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有很多風信子新品種。風信子被譽為“西洋水仙”, 其名源於希臘文阿信特斯的譯音,原是希臘神話中被阿波羅女神所愛的一位英俊美男子的名字。它原產於南歐和小亞細亞一帶,作為當今舉世馳名的香花, 以荷蘭栽培最多,並暢銷世界各地。風信子在西方的花語為“隻要點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豐盛人生”,這話正好道出了風信子的芳容和內涵。
風信子喜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稍幹燥、陽光充足或半陰的環境。喜肥,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忌過濕或粘重的土壤。風信子鱗莖有夏季休眠習性,秋冬生根,早春萌發新芽,3月開花,6月上旬植株枯萎。鳳信子在生長過程中,鱗莖在2~6℃低溫時根係生長最好。芽萌動適溫為5~10℃,葉片生長適溫為10~12℃,現蕾開花期以15~18℃最有利。鱗莖的貯藏溫度為20~28℃,最適為25℃,對花芽分化最為理想。
風信子對水分的要求隨其生長階段而變化。鱗莖生根期以稍濕潤為好,有利於根係發育,幹旱時需補充水分,但土壤過於潮濕且在低溫條件下,根係易腐爛。葉片生長期和現蕾開花期需充足水分。盛花期應減少澆水量,鱗莖休眠期則停止澆水,保持幹燥。
風信子早春葉片生長期需充足陽光,開花後放半陰處可延長觀花期。在促成栽培時,待葉片長到一定高度時需充足陽光,促使花莖伸長,加速開花。土壤以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切忌過濕和黏重土壤。盆栽用泥炭、培養土和沙的等量混合基質。
荷蘭是風信子的主要生產地,在十八世紀風信子的栽種非常流行,在當時有紀錄的品種已經超過二千個以上。1596年英國已將風信子用於庭園栽培。18世紀開始在歐洲已廣泛栽培,並已進行育種。至今,荷蘭、法國、英國和德國將風信子的生產推向產業化。其中荷蘭生產量最大,並暢銷世界各地。1995年風信子盆花的產值為1220萬美元,列荷蘭盆花生產的第十九位。
至今,風信子已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需求量逐年上升。中國栽培風信子始於19世紀末,主要在沿海的大城市,栽培不普遍。20世紀50年代開始,各地植物園和公園才有少量栽培,用於花壇觀賞。直到80年代以後,風信子才在全國各地有較大的發展,廣泛用於春季花卉展覽和盆栽銷售。至今,栽培風信子已開始進入家庭和公共場所的室內點綴和擺放,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目前中國尚未能自行繁種,尚需從國外引進。
風信子的花語為“隻要點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豐盛人生”。這話正好道出了風信子的芳容和內涵。另外不同顏色的風信子有不同的花語,紫色的風信子代表悲傷、妒忌,淡紫色的風信子代表輕柔的氣質、浪漫的情懷,白色的風信子代表純潔清淡或不敢表露的愛,紅色的風信子代表感謝你,桃紅色的風信子代表熱情,粉色的風信子代表淡雅清香,黃色的風信子代表我很幸福,藍色的風信子代表高貴濃鬱,深藍色的風信子代表因愛而有些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