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宋美齡身份證在南京民國檔案館發現

(2012-04-04 19:26:28) 下一個

民國"身份證"現身 宋美齡身份證號是"1字11112" (圖) 揚子晚報


 



 


 



 


 



 


200萬張腐舊卡片的信息 逐一“搬”進電腦裏


從浦口石佛寺到鼓樓南京市檔案館,短短20多公裏旅途,是對民國戶籍卡的命運救贖。


南京市檔案館,三樓拐角。南京市檔案局檔案管理處副處長胡剛打開那扇不起眼的小鐵門。


鑰匙轉動的聲音響起,門內豁然開朗,10餘個高大的金屬櫃整齊排列。櫃麵有很多小抽屜,隨意抽出一個,那些邊緣毛糙、顏色泛黃、手感古舊的戶籍卡已在眼前。


“6年前,這些寶貝剛剛運來,還是裝在那種民國時的木箱裏,上麵的積塵都能寫字。”胡剛笑著說。


將歲月回溯60多年,那時的民國“首都警察廳”該算是這些戶籍卡的故鄉吧。解放後,它們被南京市公安局接收,很快就被新的人口戶籍檔案取代,退出了曆史舞台。曆經流離後終被封存入浦口石佛寺倉庫深處,無人問津,鬱鬱而湮。


2006年底,就是胡剛口中的6年前,得到信息的南京市檔案館接管了這批戶籍卡。裝車、上路、搬卸……從浦口石佛寺到鼓樓南京市檔案館,短短20多公裏的旅途,卻是對已垂垂老矣的卡片的救贖。等待它們的,是生命涅槃。


用去近5年時間,南京市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們把這近200萬張的腐舊卡片除塵、消毒、編號,珍藏進了眼下這座光線充足、溫濕恒定的高科技庫房。隻字片言,實難道盡這一工程的浩大和艱辛。而不親身走進這座館房,親眼看到這些卡片,也完全無法想象那種古樸與現代交融、曆史和現實輝映的神奇。


接受采訪時,胡剛不時揉著肩頸,“這幾天掃描儀用多了,快成歪脖子了。”據悉,民國戶籍卡電腦信息錄入的工作在整個處室奮戰幾年後,至今仍在繼續。“300萬條明細、3000餘萬字的文字錄入已近完成,現在主要是圖片掃描和信息合成。”


可以想見,他所勾勒的那座屬於民國戶籍卡的電子庭院,是何等浩大軒昂。


民國的身份證叫“口卡” 戶口本叫“戶卡”


填寫項目多達28項,遠比現在的身份證詳細,沒照片則要登記十指指紋


記者注意到,眼前近200萬張民國戶籍卡分為兩種,小一點的收錄個人信息,大一點的則是以戶為單位。同行的南京市檔案局接收整理處王偉副處長釋疑說,“它們分別叫做口卡和戶卡。”較之當代,前者類似身份證,後者則相當於戶口本。“戶卡中除了家庭外,有一部分以工作單位或者軍隊編製為戶,戶主就是上司或領導,類似於現在的集體戶口。”


記者對60多年前的“民國身份證”更感興趣。那些斑駁字跡、泛黃照片,仿佛都在訴說著當年這座城市中的斯人舊事。而細細端詳卡片,填寫項卻遠比如今的身份證詳實——姓名、性別、年齡、住址、籍貫、教育程度、職業、與戶主關係之外,如果沒有照片,還要注明外貌特征、左右手指紋等,粗略數一下竟有 28項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身份證號”。王偉告訴記者,民國的身份證號碼由字和號組成,字代表居住於南京哪一區,“對比現在的話,一區是玄武區、二區白下、五區建鄴、六區鼓樓、七區為下關,而秦淮區是當時的三、四區……”


“身份證”上有的有照片,如果沒有照片,會在特征欄注明“左撇子、麻子臉”等特征,此外還要標注雙手指紋——當然,沒有現在的掃描這麽先進,是登記“鬥”和“箕”:10個格子代表10根手指,鬥就畫○,箕就畫△。


看卡片上那些職業,從教授到軍政大員,從賣燒餅到拉人力車,從務農到持家……生活的氣息撲麵而來。它們就像一扇扇門,門內曲徑巷陌,去往的卻是同一幅民國經卷、旖旎春秋。


戶籍卡中“淘”出130多位民國大腕


宋美齡的身份證是“1字11112號”,周恩來名下有個70多人的“集體戶口”


其實剛剛踏入館藏庫房時,記者便看到牆壁上幾張被特別裝裱的卡片。宋美齡、傅斯年、白崇禧、顧毓琇……南京貴為民國之都,定居、遊曆其間的名人要員多不勝數,小小一張戶籍卡,定格了他們當年的足跡和與這座城市的交集。


南京市檔案局征集利用處處長劉峰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民國戶籍卡中“淘”出的名人大腕有130多位,其中披露的信息有許多都鮮為人知,是對已知史實很好的補充和參照。也因此,枯燥紛繁的卡片整理工作,在他眼中備具訪古拾遺之趣。


因為蔣介石戶籍卡的缺失,宋美齡或可算作整理出的民國百餘萬人中名人之首了。“戶主蔣中正,姓名宋美齡,留學,45歲,本籍廣東,寄籍南京,與戶主是夫婦關係,身份證號:1字111112號,住於黃埔路國防部……”記者看到,在宋美齡的戶籍卡上沒有照片,卻也沒有填寫麵貌特征指紋信息。按照王偉的猜測,卡片上的內容許是當時的戶籍登記人員填的。“以她的地位,估計除了蔣介石,也沒人敢妄論什麽麵貌特征吧。”


緊隨其後,民國軍政大佬白崇禧一身戎裝很是威嚴。與其戶卡兩相比照,時年53歲的白任職國防部,軍銜是一級上將,家中子女和警衛、服務人員多達二十餘人盡數登記在卡。值得一提的是其子白先勇當年9歲,照片裏穿一件白襯衣和小外套,很是精神帥氣。幾年前,記者曾和已是知名作家的他有過一麵之緣,卻未想到,會在此處見到他的少年英姿。


130位名人中,還有被胡適稱作“最稀有天才”的傅斯年,在照片裏已盡顯“傅老虎”的豪放之氣;大畫家傅抱石,那時還隻是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書生;教育家吳貽芳,長衫及地一派大家風範;還有周恩來,英朗帥氣的他正在南京梅園新村統領中共代表團,也被納入戶籍檔案,寄於其下的口卡有70餘張之多……


劉長興麵館創始人不叫劉長興,叫劉國發


戶籍卡裏留下了無數南京老字號名店的“前世印記”


在戶籍卡係統裏搜索“劉長興”,緣於揚子晚報記者一時的心血來潮,卻沒想果然得到了一個南京老字號的前世印記。


如果不是服務處所欄中填著“劉長興麵館”的字樣,劉國發這個名字注定將淹沒在200萬張戶籍卡中,泯然無聞。記者又怎會想到,眼前這個時年60、平頂小眼而有些癟嘴的男人,便是風靡金陵數十載,承載幾代南京人記憶的麵館創始者。


身份證編號“42739”的劉國發本籍南京,根據記者隨後在網上查來的資料,本來隻是在街邊擺餛飩攤的他,賺夠錢後租房開辦了劉長興麵館。在接受那次發生在上世紀40年代末的民國人口大普查時,掛名在他戶卡上的夥計、學徒共近10人,如此規模,當年該已算是不錯了吧。


帶著查來的資料,揚子晚報記者又來到位於南京三條巷的劉長興總部。當年的麵館,如今已是在南京有10家分店的飲食管理有限公司,劉國發當日許是信手取就的“劉長興”,也早成了政府認可的標準老字號,一字萬金。


公司總經理、董事長朱同淼算是劉長興最新一代掌門人,雖然他已經和幾十年前的劉家沒有半點關係。老朱饒有興致地端詳著劉國發的照片,連稱自己也是第一次見到。他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劉長興麵館自解放以後便成了國有,至於劉家後人的去向,他也不甚清楚。


改革開放後,劉長興改製成股份製公司,時任麵館經理的朱同淼成了100多名股東之一兼董事長,直至今日。“雖然管理模式和組織架構和當年早不可同日而語,但多少還是留下了一些印跡。”朱同淼指著劉國發戶卡裏那個叫“姚慶林”的小夥說,“老姚後來一直在店裏幹,現在還有幾家分店的大廚,都是老姚一手帶出來的徒弟。下麵、燒鹵這些傳統手藝,算是老劉家的一脈相承吧。”


類似的老字號,記者還查過一些。比起劉國發,馬祥興的創始人馬德銘要富態許多,而據史實記載他的飯店在當年也比劉長興有名得多;還有南京吳良材眼鏡店的創辦者吳賢,當年還隻是在與別人合夥開辦一家“大成眼鏡公司”,事業才剛剛起步……


誠然,一張小小的戶籍卡,又怎能說清老字號們成長存續的艱辛和不易。但至少,此後記者再看到那分店林立、門庭若市的“劉長興”,定會想起60多年前的南京,那個在灶台前忙碌的瘦小身影,和麵條出鍋時帶出的氤氳水汽。


珍貴史料


卡片默默記下真實民國南京


全市135萬人口中,官吏和與官吏相關的人口占到了一半以上。


全市人口為135萬,其中,國民黨政府官吏和公教人員11萬,警察、憲兵、特務2萬多,他們的眷屬17萬,專為他們服務的茶房、廚師、娘姨、仆役9萬,加上與他們沾親帶故而留在南京的人員約30萬,總計這類消費人口約70萬,而真正從事工農業生產的工人、農民,隻占總人口的1/10。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懷舊之情古來有之,遑論今時?這是一個懷舊蔓延的時代,一張泛黃相片便能刺激淚腺的時代。懷舊如記者,為可觸碰到那些早已湮沒在歲月中的斯人斯事而心動;懷舊如王偉,為終於找尋到家族的根脈而慰藉。半世戶籍卡,恰似故人歸,又有誰能抵擋那百萬故紙所帶來的,時空穿梭、史海浮沉的暢快?


其實,最喜懷舊而善懷舊的莫過於史學者們。不止一次,南京市檔案館的專家們向揚子晚報記者感慨200萬戶籍卡所蘊藏的巨大價值。在他們眼裏,上文記者數語而止的每一段,都能寫上至少一本厚厚的書。


就在記者采訪的當口,第一本書就要問世了。在劉峰的辦公室裏,記者看到了這本《民國時期名人之戶籍》的完稿,上文提到的那130多位民國名人盡數錄入書中,其中資料大都源於民國戶籍卡及其相關檔案。“這隻是第一本,我們和南師大合作,還將以每年至少一本的速度,深入發掘戶籍卡裏的乾坤。”劉峰說,它們能講述的,遠比記載的豐富多彩。“這是曆史的語言,這是檔案的魅力。”


劉峰所說的乾坤,主要指當時南京的社會就業——以政府機構、軍隊為主導,缺乏大型的工業企業,大量外來勞動力的湧入造成了人口就業的不充分,大量失業人群被迫尋找各種可以糊口的職業,所以職業類型多以社會服務業為主……


當然,還有教育模式、飲食習慣、戶籍製度變遷等等。按照《民國時期名人之戶籍》合作者、南師大教授張連紅的總結,“這些戶籍卡的進一步研究,有利於了解南京當時人口變化、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城市發展軌跡、外國僑民在寧生活工作情況,因而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特別提醒


南京人可免費去“尋根”


試試到這些檔案裏找到自己的祖先、自己的家族故事。


棉襖小帽,照片上的中年人有著酷似父親的慈藹——南京市檔案局接收整理處副處長王偉怎麽也想不到,會是在自己工作的所在,第一次見到早在他出生前便已離世的爺爺。


在近200萬張民國戶籍卡中,除了要員和名人們,更多的是那些忙忙碌碌、操持著自家生計和支撐民國社會的普通人。他們當中,有人至今在世,於新南京的某個街巷享度晚年;有的早已逝去,但在親情、友情這些錯綜盤根的社會關係傳承間,仍長久地被紀念和緬懷。


用王偉的話說,但凡是老南京,幾乎都能在戶籍卡中找到與他們關聯的名姓。而這,也正是南京市檔案館在浩大的歸檔整理工作完成後,迅速將卡片信息向社會公開,供市民免費查閱的主要原因。


生長於斯的王偉是個老南京,電子檔案建成的當日,他鄭重地坐到電腦前,第一個便輸入爺爺的名字。同名同姓的有好幾人,但如果再加上“白下路 307號”這個烙印在他兒時記憶中的地址,留在屏幕上的隻餘一人:王誌悅,初中文化,小販職業,59歲,本籍句容,寄籍南京……“爺爺,孫子終於見到您了,您在天堂還好嗎?”王偉說,爺爺在家族中沒有留下影像資料,對老人的印象隻是根據父輩們的描述,因而那天,他算是和爺爺首次見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


王偉幾乎一口氣搜遍了家族中每位長輩的名字,奶奶、外公、外婆、父親、母親、舅舅、舅媽……最終通過查檔接待窗口打印出的口卡、戶卡、照片有厚厚一摞,家族在南京紮根繁衍的路徑清晰可辨。


那天晚上,王偉拿著這些珍貴的影像回家,像孩子獻寶一樣呈給父親。“是你爺爺,是你爺爺,”老父親一眼就認出了相片裏那位溫敦長者,恭敬地接過,霎時老淚縱橫。


類似王偉的故事,胡剛還能講出很多。他的辦公室連接查閱處,自從檔案開放,每天都會接待許多來查檔的市民。來尋找的人或許不同,但所找尋的大體如是——祖輩的足跡、父輩的童年、家族的根。


所有的南京市民,現在都可以像王偉一樣,到南京市檔案館去查閱這些卡片,從中間找到家族的根和記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