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姑父(二)

(2025-09-22 23:58:55) 下一個

 

我兒時很多時候會在北京的姑姑家裏, 姑父帶著我們幾個孩子在北京到處遊玩, 他還買菜做好吃的給我們,那時侯真開心。 我至今還記得他做的燉肘子,香嫩可口, 有入口即化的感覺。他還在什刹海教會了我們遊泳, 讓我一生受益。

唐山大地震,我們房倒屋塌, 我到姑姑家附近的初中就讀, 北京的學校進度比我們快半年, 他們已經學習代數了,我還從來沒有接觸過, 晚上姑姑姑父給我補習數學, 教我做代數題, 我終於趕上了班裏進度。

我到北京上大學後, 每個周末都會到姑姑家來, 姑父都會買菜給我們做好吃的。

 

姑父在科計領域很有成就, 他是最早一批被派往歐美訪問的學者之一, 那時候我們國家還窮, 他在美國省吃儉用還買了一台舊打字機送給我,我就是那時候學會打字的。

 

他很具有藝術天賦和才華, 他從小就會彈鋼琴,七八十歲的年齡還能彈出多種曲目。他還有一副男高音的好嗓子,唱歌特別好聽。 他住在養老院時, 年愈九旬還登台表演美聲。

特別值得我敬佩的是他天生的樂觀和幽默,他說話經常逗的我們哈哈大笑。他用美國買回的咖啡機,為養老院的朋友們做咖啡,他組織了每周一次的咖啡沙龍,一到沙龍時間,老人們都興高采烈,蜂擁而至,有說有笑的,特別高興,每星期都盼著咖啡沙龍這一天,一直到他離世前不久。

 

 

姑父的一生都貢獻給了愛人和家庭, 特別是他對姑姑的一生的奉獻,讓人感歎不已。

 

如今姑父離我們而去, 和我的姑姑團聚了, 他們將在一起合葬的墓碑上, 還刻著北京大學的校徽, 那是他們最初相識的地方,一個愛情故事的開始。

 

駕鶴西歸別世塵,

泰康牆外添新墳。

燕園初遇兩相悅,

北大同窗幾度春。

蠟炬成灰同患難,

鞠躬盡瘁兩情真。

春蠶到死絲方盡,

奈何橋上又逢君。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