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福州與古琉球國的關係 及 琉球閩人三十六姓!

(2013-05-18 04:58:02) 下一個
福州與古琉球國的關係 及 琉球閩人三十六姓!
   中琉關係始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明太祖遣楊載持詔諭琉球,同年12月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奉表入貢。從此,中琉建立長達五百多年的朝貢關係。在五百多年的友好交往中,福州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在明清對外交往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正是通過福州這個窗口,傳播到琉球的每個角落,影響著琉球生活的每個方麵。

  一、閩人三十六姓遷移琉球

-

  在明朝長達277年的統治中,中國向琉球派遣使者有20次,而琉球入明朝貢達300餘次,這是同時期與中國相往來的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可比擬的。更引人注目的是明朝統治者賜琉球“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這三十六姓中,多為河口(今小萬壽橋附近)一帶善於駕船的福州人。

  閩人三十六姓對琉球國社會發展及文化的繁榮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的戲劇作品正是通過閩人三十六姓傳入琉球的。中國流行的傳統劇目或歌頌封建倫理道德,或歌頌反抗富貴強暴、爭取幸福美好的生活,都給琉球社會打上深深的中國傳統倫理及文化影響的烙印。不僅如此,由於閩人三十六姓的移居,將中國的園林建築風格也帶入琉球。

  閩人移居琉球後在治理國家和傳播中國文化方麵也做出了很多貢獻。如久米村閩人後裔鄭迥,嘉靖年間入國子監學習,回國後深受器重,“累官到法司”、故有“三十六姓為法司,自迥始”之說。在琉球國官職品級中,國相、法司官分別屬於正一品及從一品,這充分說明閩人政治地位之高。一代鴻儒程順則以自費生身份拜在福州鴻儒陳元輔、竺天植門下,潛心鑽研儒家思想達四年之久。他出資刊印的《六渝衍義》成為琉球人學習漢語及修身養性的課本,並且傳播到日本等地。他以德性著稱於琉球,和蔡溫並稱為琉球國曆史上兩個偉人。

  閩人三十六姓對於將福州先進的手工業傳到琉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紡織印染、造船等。據《球陽》記載,早在1659年就有琉球人國吉嚐奉王命,往福州學習織緞技術,回國傳授推廣。因此,到了徐葆光使琉球時出現“家家有機”的現象也就不足怪了。琉球產麻布,染成許多顏色,故有“東洋花布特重於閩”之說。

  為了改變那種“傅竹為筏,不駕舟楫”的落後局麵,在中國政府的幫助下,琉球國的造船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徐葆光《中山傳信錄》論有:“貢船,式略如福州鳥船。船掖施櫓,左右各二。船長八丈餘,寬二丈五、六尺”,揭示了琉球造船技術引自福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