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56)
2020 (53)
2023 (119)
上篇:D36:足球場與麋鹿
8/15/2025 | 全天雨 | 12–13℃
在 Svolvær 住了三晚後,今天轉場南下前往 Reine。昨晚傍晚開始下雨,早晨起床時窗外依舊是細密的雨絲。冒雨搭上 9:15 南下的大巴後,雨點敲打著車窗,一路都沒有停。
天氣預報早說了,今天整天都會下雨,明天才會放晴。所以我昨晚的計劃是:今天先安排不受雨水影響的活動。原本打算在抵達 Reine 之前,在 Sakrisøy 下車,參觀漁市、品嚐美食,然後徒步到 Reine;下午把背包放到住宿處後,再搭車去 Å 村參觀博物館。等明天再登高看 Reine 的全景。
然而,當車快到 Sakrisøy 時,雨勢依舊不小,我當機立斷,不如直接隨車去 Å 村,先完成室內遊覽。事實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明智:今天雨確實一刻沒停,任何戶外活動都不會有樂趣。
抵達 Å 村後,我第一站去了 Bakery in Å。這家麵包店始建於 1844 年,是挪威現存最古老的鄉村麵包房之一,最初為漁村工人和漁民提供麵包,如今依舊保留著 19 世紀的柴火烤爐和木結構房屋。坐在屋內,爐火的香氣混著雨天的濕潤氣息,曆史感撲麵而來。至於他們招牌的肉桂卷——老實說,並不算特別出色,如果不是這個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年代感,我可能不會特意買來吃。
隨後我參觀了 挪威漁村博物館(Norsk Fiskeværsmuseum)。它由多幢保存完好的木屋組成,展示了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中葉 Lofoten 漁村的生活,漁民的家、儲藏室、修網間、碼頭和倉庫都原樣再現。這裏不僅能看到捕鱈魚的漁具,還能感受到當年整個社區圍繞漁業運轉的節奏。
緊鄰其側的是 幹鱈魚博物館(Tørrfiskmuseum)。鱈魚在 Lofoten 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博物館裏詳細介紹了捕撈、風幹、出口的全過程,以及幹鱈魚如何從挪威走向世界餐桌的曆史,包括它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變身菜肴。
參觀完博物館後,我看到不少人在排隊買 fish & chips,忍不住也買了一份。炸魚外殼酥脆、內裏鬆軟,但要說最好吃的 fish & chips,我心中的第一名還是在愛爾蘭。
搭車返回 Reine,下車後,我在村口隨意拍了幾張照片。細雨籠罩下,紅色的漁屋像被水彩輕輕暈開,停泊的漁船靜靜搖晃。空氣裏混著海腥與雨後的木頭味,連腳步聲都顯得格外輕。明天若真能如預報般放晴,我就能站在高處,看見陽光下的 Reine ,而今天的它,安靜得像一張褪了色的老照片。
雨中的Å村,雲霧纏繞山海之間,木屋映在濕漉漉的海麵上,靜得仿佛時間也停了。
Å村麵包房(Bakery in Å)。
有一百五十多年曆史的烤爐,依舊還在使用。
我點的肉桂卷和咖啡。
在A村參觀挪威漁村博物館。
A村的Fish&Chips。
在A村參觀鱈魚幹博物館。
傍晚前來到今天落腳的Reine村。雨中村口隨拍。