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

任我逍遙,寫意生活。
正文

寫在清明節

(2011-04-01 17:37:01) 下一個

11:17 2010/9/21     
                                               寫在清明節
         昨晚下了一陣雨,有點感到突然,後來說到清明節,又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頓感這雨下的有靈性。
      
 毛澤東說‘天若有情天亦老’,意在天是不會老的,所以天是沒有情的,看來他是說錯了。

        又想到應堂回新堡祭祖,桂花祭夫,三妻哥祭父母,不由又重重的勾起我思母之情。三十六年沒有回故裏,沒有在母親墳前盡孝,心痛而羞愧,枉為人子。

        後來又說到東寨上中學,想起那時吃高粱麵餄粩泡鹽水,也是父母親從牙縫裏為我省下來的。父母親為我付出了多少心血,無法計算。那時我年少無知,不懂情為何物,隻顧自己開心,我為母親做了什麽呢?上蒼沒有給我孝母的機會,是我命不好,是對我的懲罰。

        又想到尚在的父親,感覺老天對我還有一絲憐憫,賜父親長壽,我也沾光。

        於是又想到曾經讀過的一段文字,提供出來和天下的兒女們共勉:

        人要理解父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是並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他們年輕時是什麽樣子,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他們麵臨什麽樣的世界,他們遭受了多少苦難,我們很難理解。當他們把我們抱在懷中,無限憐愛,下定決心,一定要我們幸福時,我們卻在嚎啕大哭,或則在喃喃自語;二是人都在不停的變化,小時候我們不懂事,根本就不知道他們有多少愛,多少擔憂,多少盼望。開始懂事了,他們卻變得嘮嘮叨叨,千叮嚀萬囑咐,好像我們什麽都不知道,叫我們心煩。

        等我們什麽都明白了,什麽都懂了,想對他們說點什麽的時候,卻已經晚了,他們已經再也聽不到了。

        這樣的事世世代代一直在上演著,毫無辦法改變,這就是人生的遺憾。

                                                              2010.4.5  星期一  於芝加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