那年送媽媽回國前,我們去醫院探望她,臨上機前我給她打電話,她需要從病床上起身,去病床外接電話。電話裏,她第一次對我顯得不耐煩。她說她沒有力氣講話,就掛了。想必,起床接電話,對她已經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我媽媽要求我打電話給她哥哥,提醒她哥哥要常來看看她,也許她時日不多了。但得到的是她哥哥滿是狐疑的反應:你們是我妹妹的誰呀?她好好的。用不著你們操心。
可我記得的是,好多次我們去她家,看到她哥哥把打包的食物掛在她的門口,連門也沒有進。而我媽媽燉的湯,也給她哥哥派來的鍾點工喝掉了。
11
從中國回來時,她已經走了。我努力聯係上她的哥哥,找到了還存在的她的靈堂,祭拜。看著鮮花叢中的照片上她羞澀的笑的模樣,我感到揪心的痛。
她當了我三年的房東。
到家,我去郵局取件,打開包裹,看到的是一隻小小的首飾盒,裏麵有我們共同的屬相做的項鏈----那個我曾經拒絕的項鏈!我的眼淚再次決堤。
這輩子,我欠了很多人的感情債,但最難讓我平靜的是這份房東的愛。我不知道我錯在哪裏,但如果生活重來,我依然會我行我素,選擇離開。
顯然沒有緣分的人,就不該在一起,哪怕是同性,哪怕是父母,哪怕是手足。
12
後來父親來新加坡,我又帶他去海邊,當然地也去看了我曾住過的房子。房子的主人是一位不會講中文的華族男子。他對我們的探頭探腦非常反感,即使我解釋了,也沒改變。
對著房門是一道玄關,我們無法看清楚屋內。但,經過裝修的房子,黑白大理石相配,客廳還做了台階,顯得高雅潔淨,與當年截然不同。
但也許是心理作用作祟,走近房子時,父親說感覺有一種陰氣。“是房東知道我們來看望她了嗎?”
我相信,她還愛著我吧。我實在愧對。
13
有空的時候,我常常會驅車去海邊,去我們第一次相遇的海邊。這是我們這座城市最美麗的海灘。
在海這邊我一抬頭,就能看見海那邊那熟悉的大樓和大樓上對著大海的9樓。
那裏有我很痛的記憶,它讓我深信:被愛也累也辛苦。
謝謝你的關注。
不要叫我妹妹,說不定還是你姐姐呢。不過在分析事理上,確實像姐姐。
斯人以逝,妹妹寫文紀念她,她的在天之靈一定能領會妹妹的心意。對於您對她當年的排斥,妹妹真的不必心懷愧疚。逃避任何令我們感到窒息的人或地方是人性,對那些逝去的親人、朋友甚至同事,我們總覺得本可以幫他們更多,給予他們更多,但是我們沒有,因此感到愧疚,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們隻能常懷感恩之心,一切順其自然。
這是我親曆的故事。內心對她充滿歉疚 。那個項鏈上的鎖片就是見證。
對,人和人之間需要透氣的空間。不管夫妻、母子、朋友。
相處,實在是大學問。和她相處,我才知道,原來我媽媽不是這樣愛我的。
謝謝你的帶有啟發性的文字。
不論如何,動人的故事。這個可憐的女人多麽渴望愛人,滿腔翻滾沸騰的愛像地下的熔漿一樣找不到出口,想宣泄給一個陌路相逢的女孩,女孩卻嚇得落荒而逃。試想,如果她真是有一個女兒,也會被她的愛窒息而亡。愛--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也要有個度,多了也不行,愛太沉重,哪怕愛你的那位是你的母親或你的愛偶。
謝謝你喜歡我的文字。從你短短評論裏可見你的文字很好嗬。
祝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