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

任我逍遙,寫意生活。
正文

第三隻眼

(2011-04-01 19:20:31) 下一個
11:06 2011/3/12
                                                              
                                                     第三隻眼
           
        很小的時候,在親戚鄉鄰的幫助下,父親母親完成了拆遷居屋的願望,住進了地勢好的新家,心情一如陽光般的明麗,還請匠人新造了一個大風吸(俗語,即風箱,燒火鼓風用具,木頭製成。)。這個風吸一米多長,寬約40厘米,高約60多厘米,和鍋台一樣平,榆木做的兩個前立柱刨的很光亮,兩個向外的棱筆直堅硬。
        一日晌午,母親在燒火做飯。母親坐在小板凳上拉風吸,新風吸風大聲音響,隨著“叭噠”一聲脆響,貝杆慢慢拉出來,風吸發出了“呼呼”的風聲,吹得灶膛裏的火苗兒“呼呼”的射向鍋底。母親麵朝鍋台,散發著勤勞和母愛的身板,隨著貝杆拉長慢慢向後仰,貝杆拉到一定長度又是“叭噠”一聲脆響,轉為向裏推,灶堂裏的火苗兒又是呼呼的,母親的身子就慢慢地向前傾,如此“叭噠,呼--、叭噠,呼--”,母親的身子緩慢的前後擺動。母親左手拉風吸,右手還不時拿火鏟打開火門,往灶膛裏加幾鏟拌濕的煤,或用火剪桶碎燒成一整塊的煤,夾出其中的釉子。
        母親燒火做飯,我在地上轉悶倒倒玩,就是身體不停地轉,轉到頭發暈倒地,就感覺自己飄了起來,有騰雲駕霧的快感。
        那一日我倒得不是地方,一頭撞在風吸立柱堅硬的棱上,鮮血立刻流了滿臉,母親驚叫起來,抱著我,一隻手使勁捂著我的額頭,血很旺從母親的指縫裏流出來,滴到地上。母親不知如何是好,呼喚著我的名字,隨手抓了一塊布捂住傷口,情急中母親呼救求援。說來也巧,村裏醫生吳才才叔叔正巧出診歸來,聽到母親的呼叫趕來。吳叔叔打開印有白色“十”字的暗紅色皮藥箱,拿出一個約一寸寬三寸長的白色紙袋,撕開口,母親一隻手托著我仰著的頭,一隻手擦血,血還在流,母親的眼淚成串的掉下來,臉色煞白,額頭兩頰滲出許多汗珠。吳叔叔把紙袋中的白色粉末慢慢往傷口上倒,感覺涼颼颼的,倒了些不行,再倒,還不行,又倒,直到把一袋止血粉都用上了血才止住,吳叔叔拿出紗布撕一條疊成方塊,敷在傷口上,拿出膠布橫豎各兩條把紗布粘好,一舉一動嫻熟穩重,使人感覺溫暖而放心。母親輕輕的把我放到炕上,用毛巾蘸著清水輕輕的擦去我臉上的血汙,母親的眼淚還是流著,驚魂未定,不住的說:“貴子不怕,貴子不怕。”
        傷口愈合後留下一個約兩厘米長的疤痕,豎在額頭正中,很是顯眼,大家叫我“三隻眼”。
    每當有人問起這“第三隻眼”,母親就會摟著我,撫著那隻“眼”訴說一番,每每不忘感謝吳叔叔,說著說著就掉眼淚。
       “第三隻眼”伴我一生。
          謹以此文獻給我尊敬愛戴的母親!

                                                      2011年4月1日於芝加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