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人

有機會在這個世上走一躺。沒有準備,沒有計劃,也沒有目標。隻有點好奇心,於是隨性走著,一路東張西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美初行 2015 (7)

(2015-06-17 10:17:31) 下一個

五月十四日

今天早上,我
們離開了庫斯科。飛機向東北方向飛過安第斯山脈,進入了茂密的叢林。林間有一條蜿蜒、寬闊、顏色渾濁的大泥河。我們進入了亞馬遜河流域。



為了進叢林,我們都打了瘧疾的防疫針,在醫生那裏開了對付黃熱病的要。這種藥要在進叢林前兩天開始吃,而且離開後還要連續吃幾天。藥的副作用也很大。不過兩害相較取其輕,我們還是都開了藥。不過我們一進秘魯,導遊就告訴我們不必吃藥,因為秘魯,甚至整個南美,黃熱病已經多年沒有發生了。我們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吃藥的打算。



說到來叢林探險,南美有差不多分之一的麵積都在亞馬孫河流域裏。本來想去巴西的馬堖斯 (Manaus),一查線路,才明白那裏離利馬和巴西的裏約熱內盧都很遠。坐飛機要五個小時,而且馬堖斯經過一百多年來的開發,已經變成了一個大都市。要想從馬堖斯進入叢林,要往上遊坐船七八個小時。秘魯北麵的伊基多斯 (Iquitos) 也有類似的問題。這才發現離庫斯科坐飛機不到一個小時有一個叫做馬拉多那港 (Puerto Maldonado) 的地方,可以提供叢林經曆。這裏的壇波帕塔河是亞瑪遜河支流的支流。是秘魯壇波帕塔國家自然原生保留地。附近有幾個旅遊營地。我們的營地叫 Inotawa。

飛行了四十五分鍾後,我們就到達了馬拉多納港。同行的張先生突然突然腹部劇痛,正好同行的黃太太是醫生。經初步診斷認為是腎結石。我們的包車直奔本地的診所,把張先生兩口子放下。地陪維克多帶著我們其他人逛本地市場,全陪尼爾則負責診所的翻譯,同時聯係飛回利馬的機票。後來我們知道小診所的醫生完全不會說英文,但也認為是腎結石。張先生夫婦倆馬上飛會利馬就醫。我們七人繼續我們的行程。



們的包車十分鍾就來到一個鎮。我們逛了鎮的市場 - 像極了北京的早市。因坐的小船裝不了大行李,在裏我要把行李存起來,隻用隨身包林裏必需的衣物。







們繼續向叢林裏開了兩個小時,到了一個位於河邊的小村子,叫"煉獄 (Inferno)"。其實這段路並不長,但因為隻有一條很窄的土路,坑窪泥濘 ,所以走了很長時間。





們在這裏上了小船。河很寬,兩岸是茂密的叢林,河岸上不時能看見卡門鱷魚和烏龜類的動物。不過,我們什麽動物看不見,開船的小夥子能看見。他關掉引擎,悄悄地把船開到岸邊,指給我們大家看。





行船兩小時後,我們到達了營地 - Inotawa。天快黑了。

營地和外麵的聯係有限。沒有網絡,電話的信號也不強。有個發電機,每天晚六點到十點在廚房有電,方便做飯。我們也可以給相機和各種電器充電。營地的其他地方是沒有電的。我們在房間裏點蠟燭,洗澡是沒有熱水的。這裏為了保護生態,對化學品有嚴格的控製。我們不能用外邊帶進來的香波、浴液,隻能用營地提供的產品。我們可以自帶驅蚊噴劑,而且一定要帶深林裏用的那種。



們在各自的房間安頓好,感覺挺興奮的。大家隔著房間仍然互相聊天開玩笑,就像在山裏露營一樣,不過條件好像好多了。

們入住後的第一個項目是摸黑進入叢林,看昆蟲。我們就像回到了童年。手持電筒,在林間草叢中找蟲子,一旦發現了什麽,大家都湊上來拍照。



一個小時後,我們回到營地吃晚飯。晚飯的原料都是當地出產的有機蔬菜和肉類。我喝了quinoa(南美草籽)蔬菜湯,牛肉和葛根加蔬菜的燉菜,米飯。非常好吃。

晚上,我洗了個涼水澡,吹滅了蠟燭,鑽進蚊帳。叢林裏的昆蟲呢噥吟唱 ,偶爾也聽得到豚鼠、猴子的叫聲。很多動物專門在夜間覓食。我很快就在叢林裏進入了香甜的夢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