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學相見不相識(1888)

(2014-08-18 14:41:09) 下一個
我們這一屆,大多數人都是小學5年半(從春季班改為秋季班),初中3年,高中2年(市重點以下高中3年),大學4年,積累下來應該有很多同學了。


但是,小學同學變化很大,差異也很大,大家也沒有建立聯係的意識,所以,徹底斷鏈。因為大家都曾住在同一地區,所以,關於小學同學的信息,我主要還是從堅守在這一地區的我媽媽的言談中了解。最有意思的是,小區門口的有點弱智的修鞋匠總是用“我是你女兒的同學”和我媽媽套近乎,也給了我媽媽很多方便,淳樸得很。但偶爾見我,卻從不抬頭正視。據悉他的兒子在爺爺奶奶的調教下考取了全國重點大學,夠牛。


初中時,女同學們形成了不同的小團體,所以,交往的麵不廣。我和成績優異的秦燕、芳蘭、大寶最要好。但是,我們這些人最後都考取了較好的大學,也陸續成為崗位的佼佼者,都非常忙碌,所以,無暇多聯係。隨著搬家和出國,要再聯係就顯得很困難了,必須要有一個特別熱心的人張羅才行。芳蘭除了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學,還和我一起考取了同一所高中,再次成為同班同學,每天到我家等我上學。但分文理科時,她選擇留在理科,我則選擇了文科並住宿,所以,交集少了。但直至我大學畢業當教師,她還曾來我學校看望我,一起聽英語廣播教學。不知怎的,忽地聽說她去了美國,我也沒有去她家繼續打聽她的情況,而今,她的舊家的屋子已經不複存在了,我們就這樣失聯了。


高中的時候,我的閨蜜隻有一個,她和我一起從理科轉到文科。忽然覺得,世界再大,與我無關,隻要有一個知心好友就足夠。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逛街一起欣賞商店裏的買不起的工藝品一起閱讀談論喜歡王安憶,還常常躲在同一頂帳子裏點蠟燭學習享受熄燈後犯規的得意。在眾人麵前,我們是內向的安靜的,但是,私下裏我們活潑幽默快樂無比。然而,理科極強的她,因為視力不好而轉讀文科,結果考砸了。像我們這種市重點,考不取大學簡直是“鳳毛麟角”,所以,她把自己徹底封閉,去她家多次都不見我。再然後,她很早結婚生子,但丈夫卻在一場車禍中喪命。在我們很多人還沒有進入婚姻時,她卻成了寡婦。本來就內向,現在更是與誰都不聯係了。


大學同學,應該是記憶最新的一群。但是,我們這一屆,依然有曆屆生,同學中年齡差異很大,而我作為少讀一年而混進這一屆的學生,當然也比大家顯得更幼稚。很多校園以外的活動,我是不被吸引的,我隻是一個學生、學生幹部,忙於自己學業和各種活動,是老師的一枚棋子。直到我要出國前,突然接到班文藝委員的電話,說:“能不能聚一聚?大家都知道那個媒體上活躍的筆名就是你。你是我們同學中混得最好的。”我說:“我要出國了,也難以和大家密切聯係了。”對方說:“正因為你要出國,那豈不更應該聚一聚。”我說:“不必了吧。(我不想負荷太重。)”所以,我缺席了。


至今,我都抗拒於老同學聚會。我覺得那是出賣個人隱私的地方。大家看到最多的是誰誰誰樣貌改變了,大家談論最多的是誰誰誰結婚離婚了,大家比較最多的是誰誰誰升官發財了。更有人認為,單身赴同學會的男女更是現有婚姻破裂的誘因。大多數人婚姻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旦老同學見麵,特別是曾有曖昧關係的老同學見麵,那麽一吐真情後,就會欲罷不能,感覺同學情比什麽都真純。


最有意思的是一次高中同學對我的探望。


我的大學是在植物園附近,每年菊花盛開的季節,都舉辦菊展。所以,很多大學的學生都會結隊前來觀賞。大二的那年,我正在操場上活動,突然有同學喚我的名字,說是有人找我。我回顧操場邊沿,卻不見任何熟人,但也依然朝同學手指的方向走去。“XXX,你好。”操場邊一位黑魆魆的男生這樣對我說。“你是?”我有些疑惑。“我是坐在你後麵的H呀。”哦,高中時期,每天傳遞作業本時,我熟悉這個字很漂亮的名字,他在我後座。顯然,高中時期的我,不僅不與男生講話,甚至連男生的樣子也不曾留意。雖然,事後我們保持了一段時間的書信往來,但當我知道他把與我通信這件事張揚給了其他男生時,便不再回信了。


多少年來,我覺得人與人關係最密切的還是家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友情最容易產生還是同事,天天相處、共事、有著說不完共同感受的同事。


有一天,一個總像媽媽般給我照顧給我關懷的老同事對我說“我要退休了”,我的眼淚唰地滾落,巨大的恐懼和不舍把我包圍,我甚至懷疑少了這份母親般的關愛我難以生存。


XXX,你可記得要到養老院來看我啊。我的兒女是不孝的。她們沒有你這麽懂事。”我哪裏懂事?我對她充滿了依戀和信任。自我第一天踏進這個單位,鄰桌的她就一直罩著我。如今,她退休十年來,我們卻還保持往來。


說到這裏,似乎扯遠了。但我要說的,與其費心費力地去經營同學舊情,還不如耕耘好眼下的親情友情,它會使你更溫暖更踏實更有安全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qiqispo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第二天' 的評論 : 哈,你真幽默,想得很遠。
第二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qiqispore' 的評論 :
"與其費心費力地去經營同學舊情,還不如耕耘好眼下的親情友情,它會使你更溫暖更踏實更有安全感。"
我也一直在琢磨為什麽人們喜歡舍近求遠,是不是他們覺得同學更近?
任何一種社會現象應該是都有它的社會功能和需求吧,隻是利多還是弊多罷了。這些年風起雲湧的同學聚會,至少為交通民航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是吧?哈哈。
qiqispo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峰杏' 的評論 : 是呀。國外生活讓我們習慣於平靜。
qiqispo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哪稱得上。謝謝。
峰杏 回複 悄悄話 和你有同感,幾次回國好友邀請的同學聚會都沒有去,總感到沒什麽意思,除了感懷,比較,也剩不下什麽了。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得,你這就發明了新傷痕文學
qiqispo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注冊很麻煩' 的評論 : 謝謝你。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qiqispor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三位的回應。我說的隻是自己的感受,也不一定正確。
livinghere 回複 悄悄話 很好,很真誠。現在很多同學聚會,很多人內心不想去,但很多不敢直說。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你說得很有道理。
周老虎 回複 悄悄話 因人而異吧。我不熱衷於同學會,但還是覺得同學見麵很親切的,越早的同學越親切,隨意,談話也能比較深入。同事還是不如同學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