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九日。溫莎堡在倫敦東邊 36 公裏處。修建在泰晤士河邊的一處高坡上。這個位置既能在敵人進攻倫敦的路上攔截一把,又方便皇室的人出門打獵。從倫敦出發前往參觀,從Victoria火車站乘坐一個小時的火車就到了。很方便。
溫莎堡離西斯羅國際機場 (Heathrow International Airport) 很近,所以你在堡內參觀的時候,會看見頭頂上低低地飛過一架又一架大型客機。
溫莎堡有近一千年的曆史了。最開始興建這個城堡的是諾曼王朝的威廉一世 (William I)。原本就是個堡壘,而且是建材就是木頭而已。後來逐漸用石頭改造。在亨利三世 (Henry III) 和愛德華三世 (Edward III) 期間,進行過大規模的擴建。被世代英國皇室使用至今。
這是在網上找到的航拍照片。照片中間的圓形建築物是最初的防禦工事。左麵伸出來的一翼,最重要的建築物是聖喬治教堂。右麵的一翼則是國賓館和內宮。
溫莎是目前王室的家族名稱。溫莎王朝是從愛德華七世開始的 (1901)。愛德華七世是阿伯特和維多利亞的兒子。而阿伯特的家族是薩克斯-科堡和格加 (Saxe-Coburg and Gotha),所以溫莎王朝本來是被稱作薩克斯-科堡和格加王朝的。整個英國的王室,從一開始,就有著很深的德國血統。不過從 1871 年德國人取得了普法戰爭勝利後,英國普遍存在著對德國的抵觸情緒。這種情緒多半出自恐懼,因為英國人認為,德國想征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英國了。這種大眾的集體恐懼反映在當時的流行小說裏。從 1870 到 1914 年間,英國流行小說有一類主題就是 “德國的入侵”。人們抵製德貨,並對在英國工作的德國人表現出明顯的敵意。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飛機轟炸了英國。而德國的轟炸機就是以格加命名的軍用飛機係列。
在日益高漲的反德聲浪中,英國皇室不得不把這個令人憎惡的德國名字改成很英國化的溫莎。其實溫莎這個名字也是出自德國。溫莎堡建在叫溫莎的地方,這裏在中世紀是德國薩克遜移民聚集的地方。他們離開德國薩克遜的時候,正是維田家族的時期 House of Wettin。而維田這個名字英文化的結果就是溫莎。
溫莎堡最大的魅力來自於它是個仍然被皇家使用的宮殿。現在仍然為伊麗莎白女王(Elizabeth II) 所喜愛,是她周末住所的首選。
如果把溫莎堡看作一戶人家的話(實際上也的確是),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子了。房子的麵積是 484000 平方尺(45000 平方米)。有一千個房間。占地麵積 13 公頃。因為是大戶人家,常住其中的工作人員和家人有五百多人。
這戶人家的規矩是幾百年延續下來的: 衛兵的製服,巡邏的路線,換崗的儀式,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成不變。
你要是看見哪件家具上有個比較顯眼的破損,管家們大概能告訴你這是哪輩太爺爺小時候淘氣弄壞的。那些窗簾啊,掛毯還有壁畫什麽的,都是這家裏哪位姨啊,嬸子,大爺,舅舅什麽的作主改換和購置的。
房主伊麗莎白也會在家招待客人,用的是國賓館裏的大餐廳。每次來人,她要親自挑選用哪一套餐具,並和大廚商量待客的菜單。這是女王 2012 年在溫莎堡裏宴請科威特國王的情景。
聖喬治教堂是個精巧的皇室教堂。它的拱頂沒有華麗的彩繪裝飾,而是格特式的樹傘設計,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裏麵不能照相,所以我找到一幅英國畫家 Charles Wild 1818 年畫的畫,這就是我對教堂內部的印象。
我喜歡溫莎堡裏的人氣。那裏麵的裝飾和家具是仍然被今天的皇室成員所維護,調整,修繕,更新的。每個房間不是簡單的保存和陳列,你很容易感受到它們被使用的情形。
女王本人如果在溫莎堡裏,堡上就會掛上皇家的旗子。
如果掛的是英國國旗,那麽女王就不在家。我們去的那天,女王出門了,所以堡上掛起了英國國旗。有下麵的照片為證。
從溫莎堡可以看見不遠處的伊頓公學。
這是所全部是男孩的寄宿學校。這就是宿舍的樣子。
這裏是英國培養貴族精英的地方。它也招收自費上學的學生。我們看見的學生中,有來自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孩子。
學校對校服有嚴格的規定。伊頓小鎮上,很容易看見穿校服的學生。這是幾個在鎮上吃午餐的學生。
我喜歡下麵這張美國畫家 Edward Moran 1863 年畫的溫莎堡。一個晨霧將要散盡的美麗的春天,靜靜的泰唔士河,朦朧中壯觀的城堡,神秘威嚴,令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