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於2010年4月5日發行《清明節》郵票1套3枚,內容分別為清明祭祖、清明踏青、清明插柳。清明節在兩千多年來不斷得到傳承和延續,其所承載的內容不斷得到豐富和增廣,並發展為一個重要的民族節日。2006年包括清明在內的“農曆二十四節氣”和國家民族節日的“清明節”同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清明節文化是對清明節氣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應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由於時間與清明鄰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動,後來上巳節重郊遊踏青的特點就被整合到清明節習俗之中。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植樹節、鬼節等。它與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鬼節”。公曆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隻有清明。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並不具有這種意味,而隻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複蘇,正式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疑。”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應該說這與前兩天(或一天)的寒食節有關。
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在山西中部介休,晉國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因不願居功為官而隱居,抱著綿山的一棵老柳樹被燒山之火而焚,晉文公因而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將放火燒山之日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行老柳樹死而複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定寒食節的最後一天為清明節。其實,從曆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跡。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現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蕩秋千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大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製,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開始成為一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