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大、中、小學都會組織一次春遊,到大自然去感受春天的氣息。對於天天坐在教室讀書的學生們來說,那是不用上課自由開心的一天。
梅嶺是學生們春遊的好去處,三月裏那漫山遍野挺拔的翠竹,和火紅的杜鵑花相映成趣。一群群的學生們占據山坡上略為平整的地方,唱歌,做遊戲,爬山,摘映山紅,不亦樂乎。
我們班的同學沒有人會忘記,那次我們為了躲避考試而忽悠謝老師帶我們上梅嶺春遊的經曆。
謝老師是外語係的泛讀老師,由於生凍瘡,在臉頰兩邊留下了疤痕。當時流行的朱明瑛唱的《回娘家》,被我們不厚道地唱成這樣:“左邊一塊疤,右邊一塊疤,走起路來吧噠吧呀,咿呀咿得兒喂 …”
謝老師和班上的幾位同學關係非常好。這幾個同學一攛掇,他便同意了我們推遲考試,和我們一起春遊的提議,興致勃勃地和我們一起爬山,做遊戲,在坡頂休息時還即興作了一首詩:
“噌”眠不覺曉,到處青蛙唱。小路彎彎“刺刺”,“了兒”高聲唱。
哎,謝老師,什麽是“了兒”啊?
啊,了兒就是 birds 啦, birds 高聲唱啦。
這首“詩”,是我們班的保留節目,而且必須要由 Bessie 來表演,才能還原當初那令人捧腹的場景。
那天的梅嶺,是下過雨後的陰天。在盤山的坡道上,雖然能見度比較低,但穿行在浮雲繚繞的竹林中卻別有一番風味。
爬到坡頂,邊做遊戲邊野餐,之後又休息了一會兒,大家開始紛紛往山下走去。一位女生指著山坡上的竹林中,興奮地大叫,快看,好多筍哦。真的耶,那雨後的春筍,還不是一般的大,整個山坡布滿了露出尖尖角的竹筍。謝老師自告奮勇地跳下山坡,用腳一踹,一顆嫩筍便輕易地被折斷了。女同學們歡呼著跟著跳了下去,把謝老師踹斷的筍剝去筍殼,露出白白嫩嫩的春筍,放進各自的書包裏,帶回家去嚐個鮮。
我站在山坡上看了一會兒,就開始獨自沿著山路往下走去,一路就聽見上麵的同學們在指揮著,“謝老師,這裏有一個”,“謝老師,那裏還有一個”。我大概向下走了二、三個盤旋的山路,忽然聽見有人大喝:“抓住偷筍的!”然後急促的腳步聲奔向四方。我的室友晴“唉呀”地大叫一聲,我向上看去,雲霧中卻什麽也看不見,隻能聽見爭執聲,和農民們憤怒的吆喝聲。一串咚咚咚的腳步聲從上麵傳來,隻見謝老師一個人飛快地跑下來。
“謝老師,怎麽啦?”
“他們偷旬,他們偷旬。”
一邊說著,一邊一溜煙地向下麵跑去,一會兒就不見人影了。
接著,喧嚷聲越來越近,兩個農民推搡著晴大步流星地走下來,其中一人手裏還抓著晴的長辮子,兩個男生金班長和俞同學跟在後麵和農民理論著。
等我終於走下盤旋的山路到達停車的地點見到其他同學,才聽說了後麵的故事。
謝老師跑到山下,登上了一輛即將開走的別的單位的車,請他們把他捎回城裏。
農民來到山下要求見老師,在金班長和其他男同學的勸說下,並用部分班費付給了農民,他們才放開了晴。
這次難忘的春遊,成為我們班的經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