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男人要比女人暴烈一些。 幹活比女人的爆發力足,發起火雖然不一定聲音高,但比女人更威武一些。 男人家暴的多一些;男人在街上和人打架甚至殺人的也多一些;男作家的作品文字比女人更粗曠、大膽, 情節常有暴力血淋淋。
最近我對這個“非黑即白脾氣爆”有了新的認識和想法。 前些天我去BMV 辦事, 排在前麵的一位先生在檢測視力辦駕照時被說隻能辦特殊的駕照,晚上不能開車。 我很奇怪等到那人走了就問。 說因為他色弱,在晚上分辨不太清紅綠燈。
當時我想起還是一年級小豆包時, 四個同學玩跳棋。 有黑白紅綠四個顏色。 一個男生老拿我的紅棋子走。 說了幾遍他是綠的也不行。 當下一次他又拿我的紅棋子時,我終於生氣了到他手裏去奪。 他居然把我的紅棋子放進嘴裏, 然後反手撓我。
我隻好叫老師,老師來了讓他吐出嘴裏的棋子, 紅的。 後來老師給他家長打電話了, 家長帶著孩子去醫院, 才發現這個寶貝兒子是紅綠色盲。 但不是全盲, 有時候也能把顏色蒙對了。
人類可以看見東西,是因為有光的存在。光線從物品直接發出、或經過折射透射反射進入眼睛,信號經過視覺神經傳遞到大腦。 大腦經過分析判斷得出結論 - “紅棋子還是綠棋子”。
視覺神經細胞對紅、綠、藍最為敏感。 這是因為人類基因的億萬年亙古進化和演變。 紅日、綠植和藍天對生活的影響最廣,所見最多。 紅、綠、藍就是數字圖像處理的三原色。
太陽光是連續光譜,人類肉眼的感知是白光。白光其實是多種顏色的組合。眼睛能看到的主要顏色,就是水汽折射中的彩虹 - 赤橙黃綠青藍紫。 紅光波長最長,散射最低,因此穿透力最強。在彩虹中最明顯。
色盲通常是由於遺傳因素引起的,與X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有關。 男性的染色體是XY, 當X染色體出毛病時,色盲就有可能發生。所以男性色盲比女性多。 女性是XX染色體,當一個X出問題時還有一個可以補救。
也因此男人還比女人色弱,對顏色不是那麽敏感。 因為對顏色不敏感,男人對世界的感知就不如女人豐富多彩。 容易看問題一根筋, 非黑即白, 看不到層次, 也認識不到世界是漸變的,而不是跳躍的。
比如從川總到拜總, 再從拜總到川總, 所以發生是有原因的。 可一些男人就轉不過彎兒,認死理兒, 糾結在“大是大非”之中。 世界上除了死人的事,哪有那麽多大是大非。 在家裏和在公司裏,整天大是大非,日子還過不過了?
就連媒體上的文字,也可億看出男人的脾氣暴這個特點。 反川或挺川的常帶著火藥味, 讓人聯想這些男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經常這樣,怒氣衝衝的。當然女人也有暴烈的。 網上有女人罵川總“王八羔子”“人類渣滓”。 紅衛兵的衝勁十足。 整天吹捧“民主正義”, 自己先民主正義一點行不? 川總有說話和表達觀點的自由,你不同意可以反駁,罵人都罵到人家的娘總是不好。
從這個色盲事件,覺得人對世界的感知是不一樣的, 有時是因為生理原因。當一個人不能看到世界的豐富顏色,可不就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單調中了。 從白到黑是漸變的,之間廣泛的灰色才是最豐富的顏色,可惜有男人或缺。當然, 個別女人也或缺。
==“用色盲引出對人類認知差異的思考,角度新穎,。。。”
==“文字有溫度,也有鋒芒,既寫了日常,又不乏洞察。色彩、性格、世界觀的聯結讓人印象深刻。”
==“從跳棋紅綠寫到男人世界觀的非黑即白,。。。”
=========
想起了90年代中,我和管我們地區的戶籍警很熟,有時晚上他到居委會值班,我沒事就去和他聊天。
一次,正聊著,一個女同誌跑來說鄰裏糾紛,我朋友就說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謙讓些。那個女的反諷,都是小老百姓,哪來什麽國家軍國大事,當然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軍國大事也輪不到你和我。
我聽了心裏好笑,一直記著,的確我們小老百姓有什麽軍國大事,當然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