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人均75歲算,人生不過短短的900個月,畫一個30×30的表格,一張A4紙就足夠了。如果每過一個月,在一個格子裏塗掉,全部人生就在這張紙上………
如果你今年20歲,那麽已經走完的人生如下:
如果你讀完大學,你的人生就是這樣的:
假設你和你的女朋友/男朋友談了一場6個月的感情,它在這張紙上是這樣的:
如果你是一位30歲上下的心力交瘁的上班族,你的人生是這樣的:
假如你剛有了孩子,在孩子上幼兒園前你能和他朝夕相處的日子是這樣的:
在你的孩子考上大學離開家之前,你們大概能相處這麽久:
假設我們的父母平均五十歲,他們的人生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天天見麵,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一個月見兩次麵,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就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一年見一次麵,就會是這樣的:
時光匆匆,歲月無聲。
我們總以為人生很長,但被量化後的人生竟如此短暫。
寸金難買寸光陰,再多的錢,也買不來消逝的時間。
餘生很貴,請別浪費。
你還記得,表格中你能陪伴家人的時間有多久嗎?
生活在匆忙擁堵的城市中,忙碌似乎成了一種標配。忙於學習,忙於工作,忙於應酬……十年如一日得過,我們總在看著遠方,卻忽略了身邊關心自己的人。
快餐店裏的這位老爺爺,帶著孫子吃他最愛的漢堡。爺爺和孫子聊天的時候,孫子隻簡短、敷衍地回答:“嗯”。
最後,孫子直接帶上了耳機玩起了遊戲,而爺爺滿臉落寞的隔著平板沉默的看著孫子,最後忍不住紅了眼眶。
“孩子,留給你的時間其實不多了,可你卻渾然不知。”
多麽心酸的一幕。
這何嚐不是在外打拚的我們,幾個月甚至一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會發現媽媽又添了幾道皺紋,爸爸悄悄白了頭發。
或許有一天當你想和他說說話時卻發現,他已離開,你再也找不到他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你還記得表格中,你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還有多久嗎?
我們總以為時間還有很久,但轉眼間孩子就長大了。
黃磊曾在一個節目中說起,問多多“排話劇要不要爸爸陪你去”的時候,多多回答“都可以”,讓黃磊倍感失落。
他希望聽到的是“想要爸爸陪她去”,而不是“都可以”。
“都可以”意味著可去可不去,爸爸陪不陪自己對於她來說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黃磊此刻才發現原來女兒開始獨立,已經不再依賴自己了。
一句“我還挺失落的”,道出了父母的心聲:“孩子小的時候沒時間陪他,等他長大了卻不需要陪了。”
成長,似乎就是孩子與父母漸行漸遠的過程。好像,我們能陪伴他的時間過一天,彼此的距離就遠了一些。
或許,現在帶孩子的勞累、焦慮,在經過時間的洗禮後,都會變成溫暖且美好的回憶。
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老去,我們還能擁有他們多少年?
別隻看著遠方,冷落了身邊愛你的人,也不要冷落了你自己。
你還記得,表格中你屬於你自己的時間有多久嗎?
從少年到青年到中年最終到老年,你是子女、是父母、是職員、是朋友、是愛人……你扮演了太多的角色,扛著太多的責任,卻忘了你還是你自己。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麽那麽多男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還要在車裏坐好久?”
有一個回答獲得了高分點讚:
“很多時候我也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在車上,一個人靜一靜,抽根煙,發會呆,這個軀體屬於自己;但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
我們把真實的自己藏在車裏;打開車門出去,哪怕是哭著爬著,也隻能把被人寄予厚望的身份扮演下去。”
希望你停下來,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對自己好一點。
想做的事就去做,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無論你正經曆著什麽,過得是否開心,時間不會因為你的疲憊,而停下它的腳步。
世事繁雜,我們無力改變現實,唯有改變自己的心態。
如果遇見走不通的路、想不開的事、看不慣的人,就不要再固執了。雖然眼前灰暗,但轉個彎,前麵又是柳暗花明。
三毛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隻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人生太短,匆忙中來不及回望,便已走過前半生;
餘生不長,請好好珍惜愛你和你愛的人,從容、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唯願:
不負自己,不負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