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飛神

網球羅教練, 開設網球班。www.6636.ca Yukai.luo@gmail.com 905-890-1026
個人資料
正文

雲錦的故事

(2012-01-07 07:44:13) 下一個

       中國是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已經有七千多年的曆史。絲帛的興盛承載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商周時的絲織物裏,就已經有了錦。錦與普通的絲綢不同,它是用厚的絲綢為地,用彩絲織出花紋。因此在古代,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絲織物。在戰國時期,“錦”和“繡”兩個字被連在一起,用來代表美麗的織物,直到今天“錦繡”這個詞仍然是美麗或美好的象征。

  在南北朝之時,東晉大將劉裕帶兵消滅了建都在長安的後秦,並把包括織錦工匠在內的中原百工從遙遠的北方遷到了東晉的都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並在秦淮河南岸設立錦署,專門負責織錦的生產。

  這一時期是南京曆史上的第一次輝煌,而北方由於長年戰亂,大批人口為躲避戰亂而南遷。在北方分割成十六國期間,約有90萬人遷往淮河以及長江以南地區。人口的流動也促進了文化和技術的交流,雲錦也在這一時期逐漸發展起來,據史料記載,南朝各代都在中央政府機構中設立專門的部門來負責織錦的生產。

  這一時期的雲錦即融入了中原先進的絲織技術,又加入了少數民族喜愛的金銀線作為裝飾,織錦加金也成為雲錦與其它織錦不同的主要特征之一,從而使雲錦成為王公貴族奢華的裝飾品。

  經過了六朝的繁華後,到隋唐時期,隨著政治中心的北移,南京降為普通的州縣,居民被大量遷移到今天的揚州和鎮江,揚州取代了南京成為當時的織錦業的中心。直到兩宋時期,南京的絲織業才得到了恢複,和蘇州、杭州一起成為當時最重要的絲織中心。

  南京雲錦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在織錦中加入金銀線作為裝飾,盡管以前的錦緞也用金,但在元代,對金的崇尚超過了在以往任何一個朝代。元代的織金錦是中國錦緞裝飾和錦緞生產的一個重大轉變,明清兩代作為禦用貢品的南京雲錦就是在元代的織金錦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

  南京雲錦大致分為庫錦、織金和妝花三種,而織金就是從元代織金錦延續發展下來的品種,現在隻有雲錦中保留著這種絲織品種。庫錦和織金由於織造工藝比較簡單,現在都可以用現代機器所代替,而唯獨在明代形成的妝花這種技藝至今也必須由人工織造完成。

  明朝建國後,明太祖朱元璋把都城定在了當時的應天府,並改應天為南京,南京這座古城也發展到了它曆史上的高峰。
明代時,在絲織工藝上最有成就的就是由南京絲織藝人創造的“通經斷緯、挖花盤織”的手工新技藝,從此出現了妝花這一南京雲錦中最為複雜、最具南京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提花絲織物。


  在大花樓木機上織造雲錦是由上下兩個人配合操作生產出來的。上麵的人叫拽花工,也叫提花工。他按照花本緯線編排的次序,提起一根緯線,使與之相連的經線分離出來,由於花本的經線和織機的經線是相連的,這時織機上的經線相應也提升,形成一個梭口,織工就可以在這個梭口上開始編織了。

  雲錦織造的獨特之處就是“通經斷緯、挖花盤織”。所謂“通經斷緯”就是織物的經線是同一顏色的絲線,緯線由不定數的彩絨段拚接而成,不受顏色的限製。所謂“挖花盤織”是它可以根據需要在緯向同一梭內織上豐富多彩的絲線,一般可以織七八種顏色,最多可以織十幾種甚至幾十種顏色。這樣不僅大大豐富了織物的色彩,而且不增加織物的厚度。

  這個織物名叫“童子攀枝蓮妝花緞”,在這上麵,每一排童子的形態各不相同,甚至一排中每一個童子的衣服顏色也不一樣,這種效果是其它織造工藝無法完成的。

  妝花織物在明代也逐漸發展成熟,最初隻是在緞地織物挖花,以後又把這種技法運用到紗、羅等不同質地、不同組織的織物中去。這件精美的雲錦名叫孔雀羽妝花紗龍袍料,與其他妝花織物不同,它是在薄如蟬翼的紗上用金線、孔雀羽線和五彩絲線織出雲龍的圖案,有一種浮雕般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的織造技術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和明代一樣,清代也是采用官營織造的製度,但與明朝不同的是,清朝隻在北京和江南的江寧、蘇州和杭州等處設織局,江寧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順治二年,江寧織造和元明兩朝一樣,開始了相同的使命。為了避免明代末期出現的管理混亂等弊端,清代的江寧織造改變了在民間收購的領織經營方式。順治八年,朝廷下旨:織造局照額設錢糧,買絲招匠,按式織造。從此買絲招匠成為清代江寧織造經營的定製。

  清代的江寧織造分為兩部分,織造署和織局。署是管理機構,織局是生產部門。織局下麵有許多機房。據故宮收藏的乾隆時期的黃冊檔案記載:當時的一個機房有兩千多名工匠,按工種分為機匠、挑花匠、妝顏色匠等十幾個類別。

  清代的康熙到乾隆年間,當時的南京有近一百萬人口,而從事和織錦有關的人就有二十萬多萬人。他們大多居住在秦淮河的兩岸,此時的南京城傾城上下,“百室機房,機杼相和”以雞鳴為號,晝夜繁忙,呈現出一派盛況空前的繁榮景象。

  據曆史記載,這一年,任江寧織造的是內務府郎中曹璽,曹璽就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從康熙二年開始,曹家祖孫三代四人在南京任江寧織造,一共為皇宮服務了58年。康熙對曹家之所以如此另眼相看,是因為康熙年幼時有一個“保母”就是曹璽的夫人叫孫氏。

      康熙二十三年,在擔任江寧織造二十一年後,曹璽病逝於任上。八年後,他的兒子也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再次擔任江寧織造,曹寅小康熙四歲,據說曾經做過康熙的伴讀。正是由於這種親密的關係,康熙對他十分恩寵。

  從康熙二十三年開始,他曾先後六次南巡,路過南京時有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駕,並且都住在江寧織造署。

  康熙五十年,他在給曹寅奏折的朱批中又寫道:虧空太多,甚有關係,十分留心,還未知後來如何,不要輕看了。
此時擔任蘇州織造的是曹寅的內兄李煦,杭州織造孫文成曾經是曹寅的舊部,三個緊密的家族形成了一個掌控著江南經濟特權的集團。曹寅死後,康熙又讓他的兒子曹顒,也就是曹雪芹的父親繼任。然而好景不長,僅三年後曹顒就去世了。

  曹家的命運正如康熙所預言的那樣,雍正即位後,曹家遭到了滅頂之災。雍正六年,曹家因“行為不端,織造款項虧空甚多等”罪名被查抄。第二年,曹家遷到北京,這一年,曹雪芹五歲。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和江寧織造曹家究竟有著怎樣的聯係,書中的人和事是否就是曹家的真實寫照,這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這個織造世家所發生的一切,也就不可能產生這部偉大的文學名著。
  南京雲錦的命運在經曆了康乾盛世後,隨著國力的衰弱也逐步走向沒落。光緒三十三年,光緒皇帝下詔:現物力艱難,自應力除冗濫,用資整頓,著將江寧織造裁撤,以節虛糜。

  在經曆了元明清三代,延續達620年的江寧管辦織務從此宣告結束。華麗的雲錦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漸漸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而關於雲錦的故事還將繼續延續下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