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養老問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題中應有之義_解決養老問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題中應有之義 侯若石 原創
(2010-09-18 14:07:20)
下一個
關鍵字: 中國經濟 養老問題 低生存成本型社會 《瞭望東方周刊》載文談中國的養老問題(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00915/24034.html)。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和幸福。但對於中國人來講,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使養老問題成為大多數國民都需要麵對的問題:或者為父母、或者為自己。有學者指出,社會養老至少在短期內無法解決中國的養老問題。在現階段,幸福、健康、富裕、可持續的家庭仍是大多數中國老人晚年的歸宿。從這個層麵來說,讓中國人更富裕,幾乎是解決目前養老問題的唯一途徑。筆者認為,除了增加收入之外,減低生活成本,也是解決養老問題的必由之路。為此,必須把養老問題納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考量之中。相關文章:9成以上80後無法贍養父母 養老金空賬挑戰中國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00822/7864.html此文係筆者為高連奎先生的新著撰寫的評論。文中所談的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為降低生活成本提出了看法。 依靠投資的外延式經濟增長難以為繼。高連奎先生所著的《中國大形勢》一書為中國經濟發展指出了兩個辦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這兩個辦法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切中中國經濟發展的要害,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帶來希望。 在《中國大形勢》一書中,作者非常明確地指出:“要想民眾生活幸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民眾有錢,而讓民眾有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提高民眾的收入;另外一種是降低商品的價格,從而變相的提高民眾的購買力,而低生存成本型社會采取的是第二種方式。”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立意樸實,為中國經濟紮紮實實發展指明了方向。作者嚴厲批評了某些人的花招。這些人耍花架子,無疑於給中國經濟投毒。按照作者的本意,提高民眾的收入有兩個辦法:一是減少資本收入在總收入的比重,增加勞動收入在總收入的比重;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勞動者單位時間的產出,從而增加勞動收入。前一個辦法呼籲多年,由於資本的抵製,未見成效。後一個辦法是資本與勞動雙贏的辦法,應該易於實施。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也有兩個辦法:一是通過政府調控來抑製物價;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降低成本,達到控製物價的目的。前一個辦法隻能打壓價格欺詐行為。欺詐隻能暫時提高個別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政府調控管不了物價的全麵上漲。隻有成本低,價格才能低,後一個辦法易於奏效。因此,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是相輔相成的。發達國家的經驗說明,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勞動時間——價格下降——勞動收入增加——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改善形成良性循環,是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有人可能以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勞動收入會造成失業。最近,當社會上增加勞動收入的呼聲日漸高漲之時,就有人以防止失業為借口表示反對。從世界經濟發展規律看,這個觀點極為荒謬。19世紀之後,在經曆了漫長的農業經濟社會之後,人類進入了工業經濟社會,擺脫了經濟長期停滯的狀態。進入20世紀,以美國福特汽車生產模式為先導,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生產物質產品的能力大大提高。福特提出,製造汽車的正確方法應該是讓一輛汽車與另一輛汽車一模一樣。汽車工廠應該隻生產一種一模一樣的汽車,猶如圖釘廠生產的圖釘都是一個型號,火柴廠生產的火柴全是一個規格。為此,福特公司實行了標準化生產,采用了生產流水線技術,使用了泰勒管理法。生產效率大大提高。1913年秋,福特公司組裝一輛車需用12小時28分。1914年春,使用流水線之後,裝配一輛新車隻需1小時33分。[1]福特的這個辦法增加了汽車的產量,也減低了價格,使汽車成為大眾消費品,而不再是奢侈品。正如熊彼特所說,“便宜的衣服、便宜的棉織品與人造絲織品、鞋、汽車等等,才是資本主義的典型的成就”,“伊麗沙白女王有絲襪。資本主義的成就一般不在於為王後準備更多的絲襪”,而在於“使絲襪成為女工能夠買得起的東西”。[2]為了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在總就業水平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這樣設想:第一,提高勞動生產率能夠減少勞動時間。勞動者的閑暇時間增加,可以接受教育,參加體育和娛樂活動,提高素質,同時促進了相關產業,主要是服務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第二,提高勞動生產率能夠增加勞動收入,擴大消費市場,促進消費品生產,再度增加了就業機會。當從垃圾箱撿鞋的人買得起鞋,當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不再舉辦,就會顯示出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勞動收入的成效。第三,提高勞動生產率能夠減少生產成本,從而壓低產品和服務價格。勞動收入不再隻能滿足生活需求,還有剩餘,可投資的資金增加。此時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增加就業機會。那麽,作者提出的雙管齊下的中國經濟發展路徑就能夠形成社會各階層共贏的局麵,謀求社會和諧不再是一個奢望。說來容易,做時難。明明白白的世界經濟發展規律,在中國,提高勞動生產率、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為什麽這麽難?一個重要原因是生產要素市場機製還沒有形成。最近,關於生產要素價格改革的呼聲愈發強烈。我們聽到的消息是水、煤、氣、電價格要改革。在市場經濟體製,勞動力也是生產要素。勞動工資改革應該排在要素價格改革的首要地位。如果不激勵勞動者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將成為竹籃打水,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也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