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飛神

網球羅教練, 開設網球班。www.6636.ca Yukai.luo@gmail.com 905-890-1026
個人資料
正文

《成語典故》郵票

(2012-02-17 19:37:55) 下一個

       言簡意賅的成語,往往能夠簡潔明了地形容出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被列入方寸上的成語典故,都是曆經千百年而代代相傳文化經典,在一段段詼諧幽默、趣味無窮和受益匪淺的故事背後,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成語典故》郵票的發行自然受到了集藏者的歡迎,也為成語的普及起到了宣傳的作用。

    二○一○年四月十八日,中國郵政發行以“勵誌”為主題的《成語典故(二)》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分別表現了“愚公移山”、“毛遂自薦”、“臥薪嚐膽”和“聞雞起舞”四個成語故事。這是時隔六年之後發行的第二套成語典故郵票,與二○○四年四月二日發行的《成語典故(一)》特種郵票表現的“邯鄲學步”、“葉公好龍”、“濫竿充數”和“鷸蚌相爭”四個成語不同的是,第一套主要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對好高騖遠、表裏不一、名不副實和不顧大局之人的諷刺,《成語典故(二)》特種郵票主要體現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當仁不讓、發憤圖強、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能夠激發人的鬥誌和上進心,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湯問》裏的一篇文章,作者為戰國的列禦寇,故事敘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列子·湯問》載,愚公家的門前有兩座大山(太行山、王屋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鑿平。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被鑿平。後因感動天帝,天帝命大力神搬走兩山。此成語意喻以頑強的毅力和不畏艱難的必勝信念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
  
    紀錄片大師尤裏斯·伊文思上世紀七十年代在中國拍攝過同名的紀錄片。後導演吳家駘以其為藍本拍攝了三十集同名電視連續劇。徐悲鴻先生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0年創作了著名的國畫《愚公移山》,作者借這個故事表達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在橫長的構圖中,挖山者左右橫向排列,頂天立地,赤裸著身軀,高舉鐵耙,挖掘不止。“愚公移山”從此成為表現堅韌不拔,不懈奮鬥精神的典型用語和口號。解放之後,它又發展成“愚公移山,改造中國”,成為鼓舞全國人民改變中國一窮二白落後麵貌的動員口號。

    【臥薪嚐膽】原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複國的事跡,後演變成了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載: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闔閭讓伍子胥選後繼之人,伍子胥獨愛夫差,便選其為王。此後,勾踐聞吳國要建一水軍,不顧範蠡等人的反對,出兵要滅此水軍,結果被夫差奇兵包圍,大敗,大將軍也戰死沙場,夫差要捉拿勾踐,範蠡出策,假裝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夫差也不聽老臣伍子胥的勸告,留下了勾踐等人,飽受三年屈辱,終被放回越國。越王勾踐立誌報仇,就在柴草上睡覺,經常嚐苦膽,以此激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準備,終於打敗了吳國。

   【毛遂自薦】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載:公元前257年,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國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救,國難當頭,其門下食客毛遂(戰國時期雞澤人)自薦請纓,隨平原君出使楚國。當合縱未決時,毛遂按劍數語,氣吞雲夢,說服楚王歃血為盟,成就了一段“三寸之舌,勝百萬雄師”的傳奇。

     《史記》所寫的人物,主要是活動在曆史舞台上的名震千古的大人物,他們大都處於一定社會各種矛盾鬥爭的中心。《史記》也寫了一些小人物,但他們無一不與那些大人物大事件息息相關。有些大人物能夠完成某些大事,主要是依靠這些小人物的智慧和力量。他們的曆史作用,使他們與大人物並駕齊驅,甚至使有些大人物相形見絀。《毛遂自薦》就具體反映出這一有趣的曆史現象。它通過“合從於楚”這一重大事件的記敘,具體表現並高度讚揚了平原君的舍人毛遂的智慧、勇敢及主動承擔重任的精神。
  
    《毛遂自薦》的故事可以給我們這樣幾個方麵的啟示:一個成功人士首先應當要自信,因為自信是一種優秀品質;要有膽有識,知天下,有辯才,具有挺身而出、勇紓國難的精神。在今天,作為人才自身不妨自薦(自薦並不等於出風頭,自薦是為了推銷自己;目的是為社會做貢獻,實現自身價值,不必介意用什麽方法)。用人的領導應該不可妒才,努力相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聞雞起舞】《東晉·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誌之士,及時振作。

    祖逖(266~321),字士雅,民族英雄,河北範陽逎縣(今河北保定市淶水)人,中國東晉初有誌於恢複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將。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曾經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複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幹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以雞叫為號,晨光下舞劍,苦練武藝、研究兵法,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著名的“聞雞起舞”就是講述祖逖和劉琨的故事,二人奮發向上的勤奮精神一直感染、激勵著後人,並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隻有不斷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聞雞起舞的故事也因此成為激勵青年人努力上進的著名典故。

《成語典故(一)》郵票

      《成語典故(一)》特種郵票一套4枚由中國郵政於2004 年4月2日發行,四枚郵票的名稱分別為“邯鄲學步”、“葉公好龍”、“濫竽充數”、“鷸蚌相爭”,麵值均為80分。這套郵票是成語典故係列的龍頭票,其目的是為彰顯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是文明古國,幾千年來的漢文化發展,給文明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成語。言簡意賅的成語,往往能夠簡潔明了地形容出所表達的含義。國家郵政局於2004年4月2日發行的《成語典故(一)》特種郵票,自然受到了集藏者的歡迎,也為成語的普及起到了宣傳的作用。 

        中華成語典故曆經千百年,代代相傳,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中華語言之精華。每則成語都有一段趣味無窮、受益匪淺的典故。 為彰顯中華傳統文化,國家郵政局定於2004年4月2日發行《成語典故(一)》特種郵票1套4枚,圖案、發行量分別為邯鄲學步、葉公好龍、濫竽充數、鷸蚌相爭。 

        根據一枚郵票一個典故的特點,設計者在設計風格上,大膽采用中國傳統的連環畫的繪畫形式,對每則成語典故的內容都進行了細致的手繪創作,使郵品不但在形式上具有濃鬱的郵味,其內容上更富有原汁的民族色彩與原味的文化底蘊。另據了解,該套郵票采用異型的菱形尺孔為防偽標誌,並進一步豐富了郵迷們的異型尺孔郵票的收藏。

        整套郵票色彩明亮,圖案詼諧幽默,一票一事地講述著四條成語的由來,在小小的方寸之間反映出了有趣的典故。由於受到郵票麵積的限製,設計者運用多畫麵的融合,達到突出主題思想的目的,這種畫麵切割的表現手法非常新穎,猶如近年來社會上流行的動漫形式。但在繪畫風格上卻仍然保持著傳統的風格,如此處理方式在郵票上並不多見,具有較強的突破性,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四枚郵票上的主色調(紅色)與背景色(黃色)融會貫通,讓每枚郵票均具有吸引視覺的色調,在凸現個性時又保持著統一性,構成了全套郵票的完整性,這一特色在小版張的連票上顯得尤為突出,四枚郵票仿佛成了前後連貫的連環畫,讓人倍感享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