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中的茉莉

人在他鄉,心卻常常回到故鄉。故鄉煙雨中的茉莉讓我魂牽夢縈。。。終於明白,人可以遠走他鄉,心卻是很難遠行。
正文

荷花滿塘(3)

(2010-11-24 11:59:14) 下一個

 

  在移民加拿大五年後的第一次回國探親時,立強幾乎認不出那個他曾經生活了三十年的城市。中國在五年之內的巨大變化讓他目瞪口呆。這個在他號稱閉著眼睛都不會走丟的城市如今被許多形形色色的外鄉人占據著。大街上奔馳著各種品牌的私家車,這讓他大大的震驚。當年出國的眾多理由中埋藏著立強一個很個人的心願,那就是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車子。他們到加拿大第二個月立強就用所帶積蓄的一半買了一部半新的吉普車。拿著車的第一天立強就載著妻女飛奔在401高速公路上。那時正值金秋,路的兩邊是被霜和太陽染成金黃和火紅的秋葉,純淨的不夾雜任何雜質的藍天發出寶石般的光芒,一群白鴿在藍天下自由飛翔。立強開著敞篷吉普,滿臉是抑製不住的興奮。轉頭對坐在一旁的妻喊道:潔,我覺得我們好象到了天堂。。。。。。

 

  然而回到闊別五年的家鄉,立強發現他在異鄉奮鬥五年實現的那些自以為是的夢想比如車子、房子等。他的那幫未出國的哥兒們在中國也輕鬆的實現了。而且他們的臉上比他更多一層自信和篤定-- 那是多年做主人翁的態度養成的。相反,過去一向驕傲自信大大咧咧的立強變得小心翼翼彬彬有禮。哥兒們都說立強被資本主義的文明改造了。立強自己心裏清楚那是夾著尾巴做人多年後養成的習慣。加拿大的經濟一直不是很好,像立強到加拿大不到三個月就找到專業工作的真可謂鳳毛麟角。立強也為此驕傲。但他畢竟是新移民用的又是第二語言,在公司裏就隻能收起個性的鋒芒,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的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一聽到任何要裁員的消息時,更是小心翼翼惟恐那把裁員的大刀落在自己頭上。雖說在入籍加拿大公民不久,立強又成功地跳槽到河對岸的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但心裏一直缺少安全,穩定和踏實的感覺。

 

  妻子林潔不久就感覺到了丈夫心理的這種不安。雖然立強的一大夢想是讓美麗的妻子在家做一名全職太太,但林潔知道隻有出去工作才有可能減少丈夫內心隱秘的不安全感。於是在家呆了一年的林潔堅持重回學校,她告訴立強的理由是在家呆得太悶,她想學點新東西。她早就在心裏想好要學會計,出來後爭取找一份輕鬆的工作。一方麵可以減輕點立強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麵也可以照顧好立強和女兒的生活。上帝似乎特別眷顧他們家。一切都按他們的願望實現了。林潔在溫莎大學學了三年後拿到了財經學士學位。在畢業一個月之後又順利地在美國韋恩大學財務部找到了會計工作。這一連串的喜事讓他們很快在溫莎的中國人圈中成為楷模。很多熟悉或不太熟悉的朋友都希望能從他們那兒獲得一些成功的經驗。為此,當地華人協會還專門請立強去開了一個如何在北美找到工作的講座。

 

  因此,立強五年後的第一次攜妻帶女的回國是凱旋性的是衣錦還鄉似的。可出乎立強意料的是留守在祖國的哥兒們以更加高昂的姿態迎接了他。到機場接機的同學誌偉開著一部乳黃色的別克。立強笑問:你小子牛啊,從哪弄來輛美國車。誌偉輕描淡寫地說:三年前買的,當時覺得挺酷,現在滿大街都是。看樣子得換一部了。立強聽後一驚,再看誌偉表情自然毫無炫耀之意。他轉頭看窗外,滬

寧高速公路雖沒有401寬闊,但公路兩旁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與管理良好的綠化地帶讓人感覺進入到一個充滿生機的國度。是的,充滿生機!這是祖國給離家五年後的立強第一,也是最深的感覺。在隨後的三個星期,林潔所有的時間是和父母公婆一起度過的。林潔是獨生女。父親是大學的中文教授,母親是醫生。林潔外部遺傳了母親的冷靜自製。內在卻有著父親的敏感多情。立強的父母在見到林潔的第一眼就喜歡上這個氣質高貴外形甜美的女孩子。在林潔父母還不是很能接受立強的時候,他們親自出麵以他們的誠懇和知書達理感動了林潔父母,讓他們把從小視為掌上明珠的女兒交到了袁立強手上。立強的父親在婚禮致詞時說,立強從小就調皮搗蛋,幾乎沒什麽事情做得讓他們滿意,但唯有這次的娶妻讓他們非常滿意和高興。感謝兒子為他們找到了這麽好的兒媳婦。為此,過去所有讓他們生氣的事情就過往不咎了。。。。。所有的來賓都被袁老伯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林潔則被這一席話感動的熱淚盈眶。

 

  從此,林潔生活在一張由父母,立強和公婆共織的愛網裏。在這張網裏她生活得很安全很知足。隻是當女兒安吉拉出生後,林潔發現在這張愛網裏湧動著一股危險的暗流。女兒安吉拉的出生讓兩家老人歡喜若狂,本來和平友好的老人們為了這個漂亮聰明的小東西開始了一場激烈的競爭。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弄到身邊。女兒上幼兒園時,兩家老人爭著到幼兒園去接孩子。有時候,幼兒園還沒下課,老人們已同時等在門口。表麵謙讓一番,領到孩子的自然高高興興,未領到的則牢騷滿腹。林潔夾在中間不知如何應付。最後由立強出麵定下規矩:一三五由外公外婆帶,二四六由爺爺奶奶帶。有了這個規定老人們安定了下來,可林潔與女兒在一起的時間就被剝奪了。更大的問題是,老人們的寵愛讓女兒變得越來越桀敖不馴。林潔終於感覺到生命不能承受之愛了。所以,當立強提出想移民加拿大時,林潔馬上就想到可以把女兒帶離這張密實的令人窒息的愛網。於是雙手讚同。但在立強向老人們轉達這個意思後,遭到了他們可想而知的激烈反對。他們覺得立強和林潔,一個在本市最大的汽車公司任項目負責人,一個在省外貿總經理辦公室工作,以後公費出國的機會肯定有,何必要自費移民到海外瞎折騰。如果非要去,你們倆去好了,孩子留在家裏我們帶。一提到孩子,林潔心生一計,收集了許多上學孩子們在考試製度的重壓下如何苦不堪言的故事,又收集了北美孩子在開放教育體製下如何健康成長的故事。老人們在讀完這些資料後開始鬆口。畢竟他們都是知識分子,知道教育對於人一生的重要影響。

 

  之後,他們順利移民。當五年後林潔麵對四位老人時,她從他們明顯蒼老的臉上讀到了寂寞,讀到了思念和牽掛。她忍不住掉下眼淚,深深的負疚感襲上心頭。當下取消掉到名勝遊覽和拜訪朋友的計劃。每一天她都陪伴在老人左右。難得的出門也一定是浩浩蕩蕩的。父母公婆女兒一個也不少。唯有立強不在,他除了回家的頭兩天陪老人吃了幾頓飯外,餘後的日子就很難見蹤影。他有太多的哥兒們同事要見,他有無數的聚會飯局要赴,他要在三個星期內將他五年內失去的熱鬧和做主人翁的感覺找回來。老人們對立強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寬容。他們不僅沒有對立強的行為抱怨,還反過來勸林潔不要強迫立強留在家中陪他們。他們說,回家一趟不容易就讓他出去好好看看中國的巨大變化吧。我們有你們母女陪著,心滿意足了。三個星期的假期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飛機飛離上海浦東機場時,立強一直側身麵對窗外,林潔透過窗玻璃看到立強眼中有晶瑩閃亮的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