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聽不厭《梁祝》曲

(2011-05-06 10:26:49) 下一個

  第一次聽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實際上隻是聽了了如今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的那段《梁祝》愛情主題,雖然沒有管弦樂隊音色豐富的協奏,但明亮婉轉的旋律仍像甘露一樣浸潤了我對音樂極為敏感卻又無比幹涸的心田。
  那是“文革”第三年的一個夏夜,兩個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裏拉小提琴的少年來到河邊奏響了這段旋律。天籟般迷人的琴聲攫住了我,我忘了一同玩耍的夥伴,悄悄向兩位琴手靠近,屏氣聆聽,如饑似渴地吮吸著美妙的旋律。我真不敢相信,每天被“毛主席語錄歌”和毫無旋律美的“革命造反歌曲”灌注得快要麻木了的耳朵,還能聽到這樣動人心弦的音樂。我問兩位琴手:這是什麽樂曲?他們回答:梁祝。在那個繁星璀燦的夏夜,在微波蕩漾的南明河畔,我記住了《梁祝》。
  《梁祝》的含義是我十多歲參加工作後,才在一位朋友那裏了解到的。朋友家珍藏了一張33轉速的密紋膠質唱片,正好把《梁祝》全部錄完。朋友說,《梁祝》就是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梁山泊與祝英台”的故事。我才知道,音樂是可以寫故事的。每次聽《梁祝》,朋友都要把門關緊,窗戶關好拉上窗簾,音量調得很低。那時是在文革中期。老式唱機的唱針與唱片摩擦出“沙沙”聲響,靠收音機擴音出來的旋律帶著電流聲和其他噪音,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欣賞這部作品,一遍又一遍地沉浸在美好音樂為我們製造的幻境中。
  真正聽懂《梁祝》,是20歲時。我已積累了一些交響音樂的知識,《梁祝》也完整地聽了不下30遍,每聽一次,都會有新的發現或收獲。不知是哪一次,我聽出了愛情主題在樂曲的第三部分“化蝶”中再現時,變得更加透明純淨,有一種升華、聖潔和充滿美好憧憬的感情色彩;不知是哪一次,我聽懂了樂曲第二部分“樓台相會”中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和大提琴(代表梁山泊)委婉淒苦如泣如訴互訴衷腸的對白,聽懂了“哭靈”、“入墳”中祝英台呼天搶地撕肝裂肺的慟哭和悲愴;不知是哪一次,我聽懂了時而作為敘事者,時而作為主人翁祝英台的小提琴演奏淋漓盡致的技巧發揮和與樂隊縝密配合而產生出來的震撼人心的悲劇效果,聽懂了封建勢力對人性的無情摧殘和人民的抗爭與呐喊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原來擁有的《梁祝》,是一張文革後出版的33轉速的塑料薄膜密紋唱片,是俞麗拿女士五十年代末(或六十年代初)錄製的《梁祝》原始版本再錄音,聽過多少遍,已無從計算,盡管音色音質遠不如現在多聲道立體聲光盤的那麽好,不過我總以為俞麗拿樸實無華而又深入人心的演奏是對“梁祝”故事的最好演繹。青年小提琴家呂思清的演奏稍稍有一點炫耀的成份,而日本青年女小提琴演奏家美島莉的演奏總有一點隔膜。
  我的音樂記憶庫裏已貯存了不少如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舒伯特、德沃夏克等大師的不朽作品,但《梁祝》這部用西方音樂形式較好詮釋我國傳統文化的作品,仍是我百聽不厭的樂曲之一。
(本文發表於1998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