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越來越近了,對鄉土故人的思念,也跟著越來越濃。這裏貼一組故鄉們的照片,以釋鄉愁。
我的祖籍
江蘇常州,我的祖籍,是一座有25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底蘊深厚,人文薈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從隋唐開科取士到清末,常州出了16名狀元,而進士則多達 1947人。
我家在常州原籍已有一二百年曆史,我們的根在那裏。
我長到十幾歲的時候,才去過常州,那是唯一的一次。爺爺的天井老屋,廳裏先祖的遺像,叔叔燒的蹄膀活蝦鯿魚,紅梅公園,江南景致,至今曆曆在目,可惜沒有拍下照片,連一張都沒有。
幸而父親把對故鄉的眷戀留在詩裏書裏,那字裏行間有老家的影子。“我的原籍常州是一個文化水準較高的城市,乾嘉時以陽湖派聞名全國。辛亥革命和滬寧鐵路的築成,使這個小城市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基本的變化,但是所謂‘文風’依然很盛。在我上學的時候,據說常州的小學數與入學兒童數都冠於全國而與河北定縣廣東梅縣齊名。”
父親記下心中的驕傲——文化古城常州,也把這份驕傲傳給了我們。
常州紅梅公園(Zt)
母親的故鄉
母親的家鄉在無錫第一古鎮蕩口,那是一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明珠,水土豐潤的魚米之鄉。
姐姐們比我幸運,她們的童年在蕩口度過,名人輩出的鴻模小學裏有過大姐的讀書聲。可我從未去過蕩口,隻知道外公的院子裏有枇杷樹、柿子樹、紫薇花,這還是聽媽媽說的。媽媽還說,看了《宰相劉羅鍋》,心上不知不覺會想起蕩口五開間五進的古居,石庫門,撐廳大廚,花牆,家譜上穿朝服的祖先。
去年,姐姐寄來母親 83 歲那年重歸故裏的照片。看了照片,我又去網遊蕩口,才開始認識她的美麗,和她太多的故事。這使母親魂牽夢縈的水鎮,也讓我心搖神往,浮想聯翩。
水鎮蕩口(Zt)
鴻模小學相繼走出了國學大師錢穆,中科院院士錢偉長、錢臨照,著名學者顧毓琇(Zt)
我的出生地
那年寒冬臘月,我降生在上海,武定路42號。這號碼,是不久前才從父親的讀書筆記裏查到的。
出國以前曾經三次回到上海,去了楓林路,瑞金路,萬航渡路……卻與武定路擦肩而過。
今天,武定路42號也許已不複存在,我把我的出生地定格在張樂平筆下的三毛世界,我兒時良友的故鄉。
張樂平先生筆下的上海(Zt)
我的深愛
江蘇在古時屬吳國,父親在詩裏自稱吳兒。父母二十幾歲就離開吳地,浪跡天涯,一直到解放後才定居首都。
像許多江浙人一樣,父母很享受北京的生活。母親說這裏氣候幹爽,父親一到周末就去鑽舊書攤。千年古都的文化氣息沒有哪個城市能比。
在北京,我們家裏一直保持江南的生活習慣,南方帶來的紅漆木盆,棕繃床屜用了很多年。我們都愛吃父母做常州魚丸,蕩口肉粽,還喜歡稻香村的平湖糟蛋,筍豆泥螺。可出了家門,北方人做的炒餅包子照樣吃得香噴噴的。北京的風沙冰雪把我造就成了北方人,欣賞這裏人的直來直去,開懷大笑。
有人說,這叫“南人北長”。這種交匯的生活,混雜的文化影響,被認為是件很難得的事情。這種體驗和運氣,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
但吳地於我畢竟遙遠,吳儂軟語隻能聽懂,我甚至說不出一句完整道地的家鄉方言。更多的時候,我會凝神默想兒時住過的四合院,每月一期的《小朋友》,北海的綠樹紅牆,十裏長街,父親的書房。到了陌生的國度,想念最多的,就是北京。北京,我的深愛。
還記得離開北京的第七年,第一次回國,剛從機艙走出,首都機場撲麵而來的鄉音讓我立刻意識到,我到家了。唉,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北海的綠樹紅牆琉璃瓦
父親的書房
我的美國故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國熱潮把我一浪拋到芝加哥密執根湖邊。兩手空空,四顧茫然,舉目無親,一切重頭開始,卻無所畏懼,勇往直前。蜿蜒南北的湖濱大道,拔地而起的古今建築,舉世聞名,而記憶的翅膀卻總是把我帶回到那裏的地鐵。是芝加哥的地鐵把我領上移民之路,送了一程又一程,“ Polk ” , “ Grand ” , “ Division ” , 低沉的報站聲至今縈回於耳。
每年 St Patric Day, 人們都要把 Chicago River 染成綠色的(Zt)
芝加哥地鐵穿城而過 (Zt)
“客樹回看成故鄉”
在芝加哥剛剛站穩腳跟,我又選擇了去聖路易斯。
聖路易斯有一座水塔,說是古跡。我剛到聖路易斯,就住在水塔對麵的公寓。水塔腳下的 Grand 大道平坦又筆直,而現實生活卻不一帆風順。這座水塔見證了我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跋涉。季羨林先生一句“客樹回看成故鄉”,說出了我對它想說但又說不清楚的感情。
Compton Hill 水塔,179 英尺高,法式羅馬風格,建於1898 年。美國原有幾百座水塔,現僅存7座,其中 3 座在聖路易斯(Zt)
去老家看看
密蘇裏植物園是我和老公經常去的地方。每次進門過了溫室,我們會不約而同地說,“去老家看看。”我們說的老家,是園中之園“友寧園”,一座中式園林。久居異國,格外喜歡親近中國的東西,老家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他的福州,我的常州,我們的北京,而是整個中國。
密蘇裏植物園友寧園
隨著指尖滑動,我在網絡世界雲遊四方,夢歸故裏,期待有一天踏上我諸多故鄉的熱土,去喊一聲我回來了,去找尋流逝的悠悠歲月,去重拾曾經的依稀舊夢。當然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拍照,回來一定精選幾張老家新照,再寫點什麽,題目應該是《畫說老家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