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

任我逍遙,寫意生活。
正文

獻給父親節 ——從“頭”說起

(2011-06-16 08:46:38) 下一個
                                      

                                      獻給父親節
                                    ——從“頭”說起




      來美國數年了,還沒有去理發館理過頭發,這是因為美國人理的發型不適合我,黑人、白人、西裔人,他們的發型都有本族裔的顯著特點,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收費太高,理一個普通的發就得20多美金,我接受不了。唐人街的理發店的發型適合我,也有一些偷渡客開的地下小店收費低,一次5美金,但是我也沒去,因為我住的地方離唐人街比較遠,開車單程約需20分鍾,不方便。
       我們都是自己理發,來美國時就帶了一把手推,後來花20美金買了一套電推,這已經用了好幾年了,既方便又省錢。
       每次理發,看著自己的白發比例越來越高,就想感歎幾句,可是欲言即止,因為我想起了父親。
       在國內時父親的頭發是我理的,父親經常會感歎白頭發越來越多了。對於父親的話那時的我無動於衷,有時還會說我都有不少白頭發了,至於父親怎麽想我沒有去尋思。如今我突然感受到了,心中有說不出的難受。
      每當看到自己的白發越來越多就心中難過,悔恨自己當時不解父親的心,沒有和父親認真的交流。
      對於父母親,如今回想起來有太多的對不起,雖然我為父母親也做了些事,但現在想到最多的是對父母親的許多拖欠,可是晚了,無法再來,讓人悔斷肝腸。
       兒女怎樣和父母相處,這不是一個小事情。西方國家父母把兒女養到18歲,基本上就不會幹涉孩子的事情了,從此就為自己活著,等到老了國家就管起來了,也無需兒女太多的勞神費力,這樣和兒女少了許多摩擦。東方有些國家父母幾乎要為兒女操心一輩子,等到老了兒女成家立業了,又要管孫子。兒女們也比較矛盾,想讓父母幫忙,又不想讓他們管事,然而大多父母又做不到,於是矛盾不斷,生活質量不高,父母親承載的太多了,一代傳一代都這樣。這些國家父母和兒女,兒女和父母相處起來比較麻煩,比較亂,對錯是非很難說清楚,個人的思想觀念、道德取向、經濟能力、生活閱曆不同,就會孕育出不同的家庭氛圍,“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
      我悔恨對不起父親母親,讓他們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氣,不完全是我不孝順,主要是我不了解他們。我覺得專家學者應該做這方麵的研究,把研究結果提供給政府,製定出撫幼養老的製度,這對於父母、兒女,或現在的兒女將來的父母少留些缺憾,多一些愉悅是有好處的,也是政府份內的工作,這是一件惠及千家萬戶的好事,輕視不得。
       盼望“天下父母心”不再“可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