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島國根性——日本的國家戰略分析

(2012-10-13 03:18:17) 下一個
島國根性——日本的國家戰略分析
  千年謀華為爭強(1)
  
   在世界上任何一種正常的宗教和文明當中,知恩圖報都是一種起碼的準則。
   中國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頭,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是吮吸著中國文化的奶頭長大的,但這位被中國先人奶大的“養子”,卻在一直處心積慮地琢磨如何反噬自己的“奶娘”。
  
   從曆史記載日本人的第一階段起,就是一部恩將仇報、乃至以叛賣和淩辱恩人為樂趣的曆史。這在人類曆史上是一個罕見的範例。
  
   這些看起來很違背人類常理的國民性,卻如此真實地擺在了人們的麵前,這也確實是對人類良知的一種折磨。但我們不妨從了解日本人的本源開始。
  
   要了解日本人,就得從了解日本獨特的地理和曆史開始。
  
   可以說,日本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民族之一,其所處的地理條件和資源環境使它最有可能成為地球上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日本資源極端匱乏,其陸地上除了盛產木材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麽可用的能源。日本本島65%以上是山地,不利於農耕。在狹窄的日本島上,隻有20%的田地適合於耕作,而且每塊耕地平均麵積不超過2.5英畝。日本還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頻繁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台風、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以及洪水暴雪,一樣也沒少。在日本列島周圍,每天3級以上的地震就有四次,日本國內共有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總數的1/10,而且日本1/4的國土被火山噴出物覆蓋著。日本國內沒有大江大河,不具備產生原始文明的條件。更可怕的是,日本自古以來就屬於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貧瘠又狹窄的島嶼上,又必須承載著這麽多的人口。如果讓日本人株守孤島,沒有外援,那麽,這個地方遲早就會變成一個死島。
  
   打開世界地圖,人們很容易發現,日本位於亞洲的最東麵,太平洋的西北角。在大約1.5萬年前,日本列島仍舊與亞洲大陸相連,此後,日本各地發生海進,出現了日本海,先後形成了朝鮮海峽、津輕海峽、宗穀海峽等。從此,日本逐漸脫離大陸。到距今1萬年前,成為今天的日本列島。
  
   從日本往東,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從日本往北,是荒涼的西伯利亞。從日本往南,是太平洋最深的馬裏亞納海溝。以上三麵,都決定了日本人被上帝安排在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絕望境地。
  
   可是,仁慈的造物主在它的西麵,安排了一個最慷慨最仁慈的鄰居,那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繁榮的文明古國——中國。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日本離中國之間的海運直線距離為450英裏,越過40英裏的日本海峽,通過朝鮮半島陸路來華也不過500公裏。這樣的一個地理環境的安排使日本處於一個絕佳的自衛地位。首先,中國人要跨海襲擊日本,450英裏的海運距離是一個大陸民族難以輕鬆逾越的。而從陸路進攻日本列島,不但要越過崎嶇的朝鮮山脈,還要準備越過日本海峽的海軍,這也是冷兵器時代很難實現的。而這樣的地理位置對日本人則極為有利,當需要襲擊中國大陸時,淺淺的日本海峽對於人人熟悉海潮的日本人來說,如同兒戲。而一旦戰爭失利,撤回本土就意味著安全,因為中國人從來就是大陸民族。當然,造物主的安排更加偏向於日本人的是,日本人一蘇醒就趕上了中國曆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漢唐時代。在文明繁盛期的中國來說,關照日本人不僅不在話下,而且還被認為是一種國際義務。
  
   中華文明自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就已經有了5000多年,從中華文明進入成熟期的漢朝開始,日本文明才在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次露出了身影。世界上用文字記載日本人曆史的不是日本人自己,而是中國人。
  
   中國的東漢時期的史書中,已經有關於倭人的記錄,大約是說,在朝鮮附近的大海上,有倭人居住,那裏的人身材矮小,所以稱為倭人。倭,就是矮小的意思。當時的日本,還處於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
  
   從中國的三國時期開始,中國人就開始接受日本人的朝貢,最愛麵子的中國人在被朝貢之後,當然回饋的是豐厚的贈禮。日本吃的糧食——水稻,日本人穿的衣服——麻布,日本人祭祀用的祭器——銅器,包括日本人後來用來砍中國人頭顱使用的軍刀——倭刀,都是中國人慷慨捐贈的。當時處於母係社會的日本一開始就能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國家打交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
  
   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直至隋朝的6個世紀中,來自中國的慷慨贈禮哺育出了日本曆史上第一個像樣的王國——大和國,這就是今天日本國的前身。此時的日本人,依然沒有自己的文字,公元285年,朝鮮人王仁從朝鮮半島來到日本,向大和國國王(此時的大和國的首領稱為大王)獻上了中國的書籍《論語》十卷和《千字文》一卷,這是有曆史記載的日本人從中國人這裏學習文字的最早的記錄。此後,日本皇室開始正式學習漢字。
  
   學會了文字的日本人給中國師傅反饋的第一篇文書卻並不是感謝信,而是挑戰書。公元607年,日本的攝政王——聖德太子派遣特使小野妹子出使隋朝,這封國書的題頭詞是這樣寫的:日出處之國之天皇致日落處之國之天子之書。中國的曆史書上寫的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按照這個版本,日本的國王覺得與中國的皇帝是平起平坐的,都是天子嘛,但日本國比中國高出一格,畢竟日本國處於日出之處,代表著上升的勢頭,而中國則是日落之處,代表著沒落的態勢。而按照日本史書的記載,日本的國王此時已經由大王改稱天皇,乃是天底下最高的稱謂了,而中國的皇帝則不過是個天子而已。天皇和天子,在輩分上高出好幾個等級呢。這次文字的挑釁的詳情不必細說了,總之,弄得隋朝皇帝很不高興,隋煬帝發了脾氣,但對日本人慷慨慣了的中國人依舊做出了高姿態——照樣派遣使者回訪日本,而且還派送了大量禮品和文化用品。
  
   在第一封國書裏吃了大虧的隋朝人並沒有提高警惕,在聖德太子書寫的第二封國書中,日本人毫不客氣地把中國皇帝降了格,這封國書辟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此時的日本國王已經毫不謙遜地以天皇自居了,但被降了格的隋朝皇帝照樣寬宏大量地接受了國書,還欣然答應培養日本來的八位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在後來的大化改新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大化改新的直接目的當然是為了維護天皇的權威,但利用大化改新的機會加緊***準備,以便挑戰朝鮮乃至中國也是另一層實際的考慮。
  
  大化改新的指導思想就是學習中國唐朝的政治和***製度,加強中央集權,提升日本的國力。
  
   公元645年,日本正式開始了效仿中國隋唐體製的大化改新。但是,在大化改新剛剛取得成效的公元663年,日本人就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恩人朝鮮和恩師中國舉起了倭刀。
  
   公元663年,中國唐朝高宗龍朔三年,日本天智天皇起傾國之兵攻打新羅,意欲趁朝鮮半島混戰的機會攻入朝鮮,威脅唐朝的藩屬國新羅。同年8月,日本軍在朝鮮的白村江與唐朝和新羅的聯軍交戰,日本人慘敗。
  
   白村江之戰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的抗日鬥爭,奠定了此後接近一千年的東亞政治格局,對中日雙方都具有深遠的曆史影響和借鑒意義。這場戰爭是日本人對自己的恩人恩將仇報的一次大表演,其來龍去脈值得仔細分析。
  
   公元594年,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新羅開始向隋朝朝貢。日本也於608年向隋朝派遣使節。622年,唐朝與高句麗、百濟、新羅建立冊封關係。7世紀中葉,朝鮮半島紛爭升級。655年,高句麗與百濟聯合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將率水陸聯軍13萬前往救援,大敗百濟,俘獲其國王。同年9、10月間,百濟遺臣兩次遣使日本朝廷,請求援助,並要求送還在日本作人質的豐璋王子。大化改新後的日本,開始由農奴製向封建製轉化。為了轉移國內守舊勢力的鋒芒和人民群眾的不滿,也為了擴大在朝鮮半島的影響,日本人遂借機出兵朝鮮半島。於是,朝鮮半島的糾紛擴大為東亞地區的國際爭端。
  
   661年正月(農曆,下同),日本齊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親赴九州,欲統兵渡海西征,但齊明女皇因旅途勞頓,於當年7月病死,出征計劃被迫推遲。8月,中大兄皇子監國,令先遣部隊及輜重渡海。9月,5000日軍護送百濟豐璋王子歸國即位。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濟贈送大批物資。同年5月,日本將軍率舟師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則“修繕兵甲、各具船舶、儲設軍糧”,隨時準備渡海作戰。663年3月,日本又增兵2.3萬人,唐朝也任命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為熊津道行軍總管,統舟7000進駐熊津城(今韓國公州)。5、6月間,百濟君臣之間發生嚴重內訌,實力銳減。唐軍與新羅軍隊趁機調兵遣將,於8月13日包圍了百濟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韓國扶安)。至此,慘烈的白村江海戰拉開序幕。
  
   663年8月17日,唐將劉仁願、孫仁師與新羅王率陸軍團團圍住周留城。唐將劉仁軌、杜爽與百濟降將扶餘隆則帶領戰船170艘列陣白村江口。8月27日,日本援軍萬餘人,分乘戰船千艘,與唐朝水軍不期而遇。《三國史記》中描述道:“此時倭國船兵,來助百濟。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濟精騎,岸上守船。新羅驍騎,為漢前鋒,先破岸陣。”翌日,日軍諸將與百濟王商討對策。他們依仗兵力優勢,妄言“我等爭先,彼應自退”,遂未加整頓部署,便“率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結果,唐軍“左右夾船繞戰”,巧施包抄合擊之術,致使日軍“赴水溺死者眾,艫舳不得回旋”。《舊唐書•劉仁軌傳》史載:“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戰後,百濟豐璋王逃亡高句麗,殘軍盡皆投降,百濟複國化為泡影。
  
   白村江戰役,基本上決定了當時東亞地區的政治格局。百濟滅亡後,667年,唐朝和新羅聯軍乘機進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麗滅亡。
  
   白村江之戰的慘敗,也促使日本退守本土,900餘年(至1592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間未敢再大規模入侵朝鮮半島。白村江戰敗後,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與新羅軍隊進攻日本本土,於是從664年起,花費巨資,先後構建了四道防線。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它實際上是一座用於防禦的土壩,壩長1.2公裏,底部寬80米,高十幾米,外側是一條5米深的水溝。為了保險,667年,日本將都城從飛鳥遷至近江大津宮。但是,唐朝和新羅的軍隊並沒有乘勝進軍日本本土。
  
   白村江交戰,是日本與唐朝的一次直接較量,它確立了唐朝在東亞地區的中心地位。麵對強盛的大唐帝國,戰爭的慘痛教訓,促使天智天皇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對外政策。於是,日本及時修正對外政策,恢複了與唐朝的國交,開始積極選派遣唐使,全方位地學習唐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白村江之戰是接受了唐朝先進文化哺育的日本人第一次對自己恩主的大規模反撲,反映了這位大唐門生的真實意圖。由此可見,反噬恩主並不是現代日本軍國主義的創造,而是其文化基因的固有成分。
  
   而唐朝的外交政策再一次體現了中國人的寬宏大量。此後,大唐帝國不僅沒有懲罰日本人,反而以更加慷慨的姿態資助日本的發展。在白村江戰役之前,日本已經派遣過四次遣唐使。但史實證明,白村江戰役後,日本派出遣唐使的頻率、使團規模和影響力都遠遠超過戰爭之前。最具典型意義的第七次至第十次(669—733年)遣唐使,使團規模較大,一般為四條船,五六百人,約是戰前的兩三倍。這一時期中日間的文化和經濟交流也最為興盛,彪炳史冊者很多。遣唐使作為日本朝廷派遣的國使,政治上發展與唐朝的睦鄰關係,經濟上交換宮廷貴族需求的珍貴物產,文化上積極吸取唐代豐富的典章製度,他們推動日本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大化改新奠定了日本封建文化的基礎,由大化改新後確定的國家製度,在此之後,直到明治維新才發生根本性改變。由大化改新引起的白村江之戰,一方麵教訓了日本人,弱小的日本要與中國拚高下,無異於以卵擊石,隻有實力才是爭取國際利益的標準。另一方麵又刺激了日本人,唐朝對侵朝的日本的既往不咎,使日本人意識到有機可乘,恩將仇報之矛早晚能洞穿以德報怨之盾。日本人把擊破恩人的機會鎖定到了下一次。
  
   唐朝的中國人是日本人的師傅,而且長期在世界上處於最強者的位置。要證明自己的強者地位,就必須打敗中國人。在日本人看來,隻有擊敗中國唐朝,才能證明自己學成出師,也隻有征服中國人,日本人的神國地位才能得到確認。在以後很長的時間裏,日本人都是把唐朝視為挑戰的對象,中國被稱為唐域,中國人被稱為唐人。
  
   自唐朝衰亡後,中國出現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麵,國勢趨於衰弱,日本就很少再派遣遣唐使過來朝貢了,日本人的強者意識使他們隻認可強者的國度,對於弱勢國家,他們基本沒有興趣。
  
   但日本人學習強者的目的當然是向昔日的強者挑戰,甚至試圖取而代之。
  
   在白村江之戰被打敗後的日本人在此之後對唐朝更加恭順,好像什麽不愉快的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不過,挑戰大唐的意願沒有任何改變,此後的日本人,特別注意學習唐朝的***。據學者張立等考證,“日本從此特別注意對中國***技術和兵法的引進,到公元9世紀時,日本朝廷已收藏中國兵法近30種,當時中國將領案頭的常見兵書已應有盡有。”
  
   日本人一直在等待向中國挑戰的機會,這個機會直到明朝萬曆年間終於來臨了。當時的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在國內掃蕩諸侯、一統群雄後,就立即決定取道朝鮮,征發中國。豐臣秀吉在軍前宣誓:“要在有生之年,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此時的明王朝盡管朝政腐敗,但餘威尚存。在第一次侵朝戰爭中,豐臣秀吉的部隊被明朝和朝鮮的聯軍使用的新式火器打了個暈頭轉向,損失過半。五年過後,仍不甘心的日軍再次入朝,又被中朝的聯合水軍擊潰,再加上國內反對勢力作亂,豐臣秀吉在氣急敗壞中病死,日本的這輪挑戰無功而返。
  
   滿清入關後,清朝國力鼎盛,日本人在200年間未敢輕舉妄動。但清朝道光之後,國力急轉直下,終於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被英國人打敗,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的失敗,既讓日本人看到了歐洲列強侵略的恐怖性,又讓他們看到了新一輪挑戰中國人的機會終於來了。明治維新後(1868年)的第三年,日本國力剛剛有所上升,國內的武士階層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征服朝鮮(三韓)。明治六年,日軍開始侵略台灣,明治八年,日本人強迫中國的藩屬國琉球與清朝解除冊封關係,明治十二年,日本公然吞並琉球,改名衝繩縣。至1895年,日本人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徹底擊敗清朝,徹底改變了近2000年來的力量對比。
  
   甲午海戰前夕,日本人麵對著中國這個近一千年來的強勁對手,做了最全麵的動員和最壞的準備。1893年,日本明治天皇宣布在六年內,皇室每年向海軍捐助30萬元,文武百官各自捐獻10%的薪水。日本皇太後向海軍捐出了自己的首飾以充軍費。天皇決定,每天隻吃一頓飯,以節省開支資助海軍。在日本國內,掀起了全民支持海軍打清朝的狂朝,連小學生做遊戲也不忘“一定要擊敗定遠艦”(定遠艦是清朝海軍最大的軍艦)。開戰之時,日本天皇將都城臨時遷往廣島,親自指揮決戰,並下令建造灘頭陣地,以防止日軍失利後清軍的反撲。而相比之下,腐敗昏庸的清朝政府正在忙著集舉國之力給慈禧太後慶祝60歲生日,原來用於海軍購買艦艇的經費竟然被挪用給了慈禧太後修建養老的頤和園。至此,挑戰者與被挑戰者的勝負結果已經沒有懸念。
  
   在甲午戰爭中挑戰成功的日本人立即換上了強者的麵孔,對弱者中國人極盡蔑視侮辱之能事。對中國人的稱呼也由“中華”改成了極富侮辱性的“支那人”,稱呼中國人為“支那人”還算是客氣的,後來幹脆誣蔑中國人為“支那豬”。
  
   甲午戰爭的勝利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日本人的強者意識空前膨脹,此後吞並中國和朝鮮,侵占亞洲,稱霸世界很快成為日本***強人的目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