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聲

美國,加州,灣區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蒙特利爾雜記09 讀職校

(2023-01-30 20:18:03) 下一個

在蒙特利爾蹉跎了兩年,苦惱於無法突破法語的限製,這時候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在移民中不脛而走,一個由政府資助的英語職業學校開班了,消息傳來引起無數中國新移民的熱情關注,這對新移民來說是一個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擺脫法語困境的好機會,我毫不猶豫的就去報名注冊了,前提是要通過一個English placement test. 不記得是怎麽超常發揮幸運過關的,一直懷疑是否被張冠李戴入學的。

 

職業學校有各種專業,有工業製圖,汽車機械,會計,法律秘書,行政助理,酒店接待,美容美發等等專業,專業不同英語的要求也不同。專業雖多但適合我的隻有會計,適合的不是我good at number, 而是其專業和語言的門檻低,我腦殘誌堅能讀下來。想學律師秘書或行政助理來著,英語癌症晚期啊!在國內幹了10年的文字秘書,是秘書長級別了,公文格式,行文流程,八股文風爛熟於心,信手拈來。可現在是寫英語,這中英文的差別是幾何級的。寫一篇自我介紹都困難重重,把自己的生成八字,祖宗三代的名氏,家庭住址,電話號碼都寫上也湊不出幾十個字,那當下好生淒楚。

開學的那一天分班時,20人一個班,亞洲人占了半壁江山,其他學生有蒙市本地人和其他族裔人。感覺是又進了語言班,總是那種國際聯盟,世界民族統一戰線的陣勢。而中國學生的英語口語是最差的,也因為人多,自然就抱團學習,結為朋黨,中文交流,十分礙眼,引來師生們集體不滿,後來我們很快就適應了英語環境,小團體也不複存在。

 

記得有一門課叫“business correspondence”(商業英語寫作),教寫商務公文,從行文格式,大小寫,縮寫,抬頭,正文,落款,簽名一整套規則都有講究,練習寫作是寫一篇公園歡迎遊客的公告,那時沒有互聯網,沒有抄襲資源。一字一句都是原創,寫了半天隻有一套規則無可挑剔,正文隻有幾個字,別說文采了,連內容都木有,那時那種沒文化的難堪和尷尬,心靈深受重創,心情也十分沮喪。惋歎語言的障礙是座冰山無法消融,無法逾越。

 

還有一門”English for Career Development”, 也是練習提高職場英語的課,課堂教學主要是dictation(聽寫)練習和縮寫文章,我們的難點在聽寫上,根本來不及聽,更來不及拚寫,老師一句念完隻能抓住幾個字還拚寫不對,一節課下來隻想哭。縮寫文章就像我們小學語文課要求寫出一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首先要看懂全文,英語閱讀速度那個慢啊,讀完差不多就該收卷了,急忙找幾個”key point”疊加在一起匆匆交卷,分數下來是見不得人的,不掛科是被照顧,享有差生優待。

如此磕磕巴巴過了幾門英語課鬼門關,開始進入會計專業課學習,隻要能Balance 帳,沒有文字,文法講究,中國學生都是算數高手,專業課成績是學霸。課間誰的帳不balance了,老師說:”Please get a help form chen, zhang, Wang”,中國學生被稱作是balancer 。哪一天家庭作業有難題,第二天中國學生被點名上台給全班演示,不用口述英語,不用英語解答,靠數據說話,用數字彌補語言的缺陷,一切盡在不言中。 記得會計課有一個練習計算器的訓練,就是給你一串數字限時在小計算器上做加減乘除混合運算,那時沒有computerize Accounting (計算機化財務),考核計算器的運用速度,相當於國內財務考核中的珠算技能考核。教室裏寂靜無聲,隻有同學們飛揚的手指在敲打著巴掌大的小計算器。

職校出來隻相當於一個中專學曆,在魁北克省學曆沒有法語好使。大家都說,魁省雖好,工作難找。職校讀出來後依然是紅塵中求不得飯碗。除了computer, Double E, 影視後期,動畫,遊戲等專業在本地會比較好找工作,其他的行業還是會傾向於本地人,傾向順序大概是這樣的:本地人--->有本地工作或學習經驗的人--->沒有本地相關經驗但是說法語的人--->沒有本地經驗且隻說英語的人。我等就是生物鏈的末端,各種被虐被無視。我也是雙語,隻是中英文的,那廣東人還說他們是三語呢,這些語都不work。那個職校的文憑還是改變不了我老大難的窘境,隻是一塊以後去英語地區的敲門磚。

魁北克是法裔在北美最後的保留下來的地盤,她不能沒有法語,她的文化,她的曆史,她的根基,是法語,而她的掣肘,她的局限,她的軟肋,也是法語。這就是魁北克這個省夾縫中的文化獨特與尷尬之處,也是生活在此夾縫中移民的窘困之處,心裏滿是無奈與悲涼,逃離的思緒一天天的在心裏堆積,越來越滿,越來越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