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飛神

網球羅教練, 開設網球班。www.6636.ca Yukai.luo@gmail.com 905-890-1026
個人資料
正文

《朱熹》郵票

(2012-01-07 07:54:04) 下一個



    朱熹是孔孟之後,宋朝最傑出的儒學,理學大師。2010 年恰逢朱熹誕生880周年,為紀念這一先賢,中國郵政在10月22日發行《朱熹誕生880
周年》郵票一套兩枚,由著名國畫大師範曾先生設計。郵票圖一主圖為頭戴儒巾、氣宇軒昂的朱熹畫像,背景是朱熹的著作《四書章句集注》及其中的《大學章句》;圖二主圖為站在鬆柏之下、頭戴儒巾、身穿儒服、眼神和悅的朱熹和童子遊學傳道,背景是位於武夷山中朱熹長期在此耕讀、講學、著書、立說的重要活動場所“武夷精舍”以及武夷山局部風光。

朱熹誕生八百八十周年  


    朱熹——中國理學大師,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他是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孟之後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熹誕生於福建尤溪鄭氏草堂,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死後諡贈“太師”,封為“信國公”、“徽國公”,世稱朱文公。他生平著書極豐,據《四庫全書》的著錄統計,朱子現存著作共25種,600餘卷,總字數在2000萬字左右,如《四書章句集注》、《詩集傳》、《朱子語類》、《文公家禮》、《朱晦庵集》等,是中國偉大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和詩人。

    朱熹的一生,從政時間前後共計才七年六個月,立朝僅四十餘日,在政治上並無多大建樹。朱熹所以能名重一時並影響後人,在於他對當時所有的學說進行了分析研究,綜合擴充,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理論體係,成為中國古代學術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孔子集唐虞三代以來學術之大成,鄭玄集漢學之大成,朱熹則是集宋學之大成者,成為一代著名的理學大師。

    朱熹認為在超現實、超社會之上存在一種標準,它是人們一切行為的標準,即“天理”。隻有去發現(格物窮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壞這種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在道德修養上,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主張,這也朱熹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的核心所在。朱熹的哲學思想主要包括有:(1)理氣論.他認為理比氣更根本,邏輯上理先於氣;同時,氣有變化的能動性,理不能離開氣。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氣為客.(2)動靜觀。朱熹主張理依氣而生物,並從氣展開了一分為二、動靜不息的生物運動,由對立統一,而使事物變化無窮,把運動和靜止看成是一個無限連續的過程,且相互統一、滲透著頓變。(3)格物致知論。在認識的來源問題上,朱熹既講人生而有知的先驗論,也不否認見聞之知,知先行後,行重知輕。(4)心性理欲論。在人性論上,朱熹認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並提出“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張。(5)美學思想。朱熹認為美是給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統一,文與質、文與道和諧統一才是完美的。

    朱熹不僅是一位大思想家,而且還是一位大教育家、大學問家。他一生從事教育五十餘年,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變化氣質之性,恢複本然之性使青年部以聖賢自任,從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業。他提出教育必須誘導學生實現五項步驟:立誌、堅毅、用敬、求知、踐實。他曾修複和創建白鹿洞、嶽麓、武夷、雲穀、同文、考亭等書院,授徒無數。他注釋的《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四書被朝廷定為學校的必備課本。朱熹研究涉及經學、理學、佛學、史學、文學、教育乃至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他對各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觀察、研究更加仔細、深入。因而朱熹成為繼孔子之後最偉大的教育家,成為孔子以後一個承前啟後,綜羅百代的大學者。

    朱熹說,他的學說,不僅希望能在當代實現,還希望能對後世產生一定影響。宋理宗自稱讀朱熹書,愛不釋手。元明以後,朱熹的影響日增。明代下令天下學宮祭祀朱熹,科舉內容基本上采用朱學。清代康熙帝為《朱子全書》作序,稱他“傳幹百年己絕之學,立億萬世一定之規”,乃至有“宗孔子,不得不宗朱子”之說。朱熹學說,傳播天下,盛極一時,從宋末確立以來曆元明清三朝六百年而不衰。

    朱熹的巨大影響,還播揚到國外。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決定將武夷山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認為“武夷山是後孔子主義的搖籃,作為一種學說,後孔子主義(朱子理學)在東亞和東南亞及歐美中一些國家中占據統治地位,曾達多個世紀,並在哲學和政治方麵影響了世界很大部分。”鑒於朱熹對中國文化、東亞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所做的傑出貢獻,一九九九年七月朱熹入選“世界千禧人物”。

    其實,朱熹作為世界名人,不是第一次榮登方寸。早在1970年台灣地區郵政部門發行的《名人肖像郵票-玄奘、朱熹》郵票,其中第二枚為朱熹的半身像,票圖選自故宮博物院所藏《南熏殿圖像》第五十六幅原畫,采用雕刻凹版水紋紙印製。2010年台灣地區郵政部門又發行了《教育家》郵票一套2枚,其中第1枚為孔子,第2枚為朱熹,運用票中票形式設計,朱熹的票圖采用的就是《名人肖像郵票-玄奘、朱熹》郵票中的“朱熹”乙票。

    《四書章句集注》是繼漢代五經合集、唐代五經正義之後出現的又一部儒家經典群集,亦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全集共二十六卷,包括《大學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論語集注》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朱熹認為“四書”完整地代表了由孔子經過曾參、子思傳到孟子的儒家道統,因此,他耗費半生精力為四書分別作了注釋,給《大學》區分了經傳並重新編排了章節,還將四書作為一部“套書”刊行,“四書”之名由此始定。朱熹吸收並借鑒前賢的研究成果,分別運用章句和集注兩種詮釋書體對《論語》、《孟子》和《大學》、《中庸》通加注釋,內在地建構起了以四書本文為詮釋對象、章句集注為詮釋本體的四書係統。《四書章句集注》是朱熹傾注畢生心血之作,是儒家文化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對後世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