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要“軍改”在先,不要為諾獎而急於與達賴握手
25日文學城網《推薦習近平獲諾貝爾和平獎?北京低調回應》一文稱:“會見馬英九後,近平已經完成了他前任無法完成的目標。現在,如果習近平想成為一個自信國家的新型領導人,那麽他就應該把目光投向另一個挑戰:西藏。”作者恐怕與筆者一樣書生氣十足,快人快語,看見能拔山的能人,大呼過癮之後,又要能人立馬去拔河。下邊的話,筆者留給讀者去想像。
筆者要說的是:西藏與台灣,問題和性質不可等量齊觀。前者隻是隱含鬧獨立的內外因素,原因既有治理上的民族政策問題,也有分裂勢力等因素。而後者的統治勢力,是曾經統治過大陸的國民黨,隻是在黨派鬥爭中敗北到台灣。但其中絕對因素是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的幽靈和列寧的宮廷政變式的十月革命的紅色恐怖思潮大鬧全世界,中國首當其衝所至;接著就是日本侵華。。。外來的紅色恐怖思潮與日本的黑色惡魔大鬧中華,而中華自身群雄割據。最後雖然打破了黑色惡魔日本侵略者,但紅色恐怖思潮與內部紅色恐怖勢力相結合終成氣候,紅色政權將神州血染成一片紅色江山。結果,國民黨在大陸亡黨亡國。而龜縮到台灣的國民黨畢竟與台灣共生至今,不是奇跡勝似奇跡。妙就妙在國共都稱一個中國,這就形成了一國兩個政權、兩種製度。雖然互不承認,但畢竟客觀存在,而且民間往來、貿易往來、經濟往來不斷。
但雙方又不滿足於這種客觀存在。勢力強大的一方曾想用武力解決統一問題。可是事情又沒那麽簡單,台灣雖屬兩岸內政問題,但早已具有強烈的國際化因素,而且島內鬧獨立因素絕非西藏科比。這一點筆者無需多說。事實證明,台灣內外形勢錯綜複雜,急於用武力解決,還不如維持現狀,好戰的民族主義者思潮不可取。不妨回首一下大家都經曆過的香港回歸以來情景:香港是和平回歸的,港陸民眾難道不也曾有過大喜過望的團聚歡樂鏡頭嗎?!可是後來怎樣?“占中”的發端和鬧騰,差一點引發另一個“六四”,甚至海外142家華文媒體聯合會還專此發表了“保衛香港聲明”而敲邊鼓(為不進套的習近平打分)。
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雖然事後名聲日漸惡劣,為台灣經濟發展及與大陸關係蒙塵,但是如果太陽花運動像大陸六四那樣鎮壓的話,國民黨就徹底玩完了,馬英九(為馬英九打分)也就成為千秋罪人了。哪裏會有被稱為“世紀之握”的“馬習會”“習馬會”一說。即使明年大選民進黨勝出,也並不意味國民黨徹底亡黨。國民黨畢竟在走向民主憲政之路,有可圈可點之處,有值得共產黨借鑒之處。
至於習近平獲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可以正說,也可以戲說。該文這樣評說:“習馬會雖然不會改變世界,但卻為大陸和台灣的關係開啟了新的篇章。”單就這一點,獲諾獎的意味已經很濃了,無需附帶其他什麽附加條件或佐料。
但是,該文又說:“習近平應該認真考慮與達賴喇嘛會晤。如果習近平走出這樣一步,那麽達賴喇嘛最終不會是談判桌前唯一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了。”這就是作者強加給習近平的附加條件,有沒有強人所難的意味?
筆者前邊已經講過了,西藏與台灣問題性質不可等量齊觀。論大局,台灣之局和西藏之局,輕重緩急能等量齊觀嗎?西藏國際化因素能與台灣國際化因素相提並論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相比,台灣這盤大菜,西藏就是小菜一碟(指國際色彩呈現程度),更偏於內政問題,無須下大氣力。
所以,筆者認為,習不會為了得諾獎而急於與達賴坐下來。但是早在與馬英九握手一年前,媒體已經造過習仲勳當年接見達賴並與之交往成世交性的情節來看,應該先於與達賴握手,但給馬英九搶了先。當然,馬習會或習馬會的醞釀也可能更早於達賴,不管怎麽說去年10月上旬《達賴與中共溝通順暢 或籍五台山朝聖回國》一文提到:"習近平就任中共總書記以來,達賴喇嘛曾不止一次向習表達善意,還重提當年與習近平父親習仲勳之間的友誼。上世紀50年代初期,習仲勳作為前副國務總理就負責西藏工作,他本人對包括達賴喇嘛在內的西藏精神領袖也更為溫和,一直極力主張保障藏、回及其他少數民族的權益。” 由此可見,牽涉少數民族權益問題 ,並非隻有西藏一家,必須通盤考慮 。
現在大陸形勢焦點集中在“軍改”,這才是急中之急,重中之重。“軍改”,其意義不僅僅限於國防,在無戰事情況下,軍隊也是和平建設生力軍和內部穩定的屏障。記得文革時,工宣隊不靈了,就派軍宣隊壓陣(文革軍管期間,隻是形式上走一下司法程序而已,對民眾執法時是軍人,如向被鎮壓的非軍職對象林昭、陸洪恩家屬索取子彈費,而對冤案並不負責平反)。當然這是軍國主義色彩。當黨國大亂時,毛澤東的群眾運動變成了捂不住的潘多拉魔盒,成為橫掃一切的牛鬼蛇神。所以毛隻能動用軍隊,槍杆子對內,這是專製製度對內鎮壓的最後一張王牌。而日本的軍國主義矛頭卻首先對準了中國, 並大舉進犯中國。
當然在專製製度轉型時,唯一的獨裁黨的民主派憲政派想要向民主法治和憲政轉型,也必須先要穩住軍隊。隻要先行一步的“軍改”做得好,會為“政改”順利進行鋪平道路。一旦“政改”進入順利進行時,包括西藏在內的少數民族政策也會進一步進入良性發展軌道,那時習近平與達賴握手就是順風順水之事了。
雖然“軍改”時間表到2020年,但並不意味著“政改”要等5年後才啟動。這像接力賽一樣,隻要“軍改”第一棒一開始地基打得好,“政改”就是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乃至第五棒均可順利接棒。至於第三第四第五棒內容是什麽,筆者不願意獨攬,留下待填空白,與讀者分享想像。
(精神綠洲2015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