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和我的異性老師們的故事(1.遺憾)(1305)

(2014-07-31 01:46:17) 下一個

小時候,我是個醜小鴨,又瘦又高,而且總是生病發燒,幾乎每天打針吃藥,好幾年體育課免上。雖然我是班裏的文藝委員,也曾在少年宮跳舞。但是,我從來不覺得異性老師會喜歡我:我是家裏的藥罐子,是學校被忽略的常病假。進入初中後,爸爸突然很喜歡帶我出門,甚至參加他的同事的婚禮;走在路上也會被人誇好看。而我的異性老師們對我的態度,也構成了我形象的改變的一個印證。

一、小學階段(平常)

在我記憶裏,小學一到四年級,大多數老師都是女性,隻有音樂、美術和外語老師是男性。

1、音樂老師

我是多麽喜歡唱歌,但是教音樂的杜老師在我班挑選校合唱團成員時,沒有挑我,我非常羨慕那些入選同學,對音樂老師也有些失望。但誰能想到,多年後,杜老師竟然轉到我執教的學校,繼續音樂老師。而那時候,我是校長的寵兒,他好容易轉到我校,知道我在校長眼中的地位後,自然也對我非常熱情。我不敢告訴他曾經對他的失望.在講文憑的年代,隻有中專水準的老師,顯得很謙卑。而曾經隻有小資家庭的子女才會彈鋼琴的呀。我曾是多麽仰慕他。今非昔比啊!

2、美術老師

我的美術老師姓葛,似乎是個很會打乒乓的戴黑框眼鏡的老師,瘦瘦的,頭發梳理得很幹淨,中等個兒,一臉嚴肅,給人一種清高的感覺。我幾乎沒有和他說過話,但,唯一讓我記得他的是他曾把我的素描展示給大家看,鼓勵了我對美術的愛好,甚至我也因此成了班級黑板報的繪畫者。我不會創作,隻會臨摹。其實隻要有耐心,誰都會臨摹。

在無聊的學習之餘,我幾乎“每日一圖”地自己照著連環畫作畫,畫得最多的是孫悟空吧。初中時,不僅自己為照片著色,還免費代同學們著色。

大學畢業前夕,我把我的素描作品作為禮物贈給了幾個同寢室的同學,大家驚歎:畫得真好。這一切,應該與葛老師早年的肯定有關。

3、音樂老師(2nd

小學5年級那年,我們全校並入另一所小學,而我原來就讀的小學成了一所中學。在這第二所小學中,我遇到了音樂老師祝老師。

祝老師長得像竹竿,高高瘦瘦,戴著眼鏡。那時候,作為學生幹部,我每天都很早來到學校為老師擦桌子。我邊擦邊喜歡哼歌。也許祝老師聽多了我哼的“遊擊隊裏有一個華政委”,便以“遊擊隊”稱呼我。顯然祝老師是和善的。

和祝老師熟悉以後,祝老師對我說:“你的手指這麽細長,應該學一門樂器的,可惜,你已經
5年級了,要畢業了,太晚了。”祝老師是學校的民樂隊指導老師,聽祝老師這麽一說,我感到很有些傷心。

在教學中,祝老師並沒有把我們當小學生看待,認真地教我們樂理知識:識樂譜、判節奏。很快地,我不僅能樂理考試得滿分,還能在全班麵前將老師現場彈奏的鋼琴曲,用簡譜在寫在黑板上,得到老師大大的讚賞。而在兩人一組的唱歌考試時,我的歌聲得到祝老師的高度評價,總是得“優”,也因此與我合唱的學生總是隻能得“良”。

初中的時候,我曾自己打印同學們喜歡的歌曲,教全班同學唱,儼然一個小音樂老師。

至今我還延續著對音樂的喜歡,也能識簡譜,在鋼琴上摸彈曲子,應該都得感謝祝老師。那時候,學校的操場上有幾根竹竿,我也常常在課間休息時,一溜煙地爬上竹竿。畢業後,我從來沒有去過這個隻上了一年半的母校,但每次走過校門口的那條路,會想起的隻有勤懇的祝老師和根根竹竿。有意思。不知道祝老師現在可好?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