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人

有機會在這個世上走一躺。沒有準備,沒有計劃,也沒有目標。隻有點好奇心,於是隨性走著,一路東張西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畫家黃立新

(2011-09-23 18:13:51) 下一個

頭一次見到黃立新的畫是在他太太的辦公室裏。那是一幅洛磯山裏的雪景:一幢小木屋,房頂上堆滿了雪,坐落在白雪皚皚的深山裏,旁邊有幾棵高大的鬆樹。畫不大,也就是六乘八吋的樣子。我得湊得近些才能看清細節。“這是我丈夫畫的。你看怎麽樣?”我是不懂藝術的,樂器繪畫一樣都不會,自然很佩服能畫出能讓大家看出來是什麽的人。不過,我覺得這張畫多少有些婉約的味道,缺少北方山景的氣勢。“這是江南人對北方風景的印象。”我在心裏對自己說。

因為和他的太太熟,慢慢地也就對黃立新有了一點了解。黃立新是學國畫出身的,國畫和書法的功底不錯。無論是寫意還是工筆,構圖和色彩都是非常純正的。其起意,題詞和用典都呼應得恰到好處。

黃立新是人到中年後才隨太太移民加拿大的。他是個隨遇而安,性情平和的人。每次看見他,都是T恤短褲,一付不緊不慢的樣子,臉上總是笑眯眯的。他的太太工作很忙,黃立新默默地照顧著孩子們和家。有時侯電話打到辦公室來,問太太上班的路上有沒有延誤,再商量一下晚飯的菜譜。

後來有一次他作畫做到我家裏來了。那是因為有一次打掃衛生用錯了清洗劑,把櫃櫥門上的漆擦白了一大塊。這才發現這門原來不是木頭做的,而是壓合板上貼了張木紋紙。我們滿世界找不到同樣的木紋紙。我在辦公室一嘮叨這件事,黃立新的太太建議讓她丈夫到我們家來幫我們想想辦法。

黃立新來了。帶來了顏料,畫筆和調色板,還有一小罐清漆和刷子。我們喝茶聊天,他一個人安靜地畫著。個把小時的功夫,那塊擦白了的地方不見了,門板上有一塊新鮮的木紋,顏色和紋理和周圍渾然一體,隻是有些像濕了一樣。黃立新這才加入我們一群,說要等一等他再作舊,塗上一層清漆。

黃立新當年從上海美專畢業後,進的是商標廣告設計這一行當。這是很符合他的性格的。他小的時候跟著鄰居學會了木匠手藝,自己是個動手能力很強的人。與其說是藝術家,他更是個有藝術氣質的手藝人。

人到中年出國是很不容易的事。他出國又是跟隨留學的太太,這使他的發展有更大的局限性。留學闖天下的人是艱辛的,他們要在前人沒走過的路上開出一條新路。留學生的家屬是無奈而寂寞的。他們的出國是沒有為自己打算的,他們默默地支持著留學生們,盡量替他們分憂,但他們自己是無助的,和這個社會也不搭界,精神上很孤獨。多少年之後,他們沒有為自己積累下任何經驗,要進入社會很難。他曾和他當時十歲的兒子探討過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 “麥克,你看爸爸開個咖啡館好嗎?”

- “爸爸,為什麽是咖啡館呢?”

- “我想這裏這麽多人喝咖啡,咖啡館是大家需要的。而且看起來也不需要很多人,很大的地方,很多的本錢。爸爸應該一個人能做得下來。”

- “可是爸爸,你去過咖啡館嗎?”

- “購物中心裏不是有嗎?你們買東西的時候,爸爸在附近觀察過。”

- “爸爸,我覺得你應該做自己熟悉的事情。”

。。。。。。

黃立新有一次跟我說:“我的人生道路是兒子給指明的。”

我總覺得留學生家屬的生活是夾縫中求生存。黃立新的太太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職業婦女。她身為高管,日理萬機,經常出差, 但卻有一兒一女,家庭美滿幸福。黃立新這麽多年在藝術品裝裱店打工,在家裏開繪畫班,給人設計過商標。他也裝修自己和別人的房子。他小女兒的房間四麵牆和門上都畫滿了壁畫。那是個森林裏的城堡,一座華麗的宮殿。

我幾年前搬家離開了那座城市。最近有機會回去,在黃立新家住了幾天。他人的樣子一點沒變,我覺得這是他心境平和的表象。他興奮告訴我,孩子們都大了,他有更多的時間了,可以連續幾天埋頭作畫。現在有了很多作品。

他的家裏很多尺幅很大的畫,有工筆,寫意,也有油畫。家居室裏有一幅展翅飛翔,目光犀利的墨筆畫的鷹。這是個兩米長的橫幅,裝裱在銀灰色的絹上。整個畫麵很有氣勢,動感很強。這本是他給教會畫的,因為喜歡,所以又畫了一幅放在家裏。

我特別喜歡他家客廳沙發背後的現代畫。畫麵上是各種顏色的長方形的組合,很和諧地提高了客廳的品位。他高興地告訴我,大甩賣時買到的沙發和地毯靠色,不得已畫了這幅畫,掛上後,屋子裏就有了色彩。我本來對現代裝飾畫不以為然,經他這麽一說,突然明白了幾分其中的道理。

他給我拿來了一摞鳥的工筆畫。頭一眼看過去,是典型的中國畫,仔細看過,又發現不盡然。先是他的鳥都是北美常見的鳥類,另外鳥的立體感很強,有一些對工筆畫技巧上的突破。再琢磨一下,又看出他的色彩用的並不傳統,我也不敢肯定他的顏料是國畫的顏料。特別讓我感興趣的是畫的背景。那是一種象渲染出來的效果,有多種顏色的組合,每一幅都各有特色,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

我說出這種感受,這給了黃立新更高的興致。他帶我去了地下室。那裏有很多現代畫。對我這種不懂藝術的人來說,看不出是什麽東西的畫就是現代畫,這裏我得說明一下。

迎麵的牆上有一幅三乘六尺的油畫,給人一種熱鬧溫馨的氣氛。畫麵上大塊的黃色,紅色,橙色和綠色,呼應的很好,既錯落又和諧。“我給這幅畫起名字叫《我們家》。”黃立新解釋說。“我的名字裏有黃,她的名字裏有紅,我們的兒子叫橙,我們女兒的名字裏有鬱鬱蔥蔥的綠。”我突然明白了旁邊那幅畫的意思:大片黃底色,中心是一塊象是甩濺上去,無拘無束的綠顏料。“那一定是你和你的女兒了?”我得意洋洋地問。“沒有那麽直白了,不過每個人都可以各有自己的理解。”黃立新說。

黃立新的名字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他出生在一個以破舊立新為名下的混亂的年代。但是他的確是一個有立新精神的人。他說傳統的清規戒律也是受到物質材料和地理局限的結果。現在我們有了更多的媒體和材料,也見識過更廣泛的題材和手法,在藝術創作上當然應該不拘一格,為我所用,有所突破和創新。他早年的作品中國味道很重,現在則體現出他在北美生活多年的視覺感受:有中國人的趣味,但又使用了本地的題材。對一些純國粹的精致進行了簡約甚至省略。

我原來一向不喜歡現代畫,認為那是“藝術家們”對我們庸人的嘲弄。很多的畫在我看來隻是信手塗鴉,然後加上一堆批評家的說辭,讓我們這些附庸風雅的人,大腦空空地站在所謂的藝術品前故作沉思狀而已。黃立新的畫讓我感受到不同的情緒。我原來覺得畫象一樣東西很不得了,現在卻有些能欣賞這種用不知所雲的東西給我帶來不同感受的藝術品了。我喜歡他畫裏傳遞的一種安靜而不呆板的平衡感,無序而不淩亂的流暢。他是個注重實用的人,每幅畫都有很強的裝飾性。

黃立新在積累,思考,體驗,嚐試,他想辦個畫展。我衷心祝願他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如雲隨風 回複 悄悄話 所有的藝術都是啟迪心靈的,和藝術家在一起能對生活產生豐富多彩的體驗和感觸,能讓人從繁雜的瑣碎事物中解脫出來,要不說藝術是怡情養性的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