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飛神

網球羅教練, 開設網球班。www.6636.ca Yukai.luo@gmail.com 905-890-1026
個人資料
正文

馬拉鬆

(2011-05-17 17:07:47) 下一個


        在北京看過馬拉鬆比賽,馬拉鬆(Marathon)是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裏385碼,折合為42.195公裏(也有說法為42.193公裏)。分全程馬拉鬆(Full Marathon),半程馬拉鬆(Half Marathon)和四分馬拉鬆(Quarter Marathon)三種。以全程馬拉鬆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鬆,即指全程馬拉鬆。

      馬拉鬆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3公裏。這個比賽項目的距離為什麽不是整數呢?這要從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講起。

  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鬆海邊發生的,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盡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菲迪皮得斯的士兵回去報信。

  菲迪皮得斯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個勁地快跑,當他跑到雅典時,已喘不過氣來,隻說了一句“我們勝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鬆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得斯送信跑的裏程——42.193公裏作為賽跑的距離。

  馬拉鬆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裏。其名源出腓尼基語 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鬆賽跑就得名於此。

  希臘波斯戰爭(公元前492-前449年)中,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進擊阿蒂卡,在距雅典城東北的馬拉鬆海灣登陸。雅典軍奮勇應戰,在馬拉鬆平原打敗波斯軍隊。史稱馬拉鬆之戰。為了把勝利消息迅速告訴雅典人,希臘派遣長跑優勝者斐迪庇第斯(Pheidippides)從馬拉鬆跑至雅典中央廣場(全程42公裏193米)。在極速完成36.2公裏的路程並傳達勝利的消息後,體力衰竭倒地而亡。而其奇跡光榮的功績而成為希臘的民族英雄。

  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采納了曆史學家布萊爾(Michel Breal)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設,並定名為“馬拉鬆”。比賽沿用當年菲迪皮得斯所跑的路線,距離約為40公裏200米。此後十幾年,馬拉鬆跑的距離一直保持在40公裏左右。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看馬拉鬆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台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經丈量為26英裏385碼,折合成42.193公裏。國際田聯後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鬆跑的標準距離。女子馬拉鬆開展較晚,1984年第23屆奧運會才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

  由於馬拉鬆比賽一般在室外進行,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馬拉鬆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績,沒有世界記錄。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首次將奧運會的最後一個比賽項目男子馬拉鬆的頒獎典禮安排在閉幕式上舉行。在東道主希臘人看來,馬拉鬆比賽是奧運會的“靈魂”之一,在閉幕式上為馬拉鬆運動員頒獎,是奧林匹克回家的一種象征。 2008年北京奧運會,繼承了這一做法。
        1896年首屆奧運會後,馬拉鬆賽在世界各地廣泛舉行,美國從1897年起舉行波士頓馬拉鬆賽,至2000年已舉辦了104屆,成為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馬拉鬆賽。馬拉鬆在公路上舉行,可采用起、終點在同一地點的往返路線或起、終點不在同一地點的單程路線。比賽時,沿途必須擺放標有已跑距離的公裏牌,並要每隔5公裏設一個飲料站提供飲料,兩個飲料站之間設一個用水站,提供飲水或用水。賽前需經身體健康檢查,合格者方可報名參加比賽。
  
       2004年1月1日,國際田聯宣布了一項新決定:包括馬拉鬆在內的公路賽跑和競走項目將告別隻有世界最好成績的時代,開始擁有世界紀錄。國際田聯宣布這個決定後,英國長跑女將拉德克利夫被正式認定為女子10公裏、20公裏和馬拉鬆三個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而波蘭人科熱日尼奧夫斯基則是男子50公裏競走的第一個世界紀錄擁有者。
  
       斯皮裏東·路易斯——第一個馬拉鬆冠軍
  
       1896年4月10日這一天是第一屆奧運會的最後一個項目——馬拉鬆。希臘人格外激動,因為在此前已進行的十一個項目中,希臘運動員還未獲得一枚金牌,他們把全部希望寄托於馬拉鬆賽跑。在賽前,許多希臘人紛紛許願說,如果優勝者是希臘人,裁縫願為他做新衣服,飯店請他免費用餐,理發師還願終生免費為他理發。
  
       這次比賽隻有25名選手,希臘的唯一選手是一個士兵,叫斯皮裏東·路易斯。二十五歲的路易斯十分沉著而自信,途中還偶爾呷一口酒。在運動場內的觀眾焦急地等待選手們的到來。路易斯在32公裏處趕上並超過了澳大利亞選手弗萊克,勝利在握。路易斯的上司就是一個擔任發令的上校。這位上校此刻快馬加鞭地趕赴運動場,他騎馬到國王包廂麵前,驕傲地宣布:“斯皮裏東·路易斯領先了!”這時全場七萬希臘觀眾一片歡騰。路易斯第一個出現在雅典運動場內。王儲康斯坦丁和喬治王子在路易斯的身旁,陪著他跑完了最後一百米。路易斯終於以2小時58分50秒獲得了冠軍。
  
       斯皮裏東·路易斯為希臘贏得了唯一的一項金牌,為希臘這個首屆奧運會的東道國爭了光。國王從包廂裏跳了下去,象歡迎凱旋而歸的英雄一樣歡迎他。有個王子贈送給他一塊金表。許多希臘人甚至要求路易斯當部長……路易斯本人後來卻寧願過著簡樸的生活,而且很少向別人談自己的光榮曆史。1940年,斯皮裏東·路易斯逝世。後來希臘政府為了永久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用大理石重建了他的陵墓,並在上麵刻上了象征奧林匹克運動的五環。


  
馬拉鬆世界紀錄:
  
      在2007年9月30日進行的柏林馬拉鬆賽上,34歲的埃塞俄比亞名將格布雷塞拉西以2小時4分26秒的成績創造了新的男子馬拉鬆世界紀錄。英國女子長跑名將拉德克利夫(Paula Radcliffe,生於1973年12月17日)於2003年4月13日,在倫敦創造,成績為2小時15分25秒。 中國馬拉鬆名將周春秀4月22日在倫敦馬拉鬆賽上以2小時20分38秒的成績奪冠,成為奪得該項賽事冠軍的第一位中國選手.
   
       42.193公裏的距離對於人類來說,是一次對體能極限的挑戰。在比賽中,運動員雖然也會從路邊的小桌子或者是路邊站立的人手中接過來一些水。而這飲用水卻不是誰都可以隨便遞的。
  
     在馬拉鬆賽中,比賽的起點和終點都提供水和其他飲料,而在比賽路線上,每隔5公裏有一個飲料站。水和飲料放在運動員經過時容易拿到的地方,運動員也可自備飲用水,並且可以在他們要求的地方設置飲料站。飲用水和濕海綿提供站設置在兩個飲料站之間。在那裏,長跑運動員和競走運動員經過時可以取到飲用水,還可以從海綿中擠水衝洗頭部,起到冷卻作用。除此之外,運動員不能從比賽線路上其他地方獲得飲料。


 
 可以說,“水”是馬拉鬆比賽中規定最為嚴格的部分。除此之外,運動員隻要在裁判的監督下沿正確的路線比賽即可,如有特殊原因,還可在裁判員的監督下離開賽跑路線,但如果不在監督下離開就會失掉比賽資格。  

美國紐約馬拉鬆賽
 
    如果說有哪個馬拉鬆賽可以毫不猶豫地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那一定是紐約馬拉鬆。紐約馬拉鬆的聲譽僅次於波士頓,創辦於1970年,每年11月初舉行,參賽者最多超過10萬人,聲勢浩大,通過紐約大吊橋時連橋身都震動,場麵非常壯觀。沒有哪一個馬拉鬆可以象紐約馬拉鬆那樣吸引如此眾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跑手,這個城市獨特的魅力、比賽壯觀的氛圍以及塞滿賽道兩旁的令人不可思議的觀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賽事中。如果你希望感受到城市馬拉鬆的活力和激情,你一定不能錯過紐約馬拉鬆。

  20世紀80年代,挪威長跑女將韋茨共9次在紐約奪冠,是馬拉鬆曆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人。1981年,美國名將薩拉薩爾在這裏創造了2小時8分13秒的世界最好成績,他自1980~1982年獲得3連冠,羅傑斯在1976~1979年共獲得4連冠。1994年,肯尼亞女選手洛魯佩首次在紐約跑馬拉鬆,她那時21歲,身高1.50米,體重38公斤,看上去還像未成年的孩子,但她卻以2小時27分鍾37秒一舉奪魁。此後,洛魯佩便成為肯尼亞最傑出的長跑女將。

  20世紀90年代後,紐約馬拉鬆除冠軍獎金外還另加一部奔馳車,非常有吸引力。

  路線:起點設在通向Staten島的Verrazano-Narrows橋上,穿過紐約的五個城區後,抵達中央公園結束。此路線絕對是一次紐約節日文化之旅。

  規模:超過3萬人

  波士頓馬拉鬆

  波士頓馬拉鬆開始於1897年4月19日,是全球首個城市馬拉鬆比賽,當時隻有15位跑者參加。從創辦至今,波士頓馬拉鬆每年一次,從沒間斷過,通常在4月中旬進行。在1986年以前,波士頓馬拉鬆一直沿用古希臘的方式,對優勝者的獎勵隻有頭戴橄欖葉編成的花冠,頒發獎杯,但沒有獎金。

  波士頓馬拉鬆沿襲了其古老的傳統,優美的原野、點對點的快速賽道、空前的現場觀眾,一切都體現著這個古老馬拉鬆的魅力。但遺憾的是,很多選手都無緣體驗波士頓馬拉鬆,因為她對參賽資格有著嚴格的限製。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前去嚐試,正是由於有了這種排他性,才更增加了波士頓馬拉鬆的吸引力,世界尖子運動員都以在這個賽事中奪冠為榮。

  波士頓的道路起伏很大,所以男子沒出過世界最好成績,女子馬拉鬆於20世紀70~80年代(在女子馬拉鬆賽事還不多的情況下)產生過3次世界最好成績。

  2001年4月16日第105屆,1996年奧運會亞軍韓國的李鳳柱衝破兩名肯尼亞選手的圍堵和奧運會冠軍博拉的追趕,奪得冠軍(2:09:43),他中斷了肯尼亞人10年的壟斷而舉世轟動。李鳳柱回到漢城時,受到英雄凱旋般的歡迎。

  路線:比賽從波士頓正西方的Hopkinton出發,穿過7個小鎮,最後在位於波士頓市中心的Copley廣場結束。整個路線的起伏較大,特別是在開始階段。

  規模:超過1萬人

  德國柏林馬拉鬆賽

  每年9月下旬舉行的柏林馬拉鬆躋身於世界級馬拉鬆之林,很大程度上要感謝它破世界紀錄的賽道以及具有超高效率的賽事組委會。但柏林馬拉鬆帶給大家絕不僅僅是這些。柏林馬拉鬆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熱鬧而喧嘩,比賽路線可以讓你來一次20世界曆史回顧之旅。你會跑過雄偉壯麗的曆史建築,前東柏林嚴肅整齊的大廈,以及西柏林現代、高科技、充滿商業色彩的樓宇。雖然最近幾年柏林馬拉鬆的主題是世界紀錄,但柏林馬拉鬆最引以為豪的——它是真正的群眾性馬拉鬆。

  1977年,在女子馬拉鬆還沒有普及時,前東德女運動員瓦倫西克在這裏跑出了2小時34分47秒的世界最好成績。到1998、1999年,柏林在馬拉鬆曆史上大放異彩,28歲的巴西人達·科斯塔在1998年刷新了登西莫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最好成績(2:06:50),他是第2個跑進2小時7分鍾以內的人。1999年,洛魯佩把她本人在鹿特丹創造的女子世界最好成績縮短了4秒鍾,使柏林的地位陡增。21世紀的第1年,柏林再次躍進曆史,日本運動員高橋尚子把女子世界最好成績改寫為2小時19分46秒,第1個突破2小時20分鍾大關。

  2003年柏林馬拉鬆組委會決定做一些改革,除象新年一樣釋放煙花外,參賽選手將穿過原來連接東、西柏林的勃蘭登堡門,然後再往前跑300米衝過終點。同時今年將允許35000人參加比賽。

  路線:

  除了兩個大約17和21英裏長的坡道外,柏林馬拉鬆的路線總的說來非常平坦、寬敞並且相對筆直,特別是比賽剛開始的2英裏和接近終點衝刺的部分。沿路將有很多可以吸引你眼球的東西,除非你完全專注於衝擊世界紀錄了。

  規模:超過2萬人

  英國倫敦馬拉鬆賽

  倫敦馬拉鬆誕生於1981年,當時是受了紐約馬拉鬆的啟發而生成。倫敦馬拉鬆每年4月下旬舉行,絕對是每一個跑手的節日,寬闊的場地、景色優美的路線、熱情的觀眾、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再加上快速的路線和幾乎完美無瑕的組織工作,這一切無疑深深吸引著那些馬拉鬆資深跑手。

  倫敦馬拉鬆曾經是曆史上產生男女世界最好成績最多的城市,但那是在早期。20世紀80年代後期,受到幾個高獎金美國賽事的挑戰,倫敦馬拉鬆組織者急中生智,在比賽中增加了化妝隊伍,使比賽別開生麵,還常有新娘身穿婚紗和穿西服領帶的新郎攜手跑完42公裏193米的距離。

  20世紀80年代初,倫敦產生過3次女子世界最好成績,最後一次是挪威女將克裏斯蒂安森1985年第1個突破2小時22分鍾大關,創造了2小時21分6秒的世界成績。2001年最引人矚目的是世錦賽和奧運會10000米亞軍、5次世界越野賽冠軍特加特首次在這裏跑馬拉鬆,雖然沒能奪冠,但他以2小時8分15秒奪得亞軍,仍顯出很強的實力。男子組第10名的成績是2小時12分2秒,各名次之間的差距隻有幾秒,表明比賽的水平較高,競爭很激烈。就在剛結束的2003倫敦馬拉鬆賽上,英國本土選手、世界女子馬拉鬆最好成績保持者拉德克裏夫再次實現自我突破,以2:15:25的成績譜寫下最新的女子最好成績。

  路線:從位於倫敦西南的布萊克希思格林尼治公園出發,經過國會大廈和白金漢宮,抵達靠近聖瓊斯公園的終點,沿途可以欣賞到倫敦許多著名的曆史名勝。雖然路線曲折、迂回,甚至某些地方可以說狹窄,但沒有山坡。

  規模:超過3萬人

我喜歡看馬拉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